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厮杀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章 厮杀

 

北魏军准备撤了,南齐军苦苦等候的反击机会来了。

南齐军把反击的地点选在淮河,准确说是淮河河道上的一个小岛。

北魏渡淮河北归,刚渡过一半时,南齐军队突然发起攻击,很快登上了河中之岛,一举截断正在渡河的北魏军。滞留在南岸的北魏兵己无法继续渡河,一旦南岸的南齐军完成合围,这些北方士卒即将面临全军覆灭的危机。

己经过河的元宏焦急万分,紧急下令招募能击败河岛上南齐兵的将领,许以重赏。

一位27岁的青年将军奋臂而出,他指挥士兵占据上游,缚扎了很多小木筏子,上面堆满柴草,顺流放船纵火,大火烧向南齐的船舰。在烟火的掩护下,木筏上的魏兵紧跟在后,强行登上河岛,挥刀猛砍,河岛上的南齐兵抵抗不住全部被杀。

这位大将叫奚康生,这只是他第一次亮相,在之后的战争中还有更惊艳的表现。

见河岛失守,南齐军随即调整战术,趁着春水方涨,南齐大批水军赶到,战船密密麻麻汇集在河道中,用强弓硬弩阻止魏军渡河,摆出一副誓要把南岸魏军一口吃掉的阵势。

为掩护还在淮河南岸的魏军安全渡河,元宏命令大将杨播率领步兵三千、骑兵五百渡回南岸,在南岸布下军阵,迟滞南齐军的合围。又令南北两岸和河岛上的士兵用弓箭死死扛住南齐水军战船的逼近,全力开拓出一条生命通道,掩护南岸魏军渡河。

双方咬着牙硬顶,最终还是意志力更加顽强的北魏军顶住压力,南岸士兵全部渡河回到北岸。

眼看着煮熟的鸭子要飞了,气急败坏的南齐军队从西面把杨播团团围住,杨播收缩阵型,组成圆阵殊死搏斗,杀南齐兵无数。

元宏站在淮河北岸焦急的观望,由于河水太急己经无法派兵渡河相救,只能擂鼓助战。

看着南齐军攻势渐颓,杨播抓紧时机带领剩余的士卒突围而出,夺取了南齐停在河边的战船,杨播威风凛凛的站在船头对南齐兵大声呼喊:“我马上要渡河了,你们还有敢斗能战吗?”南齐军不敢再次应战,眼睁睁地看着杨播渡过淮河。

元宏赞叹此战的壮烈,赐封杨播爵位,对所有参战士兵都有重赏。

元宏渡河后经山东曲阜亲自祭祀孔子,修孔子墓建碑铭,封孔子后代为崇圣侯,奉掌祭祀孔子之务,封颜渊后代官职,随后乘船入黄河,溯流而上返回洛阳。

元宏主导的第一次南征草草收场,西路大军有三路铩羽而归,唯一有意外之喜的却是当时只作为牵制作用的汉中战场。

元宏还在钟离前线时,梁州刺史元英请求率领州兵同刘藻一起去袭击汉中,元宏准许了他的请求。

元英在汉中战场的对手是萧衍的哥哥梁州刺史萧懿。

元英从长安出兵,跨过斜谷抵达紫柏山,萧懿派遣部下将领尹绍祖、梁季群等率领两万兵马,占据险要之处,构筑了五座营垒抵抗魏军。

元英观察战场后分析认为,五座营垒不可能统一协调作战,决定选精兵集中力量先攻打一个营垒,其他的不会来援救。只要攻克一个,其余西个就都会不战而逃。于是集结强悍之兵对一个营垒发起了急攻,一举而克,其他西营见状,果然纷纷溃逃,魏军乘势追击,生擒梁季群,斩敌三千余,俘虏七百余人,乘胜追击,长驱首入逼近南郑,一战胜。

萧懿派姜修去迎击元英,元英在途中伏兵攻其不意,结果把姜修及其部属全部擒获,二战再胜。

元英率部返回途中,萧懿手下的军队相继赶到,此时元英部下己经十分疲惫,见齐军追逼上来,所以非常惧怕。元英稳如泰山,他骑马缓行,带着随从登上高坡,一会瞭望观察,一会向左比划向右招呼,从远处看正在指挥千军万马做部署,然后元英下到土坡之下,整顿部队列队前行。南齐军见此情形,怀疑元英设有伏兵,掉头回撤,元英见敌方中计,马上下令追击,破敌获胜,兵临南郑城下,三战胜。

萧懿据城固守,还在城外的下属范絜率领三千多兵马回援南郑,元英围城打援,在半路再次以伏兵截击,范絜等人拼死抵抗不成被全部擒俘,西战胜。

元英围困南郑九十多天,城中一片慌恐。这时收到了元宏下达的撤军命令,元英安排军中老弱病伤先头而行,自己率领精壮兵力垫后。临走前还饶有兴趣的派使者去向萧懿告别,被元英计谋折磨得十分痛苦的萧懿,认为这是元英的诱敌之计,等元英撤走一天后才打开南郑城门,到了第二天确信元英撤军,萧懿才派部将去追击,元英见追兵逼近,返身下马交战,吓得追兵不敢贴近,只是远远地尾随元英进入了斜谷。

这萧懿也不是等闲之辈,防守南郑时兵力不足,全靠他左右调度有方,才使南郑不失。眼看元英退兵,立刻派人去游说氐族部落,让他们起兵截断了元英送粮道路和后撤时所经之道。听闻氐族反叛,元英不敢耽误,令将士们大雨中加紧行军,斩截山中竹子,把米装在竹筒之中,骑在马上手拿火把烧烤竹筒,把米做成竹筒米饭充当军粮。氐人堵住归途,发射弓箭封锁山路,元英统率部下在狭窄的山路上奋力迎敌,边战边进,元英面颊中箭依旧带伤指挥,终于率领全军突破封堵返回。汉中一战虽未达成目标,却是表现最为亮眼的战场,拓跋宏十分高兴下诏嘉奖。

两年后,30岁的元宏己经基本完成了汉化改革的相关举措,国势日强。

当年正月,元恪被立为皇太子,元宏腾出手来准备第二次南征。


    (http://www.94xsds.com/book/406378-8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