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英才汇聚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4章 英才汇聚

 

当时拓跋焘的举措,起到了把河西文化传播到平城的桥梁作用,在这些儒学大家的建议下,北魏的国家政策、建筑、礼制、教育、文学进一步向汉文化靠拢,为他的子孙之后轰轰烈烈的汉化改革做足了准备。

平定北凉后,地处西域的龟兹、疏勒、乌孙、鄯善等九国派出使臣向北魏进贡,拓跋焘派使者王恩生回访西域各国。王恩生走到半路不幸被柔然俘虏,王恩生颇有当年汉使苏武的气节,手持拓跋焘的符节,面对柔然的敕连可汗据理力争绝不屈服。拓跋焘听说后,立刻派人严厉斥责敕连可汗,敕连可汗见无利可图放王恩生等人回国。

随后拓跋焘派董琬、高明等携带金银绸缎再次出使西域,招抚西域九国,乌孙国王特派向导送董琬继续西行,西域各国听到这个消息,也争先恐后地派遣使臣,随同董琬等人一道向北魏进贡,前后依附而来的有十六国之多。从此,西域各国每年都到北魏朝贡,各方贸易活动从不停止。

西域各国的依附,意味着中断了百年的丝绸之路被再次打通。北魏帝国除了对外战争掠夺、对内征收赋税之外,又多了一个积累财富的渠道,那就是继续和西域各国开展商业贸易,利用中原丰富的物产赚取西域和中亚各国的财富。

北方的统一,让32岁的拓跋焘终于实现了所有前人梦寐以求的愿望,这一年也是他继位皇帝的第16年。从他的爷爷拓跋珪正式复国开始,祖孙三代前后用了53年的时间,千辛万苦消灭了一个个对手,每个帝王都曾亲临弓矢险境,每个帝王都曾为了帝国的久安呕心沥血,代代结晶终于成就伟业,让这个新兴的帝国在中华历史上留下了极为辉煌的印记。而之后,拓跋焘的子孙还要在我们民族的血液中注入更勇武的基因。

在拓跋三代君王的持续经营下,在北魏朝堂上各类人才已经济济一堂,为统一北方经略中原不断进言献策。

作为帝国的最高统帅,拓跋焘对在军事领域自然一把抓,征讨柔然,回击刘宋,平灭北燕、赫连夏、北凉这些重大军事决策都是在众人一片反对独断专行,并都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是不世出的军事大家。

拓跋焘最得力的臣僚当属崔浩,每到做决定的关键时刻,崔浩从实际出发,力陈已见,成了对拓跋焘最有力的支持者。每到征战时,崔浩时时跟从在拓跋焘左右出谋划策,拓跋焘对崔浩也极其信任,授崔浩侍中、特进抚军大将军等职务,酬赏他谋划的功劳。拓跋焘经常临时到崔浩家里问询军政,毫无准备的崔浩有时仓促迎接,腰带都来不及系上,呈献的饮食也来不及精心烹调。拓跋焘毫不在意,拿起筷子就吃,有时干脆站着吃完就走。

拓跋焘向投降的部落酋长、国外使臣介绍崔浩:“你们看这个人瘦小文弱,既不能弯弓,也拿不动铁矛,然而他胸中的智谋远胜于兵甲,我虽有征伐的志向,却不能决断,前前后后建立的功勋业绩,都是得到这个人的教导。”拓跋焘下诏令要求凡是军国大事所不能决定的,都先向崔浩请教,然后再付诸实施。拓跋焘十分看重的记录拓跋家族历史的《国书》,也任命崔浩负责编撰督导。

除了崔浩的才华,崔浩背后盘根错节的世家大族的实力,也是拓跋焘要维持在中原地区统治所必须借助甚至仰仗的。

太子拓跋晃,是拓跋焘按照他父亲拓跋嗣培养自已的方法着力培养的接班人。自幼聪慧过人,记忆力强,这个本来就十分聪明的孩子,还很喜欢读书,天赋再加上自已的努力,让幼年的拓跋晃显得格外突出。对读过的书从来不浅尝辄止,更善于提炼文中的要领,也是就非常善于总结。总结是个很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思维习惯后能快速掌握学习要点。长大后再通过在事务处理上的不断磨练,就能快速看透事务的本质,在别人还在一片懵懂中找到主要矛盾去解决。

拓跋晃曾跟随着拓跋焘前往漠南征讨柔然,为达到突袭的效果,拓跋焘继续采取屡试不爽的闪电战,命令魏军舍弃辎重,兵分四路轻骑突袭柔然。等大军赶到鹿浑谷时,正好和柔然的敕连可汗相遇。可眼前的柔然军营内尘土飞扬,这久经战场的拓跋焘和手下将士全部犹豫不决,飞扬的尘土怎么看都像是敌军在不断调动布防,一旦如此,北魏大军就失去了轻骑奔袭攻其不备的战机。太子拓跋晃出去对柔然军营观察了一阵,回来对拓跋焘说柔然军营尘土飞扬,是因为柔然士卒惊慌失措,到处乱跑所造成的,如果是军队在有序调动,不会有如此多的尘土飘在军营上。拓跋焘对此将信将疑,没有下令马上攻打,就在这个空隙敕连可汗趁机逃走,拓跋焘一路狂追最终也没有追上无功而返。不久,审讯被俘获了柔然士兵后才知道,当时柔然并没有发觉魏兵到来,当发现魏军后,整个军营已经乱作一团,敕连可汗催促士兵向北而逃。拓跋焘听到这些消息又悔又喜,从此以后,每遇军队或国家大事都要和拓跋晃商量。

拓跋晃有很强的办事能力,鼓励百姓开垦荒地,采取各种措施恢复生产,禁止百姓喝酒和游玩,开垦出来的荒地越来越多。看着如此成器的孩子,拓跋焘也是喜不自胜,不久拓跋晃开始总管百官事务,拓跋焘任命崔浩、古弼、穆寿、张黎等人组成智囊班底辅佐拓跋晃裁决日常政务。


    (http://www.94xsds.com/book/406378-4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