第225章 天意如何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25章 天意如何

 

宝钗目送王爷离去,这才转身看了一眼抱琴问道:“姐姐,这位是?”

元春柔声道:“娘娘,还是叫我琬秋的好,小心隔墙有耳,她是我的丫鬟抱琴,以后就是我的妹妹,就叫冬儿吧。”

抱琴上前对着宝钗施了一礼:“冬儿拜见王妃。”

宝钗点点头,又对元春道:“这样太委屈姐姐了。”

元春却早看开了,笑道:“能活命逃出那个见不得人的鬼地方,还能见到你们这些姐妹,哪会有什么委屈!我,奴婢高兴还来不及。”

宝钗又道:“那要不要告诉二妹妹和三妹妹?”

元春正色道:“不必了,此事越少人知道越好。”

宝钗也就这么一说,她也知道此事不宜太多人知道。

虽说后宫基本上都是自己人,但小心总没大错。

宝钗笑道:“只有你我姐妹二人在时,还是姐妹相称,你自称奴婢,妹妹如何承受得起?”

元春笑道:“都听你的。”

宝钗又细问了一遍夜里发生的事,元春捡她知道的,都说与了宝钗。

宝钗听得惊心动魄,这才知道王爷昨夜有多凶险。

元春想起一事,又道:“刚才我见探春身边的人有些眼熟,她是谁啊?”

宝钗笑道:“她就是凤丫头啊!”

元春愕然……

水溶回了尚品轩,将徐谓叫到书房。

水溶开门见山道:“文长,这两日府里就交给你了。”

徐谓笑道:“王爷放心,文长清楚该怎么做,除了府里的侍卫,倪二也介绍了一批练家子的看护,除非有大批官兵攻打,否则王府绝对固若金汤。”

水溶又道:“今日皇上告诉了本王一个人名,本王估计那半截圣旨就在此人身上,文长猜猜此人是谁?”

徐谓笑道:“这不难猜,王爷既如此说,那就不是首辅庄休文了,恐怕是‘易老’的那位吧?”

水溶朗声大笑:“好你个徐文长,什么事都瞒不住你,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徐谓道:“皇上将福安公主指婚给冯子英,意图再明显不过了,既然不是庄首辅,那就必然是冯唐了。”

水溶点头道:“不错,不过至于皇上给了冯唐几道旨意,就只有冯唐自己清楚了,或许还有一道密旨,就像当年汉景帝留给窦婴的那道旨意一样。”

徐谓眼中一亮:“王爷能想到这一点,文长佩服!”

水溶笑道:“本王也是经历了今日的生死一线,才算大彻大悟吧。如今,本王已是再无退路可言,这里只有你我二人,本王就给你交个底。”

徐谓莫名有些激动,只感觉终于要走到这一步了!

水溶脸上古井无波:“这半截圣旨,上半截不用猜,肯定是昭王。本王在乾清宫自作主张,建议昭王就藩汾阳,既是给昭王一个机会,也是给本王一个选择,一切就看天意了。”

徐谓心思敏捷,立马就明白了王爷的意思。

徐谓道:“王爷可是想,若昭王到了山西,见到了冯唐,那就是天意让昭王继位,若然见不到,那王爷就是真命天子。”

水溶微微点头:“不错,皇上被怀王下毒,恐命不久矣。即便有解药,怀王也不会拿出来。”

这一点,徐谓相信,怀王杀了亲弟又下毒君父,若给皇帝一条生路,岂不是把自己推向绝路?

只是徐谓还是觉得王爷有些心慈手软了,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怎能去看天意?

徐谓劝道:“王爷,若昭王继位,等昭王16岁亲政后,王爷迟早还是要交权的,难道王爷认为昭王长大会任由王爷大权在握?何况还有冯唐在侧!”

水溶知道徐渭说的有理,可要让他对昭王一个孩子下手,他还是有些不忍心,所以才会顺水推舟,让昭王就藩汾阳,为的就是一份心安理得。

水溶叹道:“文长不必多说了,这些本王都清楚。本王若真是天命所归,就不会倒在一个孩子身上!”

徐谓也不再多劝,反而换了口风:“王爷大仁大义,乃是仁者风范。”

水溶苦笑道:“什么大仁大义啊,本王但求问心无愧。”

徐谓心中却道:既然王爷要看天意,那我徐谓就帮王爷来一出人定胜天!

昔日有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明日就有人定胜天,众望所归。

二人正说着,李淼在门口轻声道:“王爷,韩,尹二将各领了亲兵营已至。”

水溶点点头道:“请二将到尚品轩正堂等候。”

李淼应声领命,水溶又对徐谓道:“文长,你就坐镇府中协调调配,那北镇府司的童宗忠是自己人,苏定中若耍滑头,你便差人来告知本王。”

当初童宗忠被打,水溶心中过意不去,便安排徐谓悄无声息的通过倪二的关系让童宗忠儿子在赌坊连赢了几场,足有万两银子。

徐谓点头道:“王爷放心,刚才文长已经敲打过苏定中了,他但凡有点脑子就不会耍滑头。”

水溶满意的道:“你下去吧,这种冲锋陷阵的事儿不适合你。”

徐谓也知道自己的长项不在于此,便施了一礼,退了出去。

出了尚品轩,徐谓径直朝一怡和殿的方向走去。

宝钗正和元春一诉这一年多宫外发生的种种,元春听得唏嘘不已。

正在此时,突闻徐渭要见她,宝钗讶然。

徐谓从没主动来见过她,突然找她能有什么事,为什么不直接找王爷?

元春却道:“这位徐先生也知道我的身份,王爷并没瞒着他。”

宝钗点头,对外吩咐道:“请徐先生进来。”

宝钗起身和元春走到正堂,宝钗坐在主位,元春抱琴站在宝钗身侧。

徐谓进来见了元春,也不奇怪,笑呵呵对着宝钗躬身一礼:“徐谓见过王妃。”

宝钗笑道:“徐先生特意要见本妃,想必是有要事。”

徐谓道:“的确如此,徐谓有事要求王妃。”

宝钗也不着急问何事,笑回道:“先生为何不去求王爷,反倒来求本妃一个妇人。”

徐谓道:“食人之禄,忠人之事。有些事,既然王爷为难,那徐位作为下属,就要为王爷分忧。此事除了王妃,没人能帮王爷。”

宝钗抬眸好奇道:“徐先生这么说,本妃就好奇了,到底是何事?徐先生还请明言。”

徐谓高深莫测道:“此事不传六耳。”

元春一听,颇为尴尬,便想告退。

宝钗却多想了一层,轻轻拉了一把元春,只让抱琴先下去。

待抱琴下去,宝钗不动声色的道:“徐先生想必也知道姐姐的身份,如今姐姐与王府已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有事也不必瞒着她。”

元春心头一热,不知宝钗这是不是话里有话。


    (http://www.94xsds.com/book/201381-22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