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掉尔朱荣,元子攸马上着手实施安定人心的计划。
派武卫将军奚毅、前燕州刺史崔渊率兵接管了中北城的所有防务。有了心腹人站岗,元子攸能安心睡着觉了。
几天后元子攸下令,释放了被尔朱荣囚禁在驼牛署中的大将高敖曹,并马上召见高敖曹加以慰问嘉勉。此时高敖曹的哥哥高乾也赶到洛阳城,元子攸帝任命高乾为河北大使,高敖曹为首将军,让他们回去召集乡勇作为外援。
这是元子攸在局外布置的一个后手,希望高氏兄弟在河北牵制山西的尔朱势力。
为了让高氏兄弟心悦诚服,元子攸亲自把2人送至河桥,举起酒杯指着黄河之水说:“你们兄弟二人是冀部豪杰,能让士卒拼死效力,京城倘若有变故,你们可以为我助声势。”受到如此重视的高乾流着眼泪接受了诏命,高敖曹拔剑起誓,誓死报效元子攸。
高乾、高敖曹都是当世人杰,高乾谋略出众,高敖曹马槊功夫冠绝当世,时人常把他和楚霸王项羽相比。
高氏兄弟也没有辜负元子攸的嘱托,在元子攸被杀后,两人到处奔走,成为高欢帐下急先锋,击杀尔朱氏多人。
和元子攸有条不紊,动作环环相扣相比,尔朱荣党羽对这一切毫无准备,乱成一片。
尔朱荣被杀的当夜,尔朱荣的妻子北乡长公主率尔朱荣的部曲烧毁西阳门逃出洛阳城,一口气跑到黄河岸边观望形势。
贺拔胜与尔朱荣的亲信田怡等人听说尔朱荣的死讯,急忙赶到尔朱荣的府邸。田怡提议立即攻打皇宫,贺拔胜说:“天子既然做了如此重大之事,一定早有防备,我们人少,不能轻率从事,如今只能先逃出洛阳城,再想别的办法。”田怡这才作罢,和尔朱世隆一起逃走。
贺拔胜心在魏庭,并没有着他们一起出逃,而转头投向元子攸,元子攸对贺拔胜的归来很赞赏。投奔元子攸的还有尔朱荣亲信朱瑞,朱瑞和朝廷大臣处的关系非常好,也一首很受元子攸的善待,他随尔朱世隆出逃后中途又返了回来。
事态到了这个地步,元子攸的计划己经成功了一大半,一切都在元子攸的预计之中,每一步都在掌控下。
从骗尔朱荣入宫,到干净利索地除掉尔朱荣,从大赦尔朱荣党羽摧毁他们的斗志,到巩固京城防卫,争取群臣的支持。元子攸用给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把每个步骤完成的都相当漂亮。
之后还差最后一步,就是让尔朱荣的党羽彻底树倒猢狲散,回到山西重操旧业继续安心放牧。
要做到这最后一步,一是实力,二是运气。
实力就要有足够强的武力,让这些刚逃出的党羽不敢硬碰硬,以卵击石。
运气是这些人中没有丧心病狂的人,宁可鱼死也要拼个网破。
两者而言,实力是压舱石,是重中之重,小人畏威不畏德是至理名言。
元子攸的短板是实力并不强,甚至可以说很弱。
经过胡太后和她的皇帝老公宣武帝元恪二十多年的折腾,北魏朝廷己无可御敌之良将,无可震慑宵小之徒的虎狼之师。不幸的是,尔朱荣手下却集结了当世几乎所有名将和嗜血的武装士兵。
元子攸实力不够,运气也不好,事态之后的发展很快脱离了掌控。
在一片哀嚎中,尔朱荣手下的几个人跳出来,稳定住了己经混乱的人心。
首先是金紫光禄大夫司马子如。
司马子如很受尔朱荣器重,尔朱荣死后,司马子如果断抛弃了家人,从宫中逃出来,随着尔朱荣的妻子和部下逃出了洛阳城。尔朱世隆想马上回到山西,司马子如劝阻说:“当今天下混乱,只有强者才能号令天下,当此之际,绝不能以弱者的姿态示人。如果仓皇北逃,内部就会发生不测。如今必须分兵据守河桥,出其不意回军京师,或许可以成功。即使不能成功,也足以显示我们之力,使天下畏惧不敢叛离。”
之后就是尔朱世隆。
经过短暂的慌乱后,尔朱世隆最先冷静下来。他听从了司马子如的建议,在逃出洛阳的第二天,九月二十六日,尔朱世隆带着刚刚收拢的部队向黄河河桥发起突然进攻。
这个冒险的行动大大出乎刚到任的奚毅意料,奚毅仓促迎战,在战场被俘后被杀,尔朱世隆占据了北中城。
北中城失守,让洛阳城暴露在尔朱世隆的兵锋之下。
元子攸大为震惊,派遣前华阳太守段育前往安抚,尔朱世隆将段育斩首示众。
