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的秋,细雨如愁丝,织就一张阴霾的网,将整座城市笼于其下。贝克街的咖啡馆内,暖黄的光晕在雾气中晕染开来,似要竭力抵御这秋的湿寒。艾丽丝静坐在窗边的旧木桌旁,身着深紫色的丝绒长裙,裙袂的褶皱在光影中微微起伏,领口处那枚精致的珍珠胸针,散发着温润的光泽,宛如暗夜中的一点星芒。她正专注于手中的一本艺术典籍,似在探寻着梵高画作的灵魂,试图从那些文字与色彩的描述中,觅得案件的些许灵感。
汉娜在不远处擦拭着她的双枪,棉布衣衫的袖口挽至手肘,露出小麦色的小臂,肌肉线条在她的动作下若隐若现。腰间的皮带束得紧实,挂着的匕首鞘在灯下闪烁着冷硬的光,那是她在危险边缘游走的无声宣告。玛丽则在柜台后忙碌,她的围裙洁净如雪,双手在咖啡器具间灵动穿梭,袅袅升腾的蒸汽,为这清冷的空间添了几分人间烟火的暖意。
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踏破了这宁静的氛围,紧接着是门被猛地推开的声响。一位身着黑色风衣的男子匆匆而入,他便是从阿姆斯特丹赶来的亚瑟·霍金斯,其帽檐压得极低,遮住了大半面容,但那焦急的气息却如潮水般在屋内蔓延开来。“艾丽丝小姐,我是亚瑟·霍金斯,梵高博物馆发生了可怕的案件,急需您的帮助!”男子的声音带着几分颤抖,在这寂静的咖啡馆内回荡。
在亚瑟·霍金斯的讲述中,那夜的恐怖场景如画卷般徐徐展开。在阿姆斯特丹的心脏地带,梵高博物馆宛如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静静矗立在蜿蜒的运河之畔,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与周边的古老建筑相得益彰。馆内珍藏着无数梵高的杰作,那些色彩斑斓的画作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爱好者纷至沓来。然而,两名狡黠的窃贼趁着夜色的掩护,如鬼魅般潜入了这艺术的殿堂。当警卫察觉异样上前阻拦时,罪恶的枪声瞬间打破了艺术殿堂的宁静,一名警卫轰然倒地,鲜血在画作的光影下蔓延开来,宛如一朵盛开的罪恶之花。窃贼带着画作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只留下一片混乱与悲痛。警方虽全力追踪,也仅找回部分画作,案件陷入了重重迷雾。
艾丽丝放下手中的典籍,眼神瞬间锐利如鹰,站起身来,对汉娜说道:“准备一下,我们即刻前往阿姆斯特丹。这起案件的背后,定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我们必须将其揭开。”
数日后,阿姆斯特丹的街头弥漫着浓雾,湿冷的气息如幽灵般在街巷游走。铅灰色的天空压得极低,仿佛触手可及,给这座城市增添了几分压抑之感。艾丽丝和汉娜站在梵高博物馆外,博物馆的建筑在雾中若隐若现,似在默默诉说着那夜的伤痛。艾丽丝身着黑色的羊毛大衣,衣领竖起,抵御着寒意,手中的黑色蕾丝手帕不时轻触嘴唇,似在思索着案件的关键。汉娜则穿着厚实的皮夹克,头戴一顶毡帽,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四周,仿佛周围的每一丝风吹草动都逃不上她的眼睛。
进入博物馆,那残留的血腥气仍在空气中隐隐飘荡。馆内灯光昏暗,几盏吊灯在高处摇晃着,投下摇曳的光影,使得原本就阴森的氛围愈发浓重。艾丽丝蹲下身子,仔细查看警卫倒下的位置,地上的血迹已干涸,呈现出暗沉的色泽。“汉娜,看这里,血迹的喷溅方向和形状表明,警卫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近距离击中的,这说明窃贼的枪法精准且行动果断。而且,从血迹的干涸程度和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综合判断,案发时间应该在深夜时分,那时博物馆内的人员流动极少,便于他们作案。”艾丽丝的声音冷静而专业,在空旷的展厅内回响。
