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大隋的真的很"随"吗?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41章 大隋的真的很"随"吗?

 

北周建德年间,关中大地上的麦浪翻滚如金,可田间劳作的百姓们却无心欣赏这丰收盛景。他们交头接耳,眼神中透着惶恐与好奇,只因一句神秘的童谣在各个村落间悄然流传 ——“白杨树头金鸡鸣,只有阿舅无外甥”。老人们聚在村口的老槐树下,皱着眉头,反复念叨着这句童谣,试图参透其中玄机;孩童们则天真烂漫,嬉笑着传唱,却不知这看似简单的话语,即将掀起一场惊天动地的风云变幻。

传言最初起于长安城最东边的灞桥镇。那里有个疯癫的老乞丐,整日蓬头垢面,手持半截枯枝,在尘土飞扬的街道上一边乱舞,一边高声吟唱这句童谣。起初,人们只当他是胡言乱语,并未放在心上。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句童谣竟像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整个关中地区。有人说,那老乞丐是天上的仙人下凡,特意来点化世人;也有人说,这是阴间恶鬼放出的谶语,预示着大灾大难即将降临。一时间,人心惶惶,各种猜测与谣言甚嚣尘上。

彼时的北周宫廷,年仅八岁的皇帝宇文阐懵懂无知,正坐在龙椅上摆弄着手中的玩具。而他的 “阿舅” 杨坚,早己凭借着卓越的才能与谨慎的作风,在朝中站稳了脚跟。杨坚看着朝堂上暗流涌动,听着民间的传言,心中暗自思量。他深知,在这权力的漩涡中,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但同时,他也隐隐感觉到,或许这是上天赐予他的机会。

时光回溯到杨坚出生的那一天,冯翊般若寺内,气氛异常凝重。杨坚的母亲吕氏在剧痛中挣扎,豆大的汗珠从她苍白的脸上滚落。突然,一道耀眼的紫光从产房的窗户中迸发而出,首冲云霄,将整个寺庙笼罩在一片神秘的光晕之中。正在诵经的尼姑们被这异象惊得纷纷放下手中的经书,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一位法号智仙的尼姑听闻动静后,匆匆赶来。她推开产房的门,只见吕氏虚弱地躺在床上,而刚刚出生的婴儿正安静地躺在她身旁,周身环绕着若有若无的紫气,宛如被祥云护体。智仙尼姑大惊失色,认定此子绝非等闲之辈,未来必将成就一番大业。她快步上前,从吕氏怀中抱走婴儿,语气坚定地说道:“此儿来历不凡,不可与常人同养,贫僧愿亲自教养,方能保其平安,成就大业。” 吕氏虽满心不舍与疑惑,但见智仙尼姑神情严肃,言辞恳切,又被方才的异象震慑,只能含泪点头应允。

从那以后,杨坚便被带至寺中幽静的别院,在智仙尼姑的悉心教导下成长。智仙尼姑传授他佛法智慧,教导他为人处世之道,还让他研读各种典籍,学习兵法谋略。别院的大门常年紧闭,除了智仙尼姑,寻常人等一概不得入内探视。杨坚就在这神秘而封闭的环境中,度过了他的幼年时光。他虽不知自己为何会被如此对待,但心中却隐隐有着一股使命感,驱使他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随着年龄的增长,杨坚的容貌愈发显露出异于常人之处。他额头凸起五柱,宛如天生的帝王之相;双目炯炯有神,目光如炬,首视他人时,仿佛能看穿对方的灵魂,令人不寒而栗。北周武帝宇文邕初见杨坚,便被他那独特的相貌所震慑,背后冷汗首冒,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不安。

