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走向衰亡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0章 走向衰亡

 

快到洛阳时高欢忽然意识到自己必须解决一个问题——如今天下有两个皇帝了。

一个是在他身边的皇帝元朗,另一个是还在洛阳皇宫里的皇帝元恭。

天无二日,臣民岂能有二君?

按说元朗是自己拥立的,更好控制,但元朗有个致命的短板,那就是绕不过去的血统问题。

元朗是高欢为了对付尔朱兆匆忙扶立起来的,那时只要求是元姓的就行,也顾不上血统是否纯正的问题。元朗是元融的儿子,元融只是个亲王,从血缘上看和皇家血统比较疏远,元朗如果正式当皇帝不容易服众。

元恭是元羽的儿子,元羽是献文帝拓跋弘的亲生儿子,孝文帝元宏的亲弟弟,绝对根正苗红。

可元恭是尔朱世隆拥立的,这位皇帝和自己是否是一条心,高欢没有把握。

思来想去,高欢决定先派仆射魏兰根进入洛阳慰问,观察元恭的为人后再做打算。高欢和元朗等人走到洛阳北部的邙山后就停了下来。

魏兰根奉命进宫来见元恭,几次交谈后对元恭的雅德十分叹服。

元恭的确是一位品行端正的人,有稳重高雅的君子之风。

元恭从小好学有远志,当时元乂专权,打算拉拢元恭,元恭不屑与之为伍,推说自己嗓子生病,住到龙华佛寺内,8年不在外面和人讲话,弄得人人都以为元恭真是个哑巴。等尔朱世隆打算立他为皇帝去试探时,才开口说话。继位后,随即大赦天下,赦免了很多和元子攸一起参与诛杀尔朱荣的大臣。

他对前任皇帝元子攸的评价十分中肯,说皇帝本人亲手剪灭了强臣,并非失德之举,只是由于天时未到才重蹈了高贵乡公曹髦的灾祸。能在尔朱世隆严密控制下坚持不对元子攸落井下石,人品和胆略实在难得。

史仵龙和阳文义曾受元子攸指派镇守太行岭,等尔朱兆南下之时,史仵龙、阳文义率军投降尔朱兆,致使洛阳被尔朱兆攻破,元子攸被俘杀。尔朱世隆为史仵龙、阳文义二人表功,要封二人为千户侯,元恭很看不惯这两人卖主求荣的行径,向尔朱世隆回复:“这二人对您有功,但对国家无功。”拒绝了对他们的封赏。

元恭的做法让朝廷内外欢欣鼓舞,都认为他是一位难得的贤明之君,能使天下重归太平,魏兰根也从心里认同元恭一定是个有为的君主。

但是,魏兰根宦海沉浮多年,想得更多。作为局中人,不止考量某个人的修为,更要琢磨棋局。

高欢等人刚刚进入京城,根基不稳,一个浑浑噩噩的皇帝远比一个条理清晰、头脑冷静,又备受朝臣拥戴的皇帝更好控制。

魏兰根回来后,去找高乾兄弟及黄门侍郎崔凌商量,几个人都认可魏兰根的想法,决定一起劝高欢废掉元恭另立新帝。

高欢召集百官征询意见,綦毋俊盛赞元恭贤明,认为应该继续拥戴他做皇帝,高欢也很高兴,十分认同綦毋俊。

眼看此事即将成为定局,崔凌站起来厉色地说道:“广陵王(元恭)是由叛乱的尔朱氏所立,怎能让他继续做天子?如果听从了綦毋俊的话,大王您的行动怎么能说是义举?”

这话一出,高欢变色。

崔凌的话句句都切实打在了高欢软肋上。

元恭是尔朱氏所立,如今尔朱氏被剿灭,他们拥立的皇帝还继续当政,让天下人看是什么意思?说明尔朱氏之前做的都是对的,而高欢错了?

如果承认元恭当皇帝是合理的,那高欢在信都时拥立元朗的行动怎么解释?在高欢自己都承认的皇帝境内又单独立了一个皇帝,还被封了官,高欢的行动算不算是在谋逆?

想到这些,高欢出了一身冷汗。

这不是男婚女嫁,一切都选最好的。这是残酷的政治斗争,唯一的标准是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

元恭的命运被决定了,囚禁在崇训佛寺中。

元恭出局,元朗也不适合,那就需要再寻找一个皇帝。高欢的人掰着手指头算了半天,最后选定了22岁的平阳王元修。

元修是孝文帝元宏的亲孙子,血统上没问题。为了躲避战乱,元修躲藏在乡间田舍中,高欢派斛斯椿去寻找元修。

斛斯椿找到元修的亲信王思政打听元修的下落,王思政十分警觉,斛斯椿就把高欢的想法如实相告,王思政这才说出元修的位置。高欢派西百名骑兵将元修接入自己的毛毡大帐之中,诚挚恳请元修继位。元修推让几次后穿上高欢为他准备的皇帝新装,高欢让元恭写下禅位诏书,元修随即在洛阳东郊外以鲜卑旧制举行了登基典礼,高欢被任命为大丞相、天柱大将军、太师,掌控了北魏的朝权。

八天后,元恭被鸩杀,时年三十五岁。

半年后,前两任傀儡皇帝元晔和元朗先后被杀,北魏乱哄哄的几帝并存的局面终于暂时得以解决。

自从尔朱荣发动河阴之变之后,元氏皇族如同走马灯一样,被驱赶着一个个登上皇位,又一个个被赶下宝座,首至身死。

胡太后毒死元诩后,立他的女儿元姑娘为帝,在位一天。

胡太后感觉无法隐瞒真相,又改立三岁的元钊,尔朱荣进洛阳后被沉入黄河,在位一个月。

尔朱荣拥立元子攸为帝,元子攸当皇帝三年,被尔朱兆所杀。

尔朱兆在晋阳立元晔为帝,在位西个月,在尔朱世隆的逼迫下禅位给元恭。

尔朱世隆立元恭,在位一年零两个月,被高欢赶下皇位。

高欢立元朗对抗尔朱兆,元朗的价值利用完后,被高欢抛弃,前后在位不到六个月。

所有皇帝都身不由己,所有皇帝都成了工具,所有皇帝也都不得善终。

矛盾只是被暂时掩盖,永远不变的是皇帝和权臣、权臣和权臣之间激烈的争斗。

2年后新皇帝元修西奔长安,作为统一北方的北魏政权由此分成了东西两个政权,北方的再次统一还要等42年,宇文泰的儿子在和高欢的子孙对峙中最终胜出。


    (http://www.94xsds.com/book/406378-15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