在案发现场附近,艾丽丝发现了几处可疑的脚印,脚印的大小和深度不一,似乎是两人留下的。她从随身携带的工具包中取出测量工具,仔细地测量着脚印的尺寸,并将其记录下来。“这些脚印可能是我们追踪窃贼的重要线索,从脚印的间距和深度来看,其中一人步伐较大且较重,可能是身材高大、体格健壮之人;另一人则相对步伐较小且轻盈,或许是较为灵活敏捷的类型。此外,脚印的鞋底花纹有独特的磨损痕迹,这可能与他们的职业或常去的地方有关,我们需要进一步调查。”
沿着窃贼可能的逃跑路线,艾丽丝在一扇窗户下发现了一块被扯下的衣角,布料质地粗糙,颜色暗沉。她拿起衣角,放在鼻下轻轻嗅了嗅,眉头微蹙:“这上面有一股淡淡的烟草味和机油味,这可能与窃贼的身份或他们的藏身之处有关。我们需要进一步调查这两种气味的来源。烟草味如此浓郁,不像是普通的吸烟者留下的,也许他们经常出没在一些特定的场所,比如码头附近的工人酒馆或者机械作坊。”
在博物馆的仓库,艾丽丝注意到一些画作的摆放位置有被挪动的痕迹。仓库内阴暗潮湿,弥漫着一股陈旧的纸张和颜料混合的气味,角落里还堆放着一些破旧的画框。她仔细检查着每一幅画作的边框和挂钩,发现其中一幅画的挂钩上有细微的刺痕,刺痕的方向与用力方式表明,有人曾匆忙地取下这幅画,且手法并不熟练。“这幅画很可能是窃贼的首要目标,他们为何如此急切地想要这幅画?这背后一定隐藏着重要的原因。也许这幅画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艺术层面,或许还牵扯到某些不为人知的利益纠纷或者个人恩怨。”
通过与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交谈,艾丽丝得知,在案发前几天,有几位陌生访客频繁出入博物馆,他们对梵高的画作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关注,但并未留下任何身份信息。艾丽丝意识到,这些访客可能与案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访客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行为举止或者外貌特征呢?”艾丽丝问道。工作人员回忆道:“有一个人总是戴着一顶黑色的宽边帽,把脸遮得严严实实的,每次来都在那几幅梵高的名画前停留很久,还会和旁边的人低声交谈,但声音太小,我们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另一个人则穿着一件破旧的长风衣,走路有点跛脚,似乎在刻意隐藏自已的身形。”
经过警方的协助,艾丽丝和汉娜开始调查阿姆斯特丹的烟草店和工厂。在码头附近的一条狭窄街道上,找到了本杰明·卡特经营的小型烟草店。店内弥漫着浓郁的烟草味,各种烟草制品琳琅满目地陈列在货架上。艾丽丝和汉娜走进店内,本杰明·卡特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先生,我们在调查梵高博物馆盗窃案,想问问您是否见过这样一个人。”艾丽丝说着,描述了根据脚印推测出的窃贼外貌特征以及那股特殊的烟草味。
本杰明·卡特皱着眉头思索片刻,说道:“哦,我想起来了,有个身材高大的家伙,穿着一件破旧的外套,眼神闪烁,看起来很是可疑。他在案发前买了大量的廉价烟草,然后匆匆离开了,朝着码头的方向走去。他买烟草的时候,我还闻到他身上有一股机油味,像是从工厂里出来的。对了,我还看到他和一个穿着破旧长风衣的人在店外小声交谈了几句,那个穿风衣的人好像有点跛脚。”
在码头的仓库区,这里到处是忙碌的工人和堆积如山的货物。海风裹挟着咸湿的气息呼啸而过,吹得人面颊生疼。艾丽丝和汉娜逐一排查着每一个仓库。在一个废弃的仓库内,他们发现了一些与博物馆丢失画作相似的包装材料和工具。“看来我们找对地方了。”汉娜低声说道,手中的枪握得更具。
就在这时,仓库内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艾丽丝和汉娜迅速警觉起来,背靠背,警惕地注视着四周。只见一个身影从黑暗中闪出,手中握着一把匕首,向他们扑来。汉娜迅速反应,侧身躲过攻击,同时用枪柄猛击对方的手腕,匕首哐当一声掉落在地。艾丽丝趁机冲上前,用膝盖顶住对方的腹部,将其制服。
