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的失败,苻坚大帝南北一统的美梦破灭,北方刚刚露出的统一曙光也迅速变成海市蜃楼。随着淝水战败这个重锤落下,苻坚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前秦帝国,如同一个精美的瓷盘,在重锤下四分五裂,分出大大小小不同的碎片。
前秦军事能力的削弱,让暂时依附的各民族豪强看到了机会,纷纷闻风而起,重建自已民族的政权,刚刚安定了几年的北中国瞬间乱云飞渡,风起云涌。
雄才大略的鲜卑族老将慕容垂,以六十岁的高龄逆袭,成功复国,这个叫后燕的政权占据了河北、山东、河南、辽宁的大部地区,地大人多,土地肥沃,交通便利,是华夏文明的核心区域,兼有纵横天下骁勇无敌的鲜卑龙城飞骑,已成为北方事实上的老大。
前秦虽然在淝水战败,苻坚退守关中,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凭借在关中地区积累了数十年的仁政的声威,苻坚和他的继任者带领数万氐族子弟兵的浴血奋战,前秦政权以长安坚城为依托,继续控制着富饶的关中地区,和关中新贵姚苌往来争夺,一时也难分伯仲。
羌族姚苌,曾经是苻坚的部将,脱离苻坚自立门户后自称万年秦王,为了和苻坚的前秦相区别,叫做后秦,控制着甘肃、陕西部分地区,姚苌率领羌族战士和前秦不断争夺关中。擒杀苻坚后,姚苌继续向长安入侵,其子姚兴之后接过姚苌的权力棒,以后起之秀的姿态不断削弱前秦政权,逐渐控制了陕西、河南西部、甘肃等大片地区,特别是随着对长安、洛阳这两个帝都的占领,坐实了北方实力第二的位置。
鲜卑族的乞伏国仁,趁乱自称大单于占据了兰州,史称西秦。
在河西走廊的东端,奉令从西域归来的苻坚手下大将吕光,驻扎在武威,苻坚死后建立了后凉政权。
在山西,还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割据势力西燕,是同属鲜卑族的慕容永。
这样一来,在整个北方,好地方都被瓜分完了,每个人各尽全力,施展解数力求在逐鹿中原时分到一杯羹。
一片混乱中,一个叫做代的小政权也悄悄冒出头来,这一年是386年,距离淝水之战还不到3年。
在这种强邻环伺的环境下,真不是创业的好时候。
这时的他太小了,全国只有几万人,根本不配被前辈大哥们关注。
这时的他太偏了,只能在寒风呼啸的草原上找了个栖身之地,和热闹繁华的中原还有数百里之遥。
代政权暂居在内蒙古地区,建都的地方,先在乌兰察布的兴和县,之后又迁到呼和浩特南边的和林格尔县,无论兴和还是和林格尔,都远离当时汉文明的核心地区。
在这个时候在这个地方冒出的这么个小小的政权,就像在强手如林的棋局上,探头探脑地挤上来一个小字辈,根本没能引起周边大佬太多的关注。
对大佬而言,他的出现无非多了一个可任由其摆布的棋子,或者是菜谱上的一道菜。
而此时坐在王位上的人,也让人感觉不那么放心,他年龄实在太小,只有15岁。
15岁,放到现在还是个初中生,坐在课堂上听课,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考试不好还要想各种办法应付家长的年龄。此时,他要肩负起这个政权的兴亡,一众跟随者的身家性命就掌握在他的手上,他那瘦小的肩膀能撑的起来这一切吗?
历史有时就用一种近乎残酷的玩笑方式,猛然把一副重担压给一个人,不管他准备好了没有。
孙权,接过亡兄孙策的接力棒,带领江东的文臣武将去对抗北方的曹操,西边的刘表和黄祖,还要稳定当时并不平稳的内部,那时的他也只有19岁,现在大学一、二年级的年龄。
松赞干布,父亲被政敌投毒暗杀,吐蕃旧贵族在各地反叛,危机时刻他坐上吐蕃赞普的宝座,重组军队、稳定局势、平息内乱,吐蕃王朝逐步强大,最终成为让大唐帝国也不敢小觑的对手。而那时的他更小,也就是小学刚毕业的年龄——12岁。
还有我们熟悉的康熙大帝,15岁设局扳倒权臣鳌拜。
纵观整个历史,我们这个英才辈出的民族,在璀璨的名人殿堂中,总能找到各种类型的少年英雄。
这个少年自已也没有想到,他所创建的这个在当时毫不起眼的政权,最终成为从东汉王朝结束到唐帝国之前,三百多年来所有政权中享国祚最长的一个政权。
这个政权的统治举措,曾如此深刻影响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历史和走向,在汉民族的血液中融入了新的基因,孕育着中国封建王朝发展的最高峰,以至于到了1700年后的现在,我们依旧在为此津津乐道,研究他和他的后代的各路专家孜孜不倦,研究他的政权的书籍文章汗牛充栋。
他叫拓跋珪,鲜卑族。
刚登上代国王位的拓跋珪,虽然他已是万人之上的首领,而整个少年时代他却在血雨腥风中一路走来,尝尽了人情冷暖,看惯了杀戮和背叛。
每个帝王来到人世间,史书上都必须要记载有祥瑞吉兆,通体发光,气候异常、梦到太阳等等,显得天赋神职,真实与否当然无从考证。
拓跋珪也一样,他母亲贺氏就曾梦到有太阳在屋子里升起,惊醒后见到阳光从窗户外照进来,满屋明媚。拓跋珪出生当天夜晚又出现亮光,他爷爷拓跋什翼犍非常高兴,群臣也都跟着道贺。
刚生下来的拓跋珪体重比一般的孩子重一倍,宽头大耳,眼睛炯炯有神,很小的时候就会说话,他出生后的胎盘埋在一棵榆树下,没几年就长出一片树林。
总之,一切的一切,都让人觉得他绝对的神人附体。
这些神奇的事,都是一人说,别人听,他母亲梦里的事谁也没法去验证。身为鲜卑贵族的母亲,吃的营养吸收好,生下来的孩子个头就大,说话早的聪明孩子放到现在并不少见。
无论真假的林林总总,史官们都要想办法写出来或者编出来。既然是帝王贵胄,岂能和普通人一样?从出生开始就必须与众不同。
带着这些光环的拓跋珪,并没有顺风顺水的成长,在乱世中,拓跋王族的身份给他带来的不仅仅是荣耀,更多的是心惊胆战和亲人的叛离。
(http://www.94xsds.com/book/406378-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