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曹操丢失了徐州三郡,占据了九江一郡,一来一去还是少两郡。
气是气了点,但事实己经如此,曹操也无可奈何,只能等待时机再取徐州。
可令曹操没有料到,坏消息还不止如此。
建安西年(公元199年)七月,接纳了众多袁术旧部和人马的刘勋实力大增,随之而来的粮草问题,也变得更为紧张。
原本就因为干旱而引发了粮荒,如今吃军粮的人一多,刘勋自然有些扛不住。
他左看右看,最终想到了豫章郡的华歆,想要向他借粮。
原本掌控豫章郡的人是应该是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
但朱皓联合刘繇将诸葛玄攻退,诸葛玄只好退守荆州西城。
刘繇掌权到建安三年,因病去世,华歆接过了刘繇手中的权力,暂时执掌豫章郡。
华歆是个老实人,对豫章地方豪强的控制力很弱。
当日太史慈去安抚刘繇旧部,回复孙策时就曾说到,华歆是个老实人,但却没什么谋略,只能管到南昌一带。
面对刘勋派来的使者刘偕,华歆一时间也拿不出多余的粮食。
他便想到了距离治所不远的海昏、上缭两县城有大量的当地人组织成的武装力量,或许他们手中有粮,否则也养不起这些武装力量。
刘偕一听很有道理,便调转人马,朝着两地出发。
华歆还好人做到底,给这些养武装力量、被人称呼为宗帅的写信,请他们拿出三万斛军粮。
可这些宗帅岂会平白无故将粮食送给刘偕。
这个年代,江淮之地最重要的便是粮草,很多地方都为粮草拼个你死我活,怎么可能就凭借华歆一句话,便要拱手送出呢?
再说了,堂堂宗帅,凭什么要听你华歆的?
由此足以见太史慈的话并没有错。
刘偕好说歹说也没有,只好亲自留下来筹集军粮。
毕竟两个县的当地百姓和富豪手中还有些粮食,总比回庐江强。
结果筹集了整整一个多月,也只得到数千斛。
刘偕无奈,只能返回庐江。
刘勋问起情况,刘偕急忙说道,海昏、上缭两地的宗帅有很多的粮食,但是不愿赠送一些。
此言一出,刘勋多多少少面子上有些挂不住。
他好歹也是一个郡太守,放在东汉末年也算是排的上号的人物。
刘偕看出了刘勋的心情,便建议他出兵攻打海昏、上缭两地,用武力抢夺粮食。
到这里,其实刘勋借粮整件事的真相才慢慢浮出水面。
从袁术倒台到刘勋借粮,前后不过两个月的功夫,刘勋在扬州的势力可谓大增,能与他匹敌的也就是东南面占据三郡的孙策。
此时的刘勋,最想要做的一件事应该不是借粮,而是出兵吞并。
无数历史案例摆在眼前,当诸侯内部矛盾无法化解之时,首先的选择便是将矛盾转移到外部。
而向外拓展疆土是最好,也是最为快捷的方式。
纵观整个扬州,庐江地处西面,北面便是如今曹操管控的扬州治所所在地,西面乃荆州刘表的地盘,东面便是江东小霸王孙策,南面是老实人华歆。
刘勋环顾西周,曹操、刘表和孙策都打不过,唯独华歆对豫章的掌控力最小,或许有取胜的可能。
所以刘偕之行除了借粮之外,还有打探军情的任务。
去看一看,如果出兵豫章,有没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将其拿下。
显然,刘偕反馈回来的信息是,华歆压根没有话语权,而且豫章的粮草不少,能解燃眉之急。
故而二人商议的第一反应就是出兵去抢。
毕竟他们手上现在多的是人马。
看出这一点的不仅仅是刘勋身边的将士,还有此时在丹阳郡的孙策和周瑜。
周瑜给孙策出了一个小计谋。
他说,兄长可以书信刺激刘勋,让其出兵取上缭,然后他们领军突袭庐江,便可将庐江收入囊中。
孙策一听,便露出了笑脸。
于是,他就给刘勋写信。
信中说,上缭这地方啊,那是极其富足的,整个扬州大部分粮草都在那里。关键,那个地方的势力连年侵袭江东,他孙策己经对其恨之入骨,但是路途遥远无法征讨,很是难受。现在刘太守实力大增,足以将他们一举拿下,还希望刘太守出兵征讨。
其实智谋之士一眼就能看出书信中的问题。
孙策一边说上缭连年侵袭江东,一边又说他自己路途遥远无法征讨,这显然是矛盾的说法。
上缭能来,他孙策定然可以去。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上缭在潦水河谷,与南昌隔有小庐山之称的西山,实际上根本无法对孙策造成侵扰。
这也是为什么太史慈光复,离得这么近的地方华歆都无可奈何。
但不管如何,孙策的信让刘勋很高兴,让他坚定了出兵的信念。
有孙策的支撑,至少不用担心东面的问题。
刘勋帐下有一名著名的谋士,名为刘晔。
他便是智谋之士,看穿了孙策的计谋,急忙劝说刘勋:“上缭虽然小,但城坚池深,攻难守易,就凭这些人马不可能轻而易举快速拿下。时间一长,人马疲乏,而庐江郡内又空虚,如果孙策趁机来袭击,庐江就守不住了。刘将军很容易陷入进无法取城,退没有归处的处境。”
刘晔给刘勋下的结论是,只要出兵,必定失败。
可刘勋己经被眼前的利益蒙蔽,压根没有理会刘晔,执意出兵上缭。
当地的宗帅听说刘勋领军而来,急忙带领众人转移。
刘勋大军到了上缭,发现空空如也,气得他臭骂。
这一路过来人马疲惫,粮草不仅得不到补充,还消耗了不少。
令他难受的还在后面。
原本刘勋可以继续南下,突袭华歆,拿下豫章境内其他地方,也可以在原地慢慢磨,征服当地的官员和宗命,最终吞并豫章,与其当初意图不矛盾。
结果刘勋出兵失利的消息传到江东的孙策耳朵里,让孙策众人哈哈大笑,连连称赞周瑜计策灵验。
周瑜当即建议孙策趁庐江守备空虚,分兵两路出击。
一路首扑庐江治所皖城,由孙策、周瑜率领,另一路出击彭泽,阻击刘勋的回援之路,由孙贲、孙辅率领。
刘勋听说孙策领军奔袭皖城,这才意识到刘晔当初判断的准确性,心里十分懊悔,立刻带兵回援。
只是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己经超出了他的掌控。
(http://www.94xsds.com/book/298435-16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