经过审问,这个人名叫汤姆,是一名码头工人。他交代,自已是受雇于一个名叫杰克的人参与盗窃,杰克承诺事成之后会给他一大笔钱。但他并不知道杰克的真实身份和藏身之处,只是按照他的指令行事。“杰克是怎么找到你的?他有没有给你什么特别的东西或者说过什么特别的话?”艾丽丝追问道。汤姆犹豫了一下,说道:“他是在码头的工人酒馆里找到我的,给了我一些定金,说事成之后还有更多。他只让我按照他的计划行事,其他的什么都没说。不过,我在和他见面的时候,发现他身上有一个很特别的徽章,像是某种组织的标志,但我没看清楚。”
艾丽丝心中一动,这个徽章无疑是一条新的线索,但也让案件更加扑朔迷离。她和汉娜决定先从这个徽章入手调查。
在市中心的一家银行,在银行经理爱德华·费舍尔的协助下,他们发现杰克在案发后曾有一笔大额资金的转移记录。通过追踪这笔资金的流向,他们锁定了一个位于城市边缘的破旧公寓。
当他们赶到公寓时,屋外狂风呼啸,吹得窗户哐哐作响,屋内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气息,寂静得让人有些心慌。家具凌乱地摆放着,像是被匆忙翻找过。艾丽丝和汉娜警惕地扫视着四周,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在房间的角落里,她们发现了一些未处理干净的画作颜料和工具,颜料的色泽与博物馆丢失画作的色调有几分相似,工具上还残留着些许颜料的痕迹。艾丽丝蹲下身子,仔细查看这些物品,眉头紧锁。“这些颜料和工具的出现绝非偶然,它们与案件必然有着紧密的联系。”
而在一张破旧的桌子上,压着一张看似普通的纸张,纸张微微泛黄,边缘有些褶皱。艾丽丝轻轻拿起它,初看之下,上面只是一些杂乱无章的涂鸦,像是孩童的随意涂画。然而,艾丽丝敏锐的目光却捕捉到了一些不寻常之处。
她发现,在这些涂鸦中,有几处线条的粗细和走向与梵高画作中独特的笔触有微妙的相似。艾丽丝立刻从工具包中取出一本梵高画作的临摹本,仔细对比起来。“汉娜,看这里,这些线条虽然看似随意,但很可能是模仿梵高的笔触,这绝非巧合。”
进一步观察,艾丽丝注意到在纸张的右下角,有一个极小的、几乎难以察觉的印记,像是被什么东西压印上去的。她拿出放大镜,仔细端详,发现那是一个由几个简单几何图形组成的图案,但这个图案却让艾丽丝心中涌起一股疑惑。
她回忆起在博物馆调查时,曾在一幅不太起眼的画作背后看到过类似的图案,但当时并未在意。“这个图案一定隐藏着什么关键信息。”艾丽丝喃喃自语道。
再看纸张的背面,有一些淡淡的污渍,艾丽丝凑近嗅了嗅,闻到了一股淡淡的化学试剂味,这与博物馆用于保存画作的特殊试剂味道有些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这试剂味也很可疑,可能是与画作处理有关的线索。”
经过一番深入的分析和推理,艾丽丝缓缓说道:“这张看似毫无价值的纸张,实际上是一条极为隐秘的线索。从这些模仿梵高笔触的线条、神秘的印记到特殊的试剂味,都表明它与案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必须尽快找到与这些线索相关的信息,也许这将引导我们找到窃贼的下一个藏匿地点。”
汉娜握紧手中的枪,坚定地点了点头:“好,我们一定不能让他们逃脱。”
于是,艾丽丝和汉娜带着新的线索,再次踏上了追寻真相的征程。
她们首先来到了阿姆斯特丹的艺术街区,这里汇聚着众多的艺术工作室和画廊。阳光洒在街道上,斑驳陆离,给人一种别样的艺术氛围。艾丽丝一家一家地询问,是否有人见过带有那个神秘几何图形印记的物品或者知晓其含义。然而,大多数人都表示从未见过,这让艾丽丝的心情愈发沉重,但她没有放弃。
在一家老旧的艺术修复工坊里,一位年迈的工匠在仔细查看了艾丽丝提供的印记图案后,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这图案,我好像在很久以前见过。”他缓缓说道,“那时候我还年轻,在给一位神秘的收藏家修复画作时,在他的精品画作收藏室里看到过类似的标记。但具体是什么意思,我也不太清楚。不过,我记得那位收藏家对梵高的画作有着近乎痴迷的热爱,据说他的收藏里有一些梵高未公开的作品。”
