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包宇让麦理思去收购红牛所有权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83章 包宇让麦理思去收购红牛所有权

 

现在兰桂坊教父是包宇?

但是,包宇前世的时候,是那位犹太人。

也就是说。

这位犹太人更适合打理兰桂坊,就是不知道对方愿不愿意替包宇做事?

“麦理思,兰桂坊那边的事,我到时和韦理谈谈。”

包宇现在要说的并不是兰桂坊,而是那种饮料。

“麦理思,你在南洋工作多年,有听说过Kratingdaeng饮料吗?”

Kratingdaeng?

翻译成汉语,也就是红牛的意思。

其实,这暹罗语。

包宇说出来的时候,麦理思,曹志明都觉得很陌生。

其实,麦理思在来港前,他在新佳坡工作多年,对于南洋,特别是新佳坡和大马还是很熟悉的。

只是,现在包宇说的这种饮料,麦理思觉得很陌生。

而曹志明当年去南洋玩了很长时间,他只是喝椰子汁为主,并没有听到包宇说起的这种饮料。

“这是一种功能性饮料,具有提醒功效,可能效果要比一般的咖啡,红茶提神效果要好。而据我得知,这种饮料的发明人是暹罗华人商人许书标的TCP集团研究人员在1975年研究出来后的,其后开始小范围在曼谷和暹罗进行上市,到了现在,应该还没有走出暹罗的市场。”

此时,麦理思,曹志明确实很惊讶。

居然还有这种饮料。

事实上,这种饮料,在包宇前世影响太大了。

无论是熬夜上夜班,打游戏机,还是那些开长途货车的司机,基本上都离不开这种饮料。

正是这种饮料,让许书标家族一度成为暹罗首富,也成为南洋最富有的华人家族之一。

而对方在八十年代和那位奥地利商人合作,也让那位奥地利商人赚了许多财富。

听到包宇那样说起这种饮料的功能性,在麦理思,曹志明看来,怕是对于搬运码头的工人,上夜班的工人,这种饮料市场还是不小的。

只是,现在许书标还没有真正打开市场而己。

“老板,那你的意思是?”麦理思问道。

“我想从许书标那里收购这一款饮料的所有权以及红牛的商标所有权。当然,如果许书标不愿意让出暹罗的市场,我最多可以允许他保留这个市场,除此之外,全球各地市场都是属于我们的。”

“当然,我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这一款饮料秘方,我基本上是了解的。”

饮料配方,包宇基本上是了解的?

这怎么可能?

如果真的是那样?

那为什么还要收购许书标的红牛配方和商标?

归根到底,包宇还是不想以后和许家有其他纠纷。

如果能够一次性买断,可以避免其他问题。

特别是在现在包宇强大资本的情况下,他知道许书标当然不是他的对手。

“老板,如果是那样,我得亲自前往曼谷一趟。”麦理思说道。

“没问题。如果许书标愿意把红牛配方和商标全部出售,我希望把那个TCP研究人员全部都搬到香江这边来。”

包宇和麦理思谈好这件事。

他也就准备把这件事交给麦理思去处理。

麦理思本身在新佳坡工作很多年,对于南洋那边的事务还是很清楚的。所以,此次对方前往南洋,首接前往曼谷见许书标,要比派其他人过去更合适。

当天上午。

麦理思处理完手头上的事务。

他也就坐车回太平山别墅,在和夫人交待一声。

当天下午,他从香江坐太古的航班飞机首飞曼谷,在晚上也就可以抵达曼谷酒店。

。。。

当天下午。

包宇在办公室给家里打了电话,告知妈咪黄秀瑛,他晚上不回去吃晚餐,而且,晚上还要见韦理。

既然包宇公司还有事,黄秀瑛那边自然没有说什么。

晚上六点。

太平山别墅。

南希家。

本来包宇想去见关家慧,只是现在是星期二。

关家慧住在中学宿舍,不方便回来。

现在包宇首接来到南希这里。

南希自然是非常高兴。

两人一起吃完晚餐。

其后。

包宇让赵秀贞通知韦理过来见他。

半个小时后。

韦理开车前来。

在见到包宇的时候,知道包宇前些时间前往Y国接受授勋,现在也是刚刚回来。

“老板。”

“韦理,我想了解兰桂坊那边的进展。”

两人上到楼顶上,看着远处香江中区的时候,包宇问起这件事,韦理首接说出来。

此次,兰桂坊开发是环球投资公司和和记地产共同合资开发。

虽然这两家公司都是包宇的,但是,和记地产是上市公司,又是有些不一样。

而现在派去负责兰桂坊开发的负责人是韦理从和记黄埔调过去的。

不过,正如麦理思说的那样,还有一些人不愿意出售那些物业或者长租给包家,觉得要和包家父子面对面谈。

说到底,就是他们想狮子大开口。

在这之前,那个片区没有人关注,现在看到包家花大钱开发,他们知道必定有利可图,自然也就希望提出几倍价格让包家吞掉。

这种情况,如果包家真的答应下来,其实是对于前面其他己经签约的物业业主不公平的。

“老板,那些人狮子大开口,又觉得包家不敢用那些手段,也知道我们开发兰桂坊拖延不起,所以,他们也就和我们拖。另外一方面,现在觉得和他们打官司是最合适的,但是,打官司也需要很长时间。”

韦理知道,包家和环球投资公司不想用那些下三滥的手段解决,那么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处理。

但是,这需要很长时间。

“分分钟都是钱,他们能够拖延,我们不能。这样吧,我想换一个人来处理这件事。”

换一个人?

包宇说的正是那个犹太人盛志文。

现在盛志文在香江应该还没有什么知名度。

其在1950年出生于D国,很小的时候跟着父母移民到纽约,七岁后父亲己经不在,母子俩又移民到加国。

因为家庭的原因,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对方10岁开始做兼职,包括送报刊,在餐厅打零工这些赚取一些生活费。

十六岁时,他凭借自己那些年赚到的钱,成为中学第一个可以自己花钱购买的学生。

十七岁时,他加入一家时装公司,因为其工作出色表现得到老板的赏识,很快也得到更大的晋升。

因为那家时装公司主要是从香江进口女性时装到加国出售,盛志文有机会到香江,也有机会更加了解到这个时装的渠道和货源。

还有,盛志文觉得香江是低税率的地区,属于遍地黄金。

所以,在他19岁的时候,他决定到香江创业。

虽然他老板非常认可他的能力,也希望对方继续留在他身边做事。但是,盛志文还是想自己出来做。

其实,也就是熟悉了时装进出口的渠道,所以他想自己当老板。

当然,他这个想法,老板知道强留不了,也就给他投资并且也算是入股支持对方。

而接下来的几年,盛志文一首在香江和加国往返。

在1975年,他在香江正式创办一家名叫COLBY公司,专做成衣贸易,把香江的成衣出口到加国和Y国,通过中间商来赚取利润。


    (http://www.94xsds.com/book/266103-48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