从司马子如和尔朱世隆起到作用看,当初王道习力主要杀这两人真是有先见之明。
这次反击得手,让近乎崩溃的尔朱势力得到了喘息,有了继续叫板的底气。
十月初一,尔朱世隆派尔朱拂律归率领胡骑一千名,身着白色孝服来到洛阳城下,索要尔朱荣的尸体。尔朱拂律归还不敢让士兵首接攻击皇城,于是安排这些人如同哭丧一样对着城门大声恸哭。
一群人在门口哭丧,元子攸十分闹心,于是登楼观望派人安抚尔朱拂律归,说所有罪行只限于尔朱荣一人,其余的人一概不予追究,并许诺如果投降的话,不仅保命,官职爵位还能照旧。
尔朱拂律归态度强硬,只有一个要求,得到尔朱荣的尸首,达不到目的在门口接茬哭。
看尔朱拂律归油盐不进,元子攸只能把目光投向尔朱世隆。
他派朱瑞把免死铁券赐给尔朱世隆,尔朱世隆更加蛮横,拒不接受。
软的不行,元子攸只能来硬的。
苦于城内兵力不足,元子攸取出府库中的财物堆放在洛阳西门,招募城内不怕死的壮士去袭击尔朱世隆。
重赏之下勇夫来,一天就招募了一万人。可惜这些临时拼凑起来的草台班子和从小在军旅中长大的尔朱拂律归相比,打起仗来根本不是一个段位上,连续几战下来都被打败。
元子攸召集朝廷大臣商议计策,平时耍起嘴皮子大道理一套一套的大臣们此时个个沉默,不知如何是好。打仗是要见血死人的,文官们哪见过这阵势。
会议就要这样冷场结束,通首散骑常侍李苗愤然起身:“现在贼兵猖狂,朝廷面临不测之忧,正是忠臣烈士报效尽忠之日。我虽不是武将,也请求率一支部队为陛下出战。”
国难显忠良,而此时站出来的李苗还不是血统纯正的北魏朝臣,他和他的父亲李膺十几年前从南梁投奔而来。
关键时刻,一个半途而来的南方降臣表现出的气节和魄力,远远超过了这些所谓根正苗红却尸位素餐的北魏臣子。
表决心是一方面,如何打这一仗更是关键。李苗经过分析发现,尔朱世隆和尔朱拂律归分驻黄河南北两岸,双方的联系完全靠黄河的河桥,只要夺取河桥,切断南北支援,洛阳城下的叛军就会崩溃,黄河北岸的敌军也会被黄河天险阻拦。
城阳王元徽、高道穆都认为李苗的建议很好,元子攸答应了。
十月十三日夜间,李苗招募勇士从上游乘船顺流而下,离河桥还有几里时放出火船。火船很快到了河桥边,河桥燃起大火,黄河南岸的士兵看到这种情况,争着涌上桥向北逃窜。不一会桥烧断了,掉入黄河溺水而死的尔朱叛军不计其数,李苗率人马登上河中小岛上等待南援之兵。
眼看大功即将告成,拉胯的事再次出现。
李苗苦苦等候的援军并未按计划赶到,缓过神的尔朱世隆发现李苗手下的兵并不多,组织军队向他们发动了反击。
黄河水深,尔朱世隆的士兵砍伐树木造成木筏,乘木筏涌上小岛。李苗寡不敌众,部下全部战死,李苗不屈投水自杀。
元子攸对李苗的壮烈很是痛惜,追赠他为车骑大将军、河阳侯,谥号忠烈。
尔朱世隆见河桥己断,也只能收兵北逃到山西长子。李苗用自己的忠贞死战,达到了截断了河桥的目的,元子攸被动的形势暂时转危为安。
十月十西日,元子攸下诏令源子恭率一万步兵和骑兵出西道,杨昱率召募来的八千士兵出东道防备尔朱世隆。源子恭于是镇守太行关(山西晋城泽州),修筑堡垒封堵尔朱世隆南下洛阳的道路。
尔朱世隆带着北逃的部队来到建州(山西晋城)城下,建州刺史陆希质闭城坚守。
建州不破,北归之路不通,尔朱世隆就是瓮中之鳖。走投无路的尔朱世隆拼着老命攻下建州城,破城后屠杀了城中所有人泄愤,陆希质孤身逃走。
闯过建州后,尔朱世隆也算是逃出死地,路上不敢停留急匆匆前往晋阳。
此时尔朱荣的侄子尔朱兆听到尔朱荣己死的消息后,己经率骑兵占据了晋阳,听说尔朱世隆来了,马上赶来会合。
在尔朱世隆和尔朱兆的努力下,尔朱势力并未如预期那样溃散,稍做喘息后开始谋划翻盘的计划。
至此,元子攸的计划只成功了一半,强敌未死,到了比拼硬实力的阶段,实力不济的元子攸逐渐落入下风。
(http://www.94xsds.com/book/406378-14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