艾丽丝心中一动,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她和汉娜立刻开始调查这位神秘收藏家的信息。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和询问一些老艺术从业者,她们得知这位收藏家曾经住在城市边缘的一座古老庄园里,但多年前已经去世,庄园也被荒废。
当她们赶到那座庄园时,庄园的大门紧闭,周围杂草丛生,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神秘故事。阴霾的天空下,庄园显得格外阴森,艾丽丝和汉娜小心翼翼地推开大门,院内弥漫着一股腐朽的气息,破败的建筑在黯淡的光线下显得阴森而凄凉。她们在庄园内仔细搜索着,不放过任何一个房间和角落。
在地下室的一个隐蔽的储物间里,艾丽丝发现了一些与博物馆丢失画作相关的文件,文件上提到了一个秘密的交易组织,这个组织专门从事非法的艺术品交易,而梵高的那幅被盗画作正是他们的目标之一。文件中还隐晦地提到了那个神秘徽章和几何图形印记,似乎是这个组织内部的识别标志。
“看来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近了。”艾丽丝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继续深入调查,她们得知这个组织的成员经常在城市东郊的一个废弃工厂里进行交易。这个废弃工厂位于一片荒芜之地,周围是野草丛生的荒地,破败的围墙在岁月的侵蚀下摇摇欲坠,仿佛随时都会坍塌。工厂的烟囱高耸入云,却不再冒烟,像是一个个孤独的守望者。一阵寒风吹过,荒草沙沙作响,让人毛骨悚然。
艾丽丝和汉娜来到工厂附近,她们隐藏在一片灌木丛后,观察着工厂的动静。只见工厂的大门紧闭,但周围有一些可疑的脚印和车轮印,表明近期有人频繁出入。
“我们得小心行事。”艾丽丝轻声说道,眼神中透露出警惕。
她们沿着围墙悄悄绕到工厂的侧面,发现有一扇窗户没有完全关闭,透出一丝微弱的灯
光。汉娜身手敏捷,轻轻一跃,爬上了窗台,透过窗户向里张望。
只见工厂内有几个人影在晃动,他们正围坐在一张桌子旁,桌上放着一些文件和画作,其中一幅看起来正是被盗的梵高作品。汉娜向艾丽丝示意,两人决定从这窗户口潜入。
进入工厂后,里面弥漫着一股刺鼻的化学试剂味和陈旧的机油味,昏暗的灯
光从高处的破洞和缝隙中透进来,形成一道道诡异的光影。艾丽丝和汉娜小心翼翼地猫着腰,借助着阴影的掩护,慢慢靠近那几个人。脚下的地板布满了灰尘和杂物,每走一步都要格外注意,生怕发出一点声响。
就在这时,其中一个人似乎察觉到了异样,猛地转过头来。艾丽丝和汉娜迅速反应,汉娜拔出枪,对准了他们,艾丽丝则大声喊道:“不许动!你们已经被包围了!”
那几个人惊慌失措,企图逃跑,但汉娜精准地开枪击中了其中一人的腿部,将其制服。其他人见状,纷纷四散逃窜,但艾丽丝和汉娜早有准备,经过一番激烈的搏斗,最终将他们全部抓获。
在对这些人进行审问时,那个被击中腿部的人,名叫卡尔,他面色苍白,痛苦地呻吟着,在艾丽丝的逼视下,开始交代犯罪过程。
“我们都是受一个叫莫里亚蒂的人指使的。他是一个艺术品走私的老手,一直觊觎梵高的那幅画。他不知从哪里得知博物馆的安保漏洞,还买通了馆内的一个工作人员,就是那个戴着黑色宽边帽的家伙。我们提前好几天就开始踩点,熟悉博物馆的布局和警卫的巡逻路线。那天晚上,我们按照计划潜入,我和另一个伙伴负责偷画,他枪法好,在警卫发现我们时,毫不犹豫地开了枪。我们得手后,就按照莫里亚蒂的指示,把画带到这里,准备等他联系买家。”
艾丽丝听到卡尔的供述,心中猛地一震,脑海中瞬间浮现出那个在咖啡馆出现的、戴着黑色宽边帽的亚瑟·霍金斯的身影。
“你说的那个戴黑色宽边帽的人,是不是一个身形有些瘦削,说话带着些阿姆斯特丹口音的男子?”艾丽丝紧紧盯着卡尔,目光如炬。
卡尔抬起在黑暗中闪烁的眼睛,眼中闪过一丝疑惑,犹豫了一下说道:“对,就是他。他之前一直在博物馆附近晃悠,给我们传递消息,还帮忙处理一些善后的事情。怎么,你们认识他?”
