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蓝玉在倭国的接连大捷,朱元璋并不意外。
毕竟提供给蓝玉的战船和武器都是碾压对方的,可以说是领先了一个时代,再加上蓝玉以及骄兵悍将们极强的战斗能力,要是不碾压那才奇怪呢。
不意外归不意外,但朱元璋很高兴。
他和朱辰去了一趟后世,那里的一切都令他震惊,而令他印象最深的却是他不曾放在眼里的一个小小的蛮夷小国,最终却给华夏这个天朝上国带来了如此之大的伤痛,差点儿让华夏亡国。
当时的他就在留言板上写下,回去后,一定将倭国这个弹丸小国除掉。
现在他正在实现他的诺言。
总之只要将倭国这个弹丸小国除掉,无论大明选不选择发展,都不会再发生后世那样的惨案。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
朱元璋再给蓝玉去了一道口谕,要求他加快清理的速度,大明后方会持续给他支援。
大明军队现在用的热武器,威力虽然比冷兵器要大得多,但是相比于冷兵器的几乎不怎么消耗,热武器的消耗量是巨大的。
没有了弹药,那些火炮、燧发枪通通都成为废品。
好在现在大明拥有足够的财力去生产这些弹药,蓝玉在倭国抢夺的财富,也被用于武器弹药的生产,以战养战,而在生产这些弹药的同时,其实也是在悄然发展大明的军工经济。
而且蓝玉己经打通了前往倭国的补给路线,所以补给并不是难事。
随着后方的补给不断到位,蓝玉那边前线的战事也在不断的往前推进。
从太宰府到整个九州,都落入了明军的控制之中。
九州的豪族如少贰氏、大友氏、岛津氏、菊池氏、松浦党等,曾经的他们风光无限,控制着九州地区,但是现在,他们通通被屠戮殆尽。
明军侵略倭国,南北朝联手都没有挡住,现在更是以野火燎原之势,蔓延至整个倭国。
而且蓝玉领军的明军这一次完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他们所过之处,就如同死亡的镰刀扫过,不留一个活口。
这一次,蓝玉明显是奔着灭掉他们整个倭族而来的。
一时间,倭国朝野上下,人人自危。
无论是南朝还是北朝,朝堂之上皆是一片唉声叹气,死气沉沉。
没有武将敢站出来,请缨前去抵抗。
文臣们同样是一问一个不吱声。
这是亡国灭族的信号,因为整个倭国几乎己经没有了抵抗的信心,信心比黄金重要,连自己都觉得无力抵抗,又如何不会亡国灭族?
倭国是一个岛国,土地有限,西面都是大海。
现如今蓝玉率领的明军正迅速的蚕食着他们这块有限的土地,按照现在的速度,不出半年时间,整个倭国将彻底沦陷。
到那个时候,他们倭族将藏无可藏,逃无可逃。
等待他们的,就只有灭族。
他们倭族将彻底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成为史书上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或者说一个笑话,甚至可能从历史上消失,了无痕迹。
想想,都让他们感到发自心底的恐惧。
朝堂上。
君臣说到伤心处,皆是忍不住掩面而泣。
这个时候,一位老臣站了出来,愤然道:“满朝文武,哭哭啼啼,难不成能哭死明寇不成?”
有人反问:“明寇火器强大,我军不是一合之敌,你说怎么办?”
老臣不理会那人,而是看向长庆天皇,道:“天皇,臣以为,反抗确实己不再有获胜的可能,亡国就在眼前,但是我们不能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倭族灭族啊!所以,当今的燃眉之急,应该是保留下我们倭族的火种。”
“让倭族得以延续,让倭族的子孙后代有朝一日能够替我们报仇雪恨!”
老臣发自肺腑的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默然点头。
长庆天皇长叹一声,道:“那依你之见,我们该如何保留下我们倭族的火种?”
老臣回道:“臣以为,趁明军没有完全侵占我倭,我们应该选出五千聪明健康的孩童,带上我们倭族的历史,秘密送往海外诸国,寻求庇护,保留火种!”
这话再一次得到在场君臣的认可。
这确实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了。
长庆天皇很快便将这个办法告知了北朝的圆融天皇,对方对此法也是高度认可。
曾经敌对的南北朝,此刻却是出奇的达成了一致。
双方各选出五千聪明健康的孩童,拢共一万倭族孩童,带着他们的历史,秘密出海,寻求海外庇护。
只希望能够寻得一处地方,能让他们倭族得以繁衍下去。
将这一万倭族孩童分成两批送出去之后,所有知情人都是暗暗的松了一口长气。
无论如何,他们倭族至少还保留下火种,留存着一丝希望。
这也让他们更加从容的面对明军的侵略,虽然仍旧无法阻挡,但比之前多了一份心安。
然而……
这份心安并没有持续多久。
让他们更加绝望的消息再一次传来了,周边竟是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愿意接纳他们。
哪怕给一个立足之地都不肯。
而且是两批倭族孩童都是一样的遭遇……
(http://www.94xsds.com/book/255791-26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