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两军混战在一起分离不开,赫连昌也不敢让统万城开门,于是转头一口气逃奔到上邽(甘肃天水)。
从统万城到上邽,现代地图距离也有近1000公里,考虑到1600多年前的路况,一路颠簸还真难为赫连昌了。
得知赫连昌跑了,夏国的尚书仆射问至保护着赫连昌的母亲也逃出了统万城。
身处不利的北魏军凭借坚强的战斗意志逆风翻盘,获得全胜,下一步就是进攻统万城了。
北魏军从将军到士兵上下喜气洋洋,收兵回来清点战利品,准备庆功酒,有功之人等着拓跋焘的封赏。就在大家忙得不可开交,跟随出征的大臣们猛然发现一个让他们胆寒肝颤的事情——拓跋焘不见了。
全体炸窝!
大家顺着追击而来的路沿途寻找呼喊,找遍了营前营后犄角旮旯能藏人的地方,治伤的伤员逐个相面甄别,连战场上的尸体都翻过来看了,就是不见拓跋焘的踪迹。
真是见了鬼了,一个大活人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更要命的是,统万城内的夏国守军也发现了魏军的异动,判断魏营里一定出了大事,紧闭统万城四门,严阵以待。
小祖宗,你在哪呢?
所有人全都不知所措,大家齐刷刷的看向崔浩,指望着这位足智多谋的的智囊也像往常一样,拿出好主意一锤定音。
崔浩那白皙的面庞,此时更白了,惨白,毫无血色的惨白,手脚冰凉的他,彻底慌了,没辙了。
把皇帝弄丢了,他们这些人,连同全族上下谁也别想活了,百死不足赎其罪,很多人自杀用的刀都偷偷准备好了。
被万人惦念的拓跋焘去哪了?
此时的他正和拓跋齐在统万城里闲逛。
杀得十分尽兴的拓跋焘,已换上了夏军普通士卒的服装,在统万城下一脚刹车没踩住,随着混乱的夏军进了城,这时他身边只有拓跋齐一人。
身临虎口的拓跋焘十分泰然,既然进了城,就顺便在统万城里闲逛了一圈,还饶有兴致地溜进了赫连昌的皇宫。
皇帝跑了,皇太后也跑了,皇宫内一片混乱,谁也没注意居然又进来一个皇帝。
拓跋焘在皇宫玩了个半日游,初步见识了赫连皇宫的奢华,临走前顺手拿走了几件嫔妃宫女穿的裙子。
拿裙子干什么?这倒不是他有什么不可言说的特殊癖好,只是在准备翻墙的工具。
他要翻的墙可不是农家小院,而是高大的统万城墙。
城门早已关闭,想从城门出去肯定不可能,现在唯一的选择是翻城墙而出。
两人找到一根铁槊,把裙子绑扎在铁槊的槊杆上,从城下把铁槊扔上城墙,让铁槊卡在垛口之间,两人顺着裙子攀爬上城墙,又用同样的办法从另一头城墙翻出城外。
这个过程怎么看都太神奇,太玄幻了。
城外敌军压境,城上的守军一定严阵以待,加强戒备。这时候从城下扔上来一个大铁槊,顺着城墙爬上来两个人,这两位又堂而皇之的从城墙的另一头翻跳下去,这么大动静城上的守军居然都没发现,难道全成了瞎子不成?
那拓跋焘是怎么出去的?我也不知道。书上是这么写的,历史的细节已经不可追究,权当一个神剧来娱乐。
总之,拓跋焘深入虎穴转了一圈,又全须全尾的安然返回。
看到完整无缺的拓跋焘回来了,所有的北魏大臣高兴得快哭了,全都如释重负。别的不说,脑袋终于保住了。
第二天拓跋焘发起了对统万城的总攻,失去主心骨的夏军打开城门,拓跋焘第二次进入统万城,这次的身份变成了征服者。
赫连勃勃费劲心血营造的统万城,在他死后仅一年就更换了主人,夏国的亲王勋贵、文官武将、赫连昌的嫔妃、姐妹、宫女,连同十几年抢夺而来的珍宝、车辆、旌旗,精美的器物全都归了拓跋焘。
拓跋焘也不吝啬,按军功等级分别封赏和自已浴血战斗的将士和在国都留守的大臣。夏国三十余万匹马,几千万头牛羊,也让拓跋焘的腰板更粗底气更足。
正在长安城下和奚斤对峙的赫连定,得到统万城已经被攻破的消息,立刻逃往上邽和赫连昌汇合,奚斤率部出城狂追二百里,取胜班师而归。
拓跋焘再接再励,令娥清、丘堆率骑兵五千人开赴关中抢占地盘,娥清与丘堆合力攻取了长安北部的贰城(陕西铜川)。
奚斤打算趁赫连昌新败,乘胜追击彻底消灭赫连昌,再三请求继续增兵。拓跋焘很赞赏这位老将的热情,于是应允增兵一万,战马三千匹,又让娥清、丘堆二人配合奚斤攻击赫连昌。
得到了支援力量,奚斤精神大振,派尉眷率先头部队围攻上邽,自已和娥清、丘堆带主力紧随其后。赫连昌撤出上邽逃向平凉,奚斤紧追不舍围住平凉,在平凉城外魏军战马染上了瘟疫大批死亡,远途征战的士卒缺乏粮饷,赫连昌乘机反击,把奚斤打退到安定。
吃了败仗的奚斤,困守在安定城中,对城外耀武扬威的夏军毫无动作,急的安颉直跺脚。他去找奚斤请求出战,奚斤顾虑战马太少,步兵出战没有取胜的把握,坐等救兵来援。安颉建议集中所有可用的战马,招募敢死队对赫连昌发起斩首行动,奚斤不置可否。
安颉对奚斤极其不满,私下找尉眷商量,决定挑选精悍士卒等待时机自已单干。
深受拓跋焘在统万城下出色表现刺激的赫连昌,也亲自带兵来攻安定,他要在自已家门口扳回一局,在自已部下的面前露露脸。
赫连昌自恃骁勇,亲自出阵与安颉对战。
而安颉早有计划,根本不打算和赫连昌单挑。
他命令自已手下的士卒牢记赫连昌的样貌,告诉大家活捉赫连昌有重赏,如果实在不能活捉,死的也要。有了明码标价的赫连昌在魏军士卒眼里立刻成了金光闪闪的猪头。
准备停当,安颉率众迎战,全军上下目标明确,一拥而上争相围殴赫连昌,骑兵攻击赫连昌本人,步兵攻击赫连昌的战马。
原本准备单枪匹马展示英雄气概的赫连昌手忙脚乱顾此失彼,赶来救援的侍卫也被安颉其他的士兵死死缠住。赫连昌抵挡不住多人的轮番围攻,策马回逃。
安颉紧追不放,赫连昌坐骑体力不支,突然栽倒,赫连昌被甩出去摔得七荤八素,身边也没有出现像拓跋齐那样的护卫,堂堂的一国君王就这样被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安颉活捉。
战斗刚开始就以主帅被擒宣告结束。
赫连昌用自已的经历证明了一个道理,生搬硬套的模仿永远没出路。
(http://www.94xsds.com/book/406378-3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