艾丽丝和汉娜对视一眼,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她们意识到,这起案件远比想象中更加复杂,背后或许隐藏着一个精心策划的巨大阴谋。
“看来我们从一开始就陷入了他们的圈套。”汉娜咬着牙说道,眼神中透露出愤怒。
艾丽丝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已镇定下来。“不管怎样,我们既然已经走到这一步,就一定要将所有涉案人员都绳之以法。这个莫里亚蒂,还有那个内应,都别想逃脱。”
于是,艾丽丝和汉娜决定重新梳理案件的线索,从亚瑟·霍金斯的背景和行踪入手,进一步深挖这个犯罪组织的秘密。
她们在调查亚瑟·霍金斯曾经工作过的艺术品交易公司时,着实遭遇了重重阻碍。公司内部等级森严,人员对外来的询问充满戒心,仿佛一堵堵难以逾越的高墙。艾丽丝和汉娜多次上门,均被前台以各种理由敷衍打发,连公司的办公区域都难以踏入。
但艾丽丝没有轻言放弃,她凭借着以往在侦探生涯中练就的敏锐洞察力,开始在公司周边蹲守。一连数日,她们观察着员工们的出入规律,寻找可能的突破口。终于,她们发现一位每天下班后总是最后离开、面容疲惫且神情有些郁郁寡欢的中年男子。艾丽丝判断,此人或许在公司里不得志,对一些内部的暗流涌动知晓一二。
艾丽丝瞅准时机,在男子下班后,和汉娜一起礼貌而又不失时机地将他拦下。起初,男子十分警惕,眼神中满是防备。艾丽丝轻声说道:“先生,我们无意冒犯,只是在调查一起关乎阿姆斯特丹艺术界存亡的大案,而您的公司似乎隐藏着一些关键线索,我们需要您的帮助,相信您也不希望看到这座城市的艺术瑰宝被犯罪分子肆意践踏。”
或许是被艾丽丝诚恳的话语触动,男子犹豫片刻后,长叹一口气,将她们带到了公司附近一个安静的小巷。在那里,他压低声音吐露:“我在这家公司多年,一直兢兢业业,可晋升之路却屡屡受阻。前段时间整理旧档时,我发现了一些异常。亚瑟·霍金斯离职后,有几笔款项的流向十分可疑,都指向了一个位于城市边缘的废弃仓库地址。我本想上报,可又怕得罪高层,引火烧身……”
顺着这条来之不易的线索,她们来到了城市边缘一个偏僻的废弃仓库区。这里仿若被世界遗忘的角落,四周堆满了破旧的木箱和生锈的机械,在风雨的侵蚀下散发着腐臭的气味,野狗在附近游荡,不时发出凄厉的低吼声,仿佛在向这恶劣的环境抗议。艾丽丝和汉娜小心翼翼地在仓库间穿梭,狂风扯动着她们的衣角,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她们却不敢有丝毫懈怠,仔细观察着每一个角落。
突然,汉娜发现一个仓库的门锁有新近被撬过的痕迹,且周围的地面有一些凌乱的脚印,脚印的大小和形状与亚瑟·霍金斯的极为相似。她们警觉起来,迅速躲到一旁的木箱后,整理好手头的武器,做好战斗准备后,缓缓推开了仓库的门。
仓库内阴暗潮湿,弥漫着一股刺鼻的化学药品味,昏黄的灯光在头顶摇晃不定,投下诡异的光影。在角落里,她们发现了亚瑟·霍金斯正蜷缩在那里,面色苍白如纸,眼神惊恐万分,仿若一只受惊的野兔。
“你以为你能躲得过吗?”艾丽丝冷冷地说道,眼神中透露出威严,声音在空旷的仓库内回荡,带着几分冷冽。
亚瑟·霍金斯颤抖着声音回答:“我……我也是被逼无奈。莫里亚蒂抓住了我的把柄,威胁我如果不按照他的计划行事,就会让我身败名裂。我曾经在艺术品交易中犯过一些错误,他全都知晓。他逼迫我去引你们入局,让你们在错误的线索中周旋,好为他们争取更多的时间来处理那幅画。我本不想这样,但我实在没有别的办法。”
艾丽丝和汉娜并没有被他的言辞所打动,她们深知亚瑟·霍金斯的行为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接下来,艾丽丝和汉娜继续深入调查莫里亚蒂的犯罪网络。她们从亚瑟·霍金斯的口中得知莫里亚蒂经常与一些地下赌场和走私团伙有来往。于是,她们开始潜伏在各个地下赌场,观察可疑人员的一举一动。
