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听故事还有作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5章 听故事还有作业

 

晚饭后的锻炼,让方家人体会到什么是“痛不欲生”、“生不如死”。

“这哪里是仙子呀!简直是恶魔!”所有的人恨恨的想着,慢慢进入梦乡。

第二天清晨,天边才泛起一丝鱼肚白,公鸡还未打鸣,方家小院便隐隐有了动静。

方老太是第一个醒来的,刚一睁眼,浑身的酸痛就如汹涌潮水般袭来,尤其是大腿和腰背,仿佛被千万根针扎着。

她眉头紧皱,嘴里咝咝吸着凉气,想要坐起身,却使不上劲,只能用手撑着床沿,一点点地挪动。

“哎哟,这老骨头真是要散架咯。” 她嘟囔着,声音里满是无奈与疲惫。

方正杨这边也好不到哪儿去,他做了一晚上被月璃公主用皮鞭追赶的噩梦,惊醒后大汗淋漓,全身肌肉酸痛得仿佛不是自已的。

他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满心都是抗拒:

“还要不要人活了,这才第一天,我就快撑不住了,今天说什么也得找个借口躲躲。”

可一想到月璃公主那冰冷的眼神和严厉的话语,他又打了个寒颤,心里纠结万分。

“快起来吧,又要开始新一天的‘折磨’了。”

“这觉睡得比跑一天步还累,浑身疼得像被人揍了一顿。”

“这可怎么好,今天怕是连路都走不稳了。” 一个女眷带着哭腔说道。

另一个安慰道:“再难也得撑着,咬咬牙就过去了。”

如果战乱逃亡,身体差了可不行。

尽管大家都被疼痛折磨得苦不堪言,但在月璃公主不给任何人偷懒的机会。

众人强忍着身体的不适,陆续走出房间,来到院子里集合。

月璃公主早已等候在那里,她看着众人一瘸一拐、满脸痛苦的模样,神色并未有丝毫缓和:

“怎么,就这点酸痛就受不了了?这只是最基础的,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都给我打起精神来,今日的训练照常开始!”

众人心中虽有万般不情愿,但也只能无奈地听从命令。

他们咬着牙,忍着酸痛,开始做伸展运动。

每一个动作都做得无比艰难,脸上的表情也因疼痛而扭曲,但没有一个人退缩。

因为他们知道,姝儿的师父不会讲情面!

众人第二天那浑身酸痛、行动艰难的状态,确实给月璃公主后续的训练计划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训练刚开始,月璃公主看到众人一瘸一拐、满脸痛苦的模样,心里也有些纠结。

按照原本的计划,今天要进行高强度的体能特训,包括负重长跑和复杂的格斗技巧练习。

但此刻,看着这些昨天还活力尚可,今天却好似霜打的茄子般的众人。

她明白,如果强行执行原计划,不仅达不到训练效果,还可能让大家产生抵触情绪,甚至造成身体损伤。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月璃公主决定临时调整训练计划。

降低强度与调整内容:摒弃原本高强度的负重长跑和复杂格斗技巧练习,转而安排轻柔舒缓的瑜伽动作。

先跑步,再练习瑜伽动作。

她亲自示范,一招一式耐心讲解,比如三角式,能伸展腿部肌肉,缓解酸痛;

猫牛式,帮助放松背部和腰部。

“大家看,这个动作能够拉伸腿部的肌肉,减轻你们腿部的酸痛感,让身体慢慢恢复过来。

虽然今天的训练强度不如原计划,但这也是为了你们之后能更好地投入训练。”

通过这些动作,众人的肌肉得到拉伸,僵硬感逐渐减轻,身体也慢慢适应训练节奏。

“看来得把药浴给上!”

于是,每天训练完,她就带着徒儿上山采药材!

晚上给大家泡药浴。

虽然泡的时候疼得死去活来,不过第二天就轻松多了。

恢复起来也快多了,而且他们发现自已走路轻快了!

特别是老年人和孩子们效果最明显。

经过几天的忙碌,方心姝终于把《孙子兵法》抄写完毕。

当她把《孙子兵法》拿给月璃公主看时,公主惊为天书,细细研读起来。

一日,月璃公主手持《孙子兵法》,站在方家小院中央,开始讲述 “空城计” 的故事:

“诸位今天开始,我们学习‘三十六计’,希望对你将来生活有所启迪。”

听过姝儿讲故事,她也跃跃欲试,想体会一下讲故事的感觉。

于是,月璃公主娓娓道来:“这‘空城计’乃是兵家三十六计之一,讲的是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 15 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

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 2500 名士兵在城里。”

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

月璃公主特意停了停,欣赏着众人的各异的表情。

在众人的眼神示意下,月璃公主继续缓缓说:“

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教司马懿退兵。’ ”

众人听得聚精会神,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月璃公主,大气都不敢出。

月璃公主成就感满满,接着很有感情的说:

“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

又叫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 20 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

诸葛亮自已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

“这诸葛亮胆子也太大了吧,就不怕司马懿直接冲进去?” 一人忍不住小声问道。

“别出声,听仙子师傅接着讲。” 众人连忙制止他。

月璃公主接着说:“这时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了这种气势,都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

司马懿听后,笑着说:‘这怎么可能呢?’

于是便令三军停下,自已飞马前去观看。

离城不远,他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

左面一个书童,手捧宝剑;右面也有一个书童,手里拿着拂尘。

城门里外,20 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扫地,旁若无人。

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来到中军,今后军充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撤退。

他的二子司马昭说:‘莫非是诸葛亮家中无兵,所以故意弄出这个样子来?父亲您为什么要退兵呢?’

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从不冒险。

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还是快快撤退吧!’

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月璃公主讲完后,吩咐道,大家都有啥感想,一会都写下来,晚上讨论!

妈妈呀!听故事还有作业,难受!


    (http://www.94xsds.com/book/408480-8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