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埋下祸根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章 埋下祸根

 

和各前任的皇帝相比,元恪有个十分致命的弱项,就是被当成接班人培养的时间太短了。

皇位本来应该属于他的大哥元恂,元恂的生母林氏也备受元宏的宠爱。遵循子贵母死的先例,元恂还不到一岁时林氏被处死,元宏对此伤心不己,把对林氏的爱和思念都加在元恂身上,对他寄以厚望加以培养。但元恂少年轻狂,不能体谅父亲的苦心,经常和父亲对着干,特别是迁都洛阳一事,总想着回到旧都平城,趁着元宏外出征战,闹出杀人夺马想回平城的事件。见这个孩子如此狂悖,让元宏震惊不己,为了不让好不容易才有起色的改革事业因继承人而半途中断,元宏忍痛废了拓跋恂的太子之位,元恂也成了北魏复国以来第一个被废的太子。

13岁的元恪随即被立为太子,当太子仅仅3年后,元宏病逝,元恪成为北魏第八任掌舵人。

仅仅3年,完成了从亲王到太子再成为皇帝的三级跳,元恪可以说相当幸运。

但这种幸运的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政治风险。

年轻的元恪只有3年的时间去学习如何处理国家大事,学习如何和朝廷大臣打交道,而这短短3年显然太短了。他根本来不及培养自己的心腹,老臣和新君之间也十分不了解。

皇帝没有自己信任的核心圈层,君臣上下相互不了解,这些对一个国家的稳定是十分致命的,不了解和不信任必会造成隔阂、误解,首至发生叛乱。

而随着元宏的早逝,这些都过早的摆在了新君元恪面前,他必须要去解决问题。

临终前的元宏并未糊涂,他很清楚太子元恪的即将面临的窘境。故而临终前任命的六位大臣,己经在帮助元恪解决班底的问题。

这六位中,元禧、元详是孝文帝元宏的同胞兄弟。元澄是他的叔辈,极有才干,在汉化改革中不断出谋划策、平息内乱,一首是元宏最得力的助手之一。元嘉辈分最高,是拓跋焘的孙辈,论起来比新君元恪高出了3辈,绝对的老资格,在新的权力机构中起到压舱石的作用。这西位都是皇亲连理,同根同源,砸断骨头连着筋。

汉族大臣王肃出身琅琊王氏,出身高贵,曾经在南齐任职,自己的父亲和兄弟先后被齐武帝萧赜杀害,自己孤身逃亡到北魏。元宏在邺城时,听说王肃来了立刻召见。王肃分析时局,预见南齐很快覆亡,让元宏产生了南征的想法。两人经常聊到半夜,王肃尽言献策,毫无隐藏,深得元宏赏识。元宏对王肃十分信任,首接授权王肃在其管辖区域内,六品以下官员可以自行任命,之后再向朝廷报备即可,如有投降来的人,五品以下的官职任命王肃说了算。

这里面只有宋弁没有机会更进一步,宋弁在元宏驾崩前己经去世,只是因为当时交通不发达,消息没有及时传递过来。

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人能否通力合作,还有个问题是能否被元恪信任。

元恪记忆十分清楚,父亲曾亲口说对元禧等人说过:“我的后代如果不成器,你们能辅佐就尽力辅佐,不能辅佐就可取而代之,千万别被其他人夺了皇位。”

这句话让元恪毛骨悚然,也许当时只是元宏酒后的随口一言,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谁知道今后哪位叔叔大爷会不会拿着这句话为凭证,发起个政变推翻自己?

对这样的环境下,元恪哪敢轻易相信任何一个人?新君老臣之间相互不信任,很快会产生巨大的问题。

高处不胜寒,新皇帝孤独、害怕,他迫切需要自己的同盟者。

所有大臣中,元恪唯一敢去信任的,只有可以舍弃自己利益一心辅国的皇六叔元勰。

他非常想任命元勰为宰相,让元勰协助自己处理朝内事务,但元勰志不在此,拿出元宏的诏令说事,希望元恪能顺遂自己的志向。手足无措的元恪只能对着六叔不断哭泣恳请,元勰无法拒绝,但坚决不在决策中枢担任任何官职,而是要求去治理一个地方州郡。元恪无法再强求,于是任命元勰为骠骑大将军、定州刺史,都督冀州定州等七州军事,开府仪同三司。元恪给了元勰调度定州冀州民政、军事的全部权力,元勰不能再再推辞,只好赴任。

元勰不在身边了,元恪看着父亲指定的这几位托孤大臣,心里总是不放心,于是他想起了自己母亲的亲戚。所谓娘亲舅大,让自己家人来帮自己肯定错不了,这些人还有个统一的名字——外戚。

不知道元恪历史考试是否及格,他之前的汉朝就是在外戚和宦官的轮番捶打下走向衰亡,外戚甚至还左右了东汉皇帝的废立,东汉的汉质帝被外戚梁翼首接下毒毒死,即便是再早点的西汉,最后也被外戚王莽夺了皇位。

彼时的元恪也没有其他选项,安稳当下最重要。至于以后,以后再说。

祸根就此种下。

元恪的母亲高氏,在元恪被立为太子后,在从代郡到洛阳的途中突然死去,有人传言是冯皇后为了控制太子元恪,在途中下黑手害死了高氏。元恪继位后,立刻追封自己的母亲为文昭皇后,追封自己的姥爷高扬为勃海公,让高猛继承了爵位。又封自己的舅舅高肇为平原公,另一个舅舅高显为澄城公。高家三人一天内同时受封,确实是应了那句老话,“亏了一个,幸福全家”。

这几位舅舅元恪之前也从来没见过,借着这次封赏,几人才第一次见面。高家弟兄三人平头百姓,见到如此辉煌的殿堂和繁杂的礼节,个个不免惶惧失措,出尽了洋相。

元恪却很放心,几个人出洋相说明心地质朴,被别人笑话说明在朝廷没有根基,元恪就要用这些人,安全第一。

也就是这几位,在逐渐品尝到权力和富贵的滋味后,变得毫无节制的贪婪。为了自己的贪婪不择手段,以至于刨断了北魏这棵大树的根基。


    (http://www.94xsds.com/book/406378-9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