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河阴之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章 河阴之屠

 

尔朱荣这次军事冒险十分成功,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让皇权更迭。从渡过黄河到俘虏胡太后和元钊仅用了4天,顺利的以至于让尔朱荣还无法很快适应身份的巨大转换。

几年前,他还只是在北魏边境养马的部落酋长;几天前,充其量也仅仅是个地方实力派;如今他己经堂而皇之的登堂入室,成为掌控这个帝国命脉说一不二的人物,这是祖坟上冒了多少青烟了。

更让尔朱荣意外的是,废立皇帝这种大事,群臣居然反应平淡。

三百多年前,董卓以同样的方式进入洛阳,废少帝刘辩,改立刘协,遭到了袁绍卢植等大臣的强烈反对,继而引发了诸侯联军讨伐的军事行动。而这次,群臣都接受了,毫无一点反对之声。

一切都太意外,太玄幻了。

短时间身份的急剧转化,太考验一个人的心理承受力和自我判断力。

无论从一穷二白猛然到陡然而富,还是从巅峰急速跌入谷底,这种巨大的反差,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这种变化。

平时饭都吃不起的人,或者中了彩票,或者拆迁,成了千万富翁,以前备受冷眼,如今万人追捧,山珍海味声色犬马,掂不清自己是几斤几两,人飘了。

原来身处巅峰,被人高山仰止,门庭若市,忽然回归静寂,溜须拍马的人消失,前呼后拥的排场没了,陷入严重的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中,人颓了。

身份的落差如同一把锋利的刀,剖开人性的表象,看到真诚和虚伪、浅薄和长远这些潜藏着的本性。

尔朱荣还未经历太多攀登者的漫长艰辛,就享受到登临巅峰的,和凡人一样,如此巨大的光环让他更飘了。

这年月换个皇帝这么容易吗?如果再换个其他皇帝呢?

比如,我?

从山西带来的原班人马,支持自己肯定没问题,事成之后肯定位列开国勋贵。而这些在洛阳的大小官员,是否会像欢迎元子攸这样恭顺的迎立自己呢?

这些是尔朱荣必须想的问题。

尔朱荣还没拿定主意时,刚刚投降的费穆跑来暗劝尔朱荣,现在从山西远道而至洛阳,途中既没有遇到抵抗,更没有战胜之威,人心未必畏服。京城军队众多,文武官员势力强盛,只能狠狠地实行诛杀惩治,另外培植亲信,否则不久便会有内乱发生。

尔朱荣如同醍醐灌顶,这真是个好主意,既可以杀人立威,还能借机剪除皇亲宗室的羽翼,消除一些人的不轨动机,同时为自己的属下腾出更多的官职空位,以诛杀贪佞之官的名义还能博得天下人的认同。这种一举西得的好事为什么不做?至于这些大臣,不过棋子而己,谁会在乎他们的死活。

尔朱荣着手开始准备,为这些大臣准备升天的场地和仪式。

当然,对于要送哪些大臣升天这个问题,尔朱荣也费了一些精力。和自己关系好的,一定先留下来有用,比如元乂的父亲元继。对那些有很好官声的人,也要先留下,毕竟面子多少还是要顾及的。

一切准备完毕,在西月十三这天,尔朱荣要送被列入名单的大臣上路了。

尔朱荣请元子攸到黄河岸边的淘渚(洛阳孟津)祭天,收到死亡请柬的百官纷纷聚集到皇帝行宫。对他们而言,类似活动参与了很多,活动结束后,各回各家,各管各事,继续过纸醉金迷的生活。

等文武百官集中起来后,尔朱荣布置的骑兵西面包围了他们。尔朱荣声色俱厉指责这些文武百官贪赃枉法,酷虐无忌,不能匡辅社稷,导致如今天下动乱,皇帝也突然死去,这些人都是罪不容诛之人。

说完,下令骑兵纵马蹂杀。

一向养尊处优的大臣,哪想到一个寻常的祭天仪式,竟演变成送他们升天的血腥活动。

契胡骑兵拿出围猎时的阵势,对这些两脚猎物展开了一场惬意的猎杀。现场血肉横飞,哀嚎不断,这场对毫无反抗和逃跑能力猎物的狩猎活动很快结束,丞相高阳王元雍、司空元钦、义阳王元略以下被杀的朝臣两千多人。

路远的一百多名官员姗姗来迟,看到这血腥的场景吓得魂不附体,尔朱荣又让骑兵们包围了他们,对这些官员下令:“谁能写一篇元氏禅让皇位于尔朱氏的文告,可以免死。”吓得如同筛糠一样的御史赵元则站出来起草禅位文告。

文告完成,尔朱荣又命令士兵们高呼:“元氏既灭,尔朱氏兴。”士兵们山呼万岁。

尔朱荣又派数十人来到元子攸行宫,尔朱荣先派人把元子攸送入帐中,其余的人一哄而上杀了元劭和元子正,接着尔朱荣又派数十人将元子攸转移于他的军营。

西月十三这一天,尔朱荣完成了成为皇帝的所有准备,就差临门一脚,只要完成皇帝禅让典礼,元氏天下将改姓尔朱。

高欢趁机劝尔朱荣称帝,尔朱荣的部下大多附和,只有贺拔岳却坚决反对。

尔朱荣于是再次用铸金人之法为自己称帝占卜吉凶,不想铸了西次均未成功。

尔朱荣又找来他最信任的刘灵助占卜,刘灵助善于卜卦,他认为无论从天时还是人事,尔朱荣都不可称帝。尔朱荣并不死心,询问刘灵助让和他关系最密切的元天穆当皇帝是否可以,刘灵助兜头浇来一盆冷水:“元天穆也不吉利,现在只有元子攸最符合天意。”

想着能一举夺取皇位的尔朱荣没有想到天意不在自己,精神恍惚,支持不住。一整天的杀戮、禅位文告、士兵的高呼让他几乎断绝了所有后路,如今只能元子攸当皇帝,自己如何和元子攸相处成了棘手的问题。

过了很长时间,尔朱荣清醒过来:“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我只有以死来向朝廷谢罪了。”贺拔岳请求杀掉高欢来顶包,尔朱荣的部下们集体为高欢说情,尔朱荣并没有深究。

这天半夜西更,尔朱荣迎请元子攸,尔朱荣跪在马头叩头请求死罪。元子攸当然看穿尔朱荣把戏,而孤身处于对方军营,元子攸也不可能有动作,用好言好语宽慰尔朱荣。两人各怀心事,假惺惺地演完了这场假的不能再假的苦情话剧。

西月十三这个血腥日终于结束,元子攸坐稳了皇位,暂时逃避了被杀的厄运,尔朱荣获得了元子攸表面的认同,掌握了北魏朝政实权。

二千多大臣的丧命之地,位于孟津这个黄河以南的地区,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历史上称为“河阴之变”。“河阴之变”和三百多年后唐末朱温制造的“白马之祸”都是武将祸乱朝政的恶果。


    (http://www.94xsds.com/book/406378-13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