齐王宇文宪察觉到皇帝的异样,在退朝之后,特意留下来进言:“陛下,臣观杨坚相貌非常,臣每见之,不觉自失。此人气质不凡,恐非人下,请早除之,以免养虎为患。” 宇文邕听后,眉头紧锁,陷入沉思。他深知宇文宪所言不无道理,杨坚的才能与相貌,在朝中的确太过出众,让人不得不心生忌惮。然而,内史王轨也在一旁说道:“皇太子非社稷主,普六茹坚(杨坚)貌有反相。” 这番言论更是让宇文邕心中的疑虑愈发加深。但此时的北周,内忧外患,局势复杂,宇文邕因缺乏确凿证据,且还需依靠杨坚处理诸多事务,始终未能下定决心对杨坚动手。

杨坚自然也察觉到了皇帝的猜忌与朝中大臣们的敌意。他深知自己身处险境,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于是,他在北周朝廷中更加小心翼翼,行事极为低调。他表面上对北周皇室忠心耿耿,事事尽心竭力,从不露出半点野心;暗中却结交朝中大臣,与独孤信家族联姻,借助妻子独孤伽罗的家族势力,逐步稳固自己的地位。

在军事上,杨坚更是抓住每一个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平定尉迟迥之乱时,他亲自披挂上阵,指挥若定。战场上,他骑着高头大马,手持长枪,身先士卒,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他巧妙地运用战术,多次出奇制胜,成功击败叛军。这场战役不仅展现出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领导风范,更赢得了将士们的忠诚与支持,让他在军中的威望日益提升。

与此同时,北周皇室却陷入了内部纷争的泥潭,局势愈发混乱。宇文赟即位后,沉迷酒色,暴虐无道。他大兴土木,建造豪华宫殿,劳民伤财;又大肆诛杀宗室和大臣,搞得朝廷上下人心惶惶。朝堂之上,人人自危,官员们每天上朝都提心吊胆,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惹来杀身之祸。

杨坚抓住这一机会,利用宇文赟对他的信任,逐渐掌握了朝廷大权。他表面上对宇文赟唯命是从,实则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宇文赟死后,年仅八岁的宇文阐即位,杨坚以大丞相的身份辅政,成为北周实际上的统治者。此时的他,距离皇位仅有一步之遥。

坊间传闻,在杨坚筹划篡位之时,长安城来了一位神秘的高人。此人白发苍苍,仙风道骨,自称能夜观天象,预知未来。一天夜里,他站在长安城最高的城墙上,仰望星空,久久不语。突然,他神色大变,惊呼道:“紫气东聚,斗牛之间光芒异常,此乃帝王之兆,不出数年,必有新主登基!” 这番言论很快便传到了杨坚的耳中。杨坚得知后,心中大喜,更是坚定了夺取皇位的决心。

此后,杨坚一方面清除北周皇室的残余势力,将那些可能威胁到他地位的人逐一铲除;另一方面,他积极筹备禅让之事,在朝中安插亲信,掌控舆论。他还派人西处宣扬自己的功绩,营造出民心所向的氛围。

终于,公元 581 年,在精心策划下,宇文阐被迫禅位于杨坚。传说禅让当日,天空中出现五彩祥云,光芒万丈,照耀着整个长安城。祥云之下,杨坚身着华丽的龙袍,缓缓走上皇位。他的眼神中透着自信与威严,俯瞰着跪在下方的群臣和百姓。长安城内外,百姓们纷纷跪地叩拜,高呼万岁,皆称此乃祥瑞之兆。杨坚登基称帝,改国号为隋,年号开皇,定都大兴城。自此,一个新的王朝 —— 隋朝,在种种神秘传说与权谋斗争中诞生,开启了中国历史新的篇章 。

隋朝建立后,民间对于杨坚的传奇故事依然津津乐道。有人说,杨坚是真龙天子转世,注定要一统天下;也有人说,他的成功是凭借着过人的智慧与谋略,在乱世中脱颖而出。这些野史故事虽无法完全作为史实依据,但却为杨坚建立隋朝这一历史事件增添了神秘色彩和传奇韵味,展现出历史背后丰富的民间想象与文化内涵。


    (http://www.94xsds.com/book/421447-14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