在一家位于码头附近的地下赌场里,烟雾缭绕仿若迷雾森林,灯光昏暗得让人看不清彼此的面容。汉娜注意到一个身形高大、眼神狡黠的男子,他总是与一些看起来凶神恶煞的人低声交谈,而且每次交易似乎都涉及到一些珍贵物品的清单。艾丽丝和汉娜决定跟踪这个男子,发现他频繁出入一个位于港口附近的废弃工厂。
这个工厂外表破旧不堪,墙壁上爬满了青苔,周围却有不少守卫在巡逻,他们眼神警惕,仿若守护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看起来十分可疑。
她们通过贿赂一些附近的工人,了解到这个工厂内部经常有一些神秘的交易在进行,而且据说与一个艺术品走私大案有关。为了获取更多证据,艾丽丝和汉娜伪装成工人,成功混入了工厂内部。
在工厂的地下室,阴暗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机油味与刺鼻的化学试剂味混合的怪味。她们发现了大量准备走私的珍贵艺术品,其中就有梵高的那幅被盗画作的一些相关包装材料,那些材料随意地堆放在角落,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罪恶。
在一次突袭行动中,警方成功抓获了莫里亚蒂。行动当晚,月色黯淡,乌云如墨般遮蔽了大半天空,整个世界仿若被一块巨大的黑布笼罩,为这场行动增添了几分紧张的氛围。警方的队伍如暗夜中的猎豹,悄无声息地包围了工厂。艾丽丝和汉娜身着黑色的紧身战斗服,敏捷地穿梭在工厂周边的阴影之中,仿若融入了黑夜,眼神锐利地观察着四周的动静。
当警方发出进攻的信号后,工厂内瞬间陷入一片混乱。枪声、呼喊声交织在一起,打破了夜的寂静,仿若奏响了一曲罪恶的覆灭乐章。艾丽丝和汉娜率先冲向工厂的入口,那里有几个莫里亚蒂的手下正慌乱地试图组织防御。
汉娜如鬼魅般迅速移动,利用废弃的木箱和机器设备作为掩护,精准地开枪击倒了一名企图冲向她的歹徒。她的枪法娴熟,每一次射击都命中要害,歹徒们见状,纷纷将火力集中向她。
艾丽丝则凭借着敏锐的观察力,发现了敌人防御的薄弱点。她从侧面迂回,巧妙地避开了敌人的视线,靠近了一名正在操控重武器的歹徒。在对方还未察觉之时,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手中的匕首猛地刺向歹徒的手臂,歹徒吃痛,武器掉落。艾丽丝顺势夺过武器,迅速调整角度,向其他敌人开火,为警方的进攻开辟了一条通道。
在工厂内部的走廊里,昏暗的灯光时明时灭,仿若鬼火闪烁。他们遭遇了更多的经验资料
的抵抗,莫里亚蒂的手下们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不断地进行偷袭和伏击。艾丽丝和汉娜背靠背,警惕地注视着四周。每当有敌人从暗处出现,汉娜总是能凭借着出色的反应能力,迅速转身开枪,而艾丽丝则利用她的智慧,分析敌人的攻击模式,指挥汉娜进行防御和反击。
在激烈的交火中,一颗子弹擦着汉娜的脸颊飞过,留下一道血痕,仿若死神擦肩而过。但汉娜只是微微皱眉,没有丝毫退缩,继续奋勇作战,眼神中透露出坚毅与决绝。艾丽丝见状,心中涌起一股怒火,她更加坚定了要将这些犯罪分子一网打尽的决心。
随着警方的逐步推进,莫里亚蒂的手下们开始陷入绝境。他们四处逃窜,但艾丽丝和汉娜紧追不舍。在一个仓库的角落,他们发现了莫里亚蒂正企图销毁一些重要的犯罪证据。艾丽丝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与莫里亚蒂展开了一场近身搏斗。
莫里亚蒂虽然身形高大,仿若一座小山,但艾丽丝凭借着灵活的身手和精湛的格斗技巧,与他周旋。汉娜则在一旁警惕地注视着四周,防止其他敌人的偷袭。
最终,在警方和艾丽丝、汉娜的共同努力下,莫里亚蒂和他的手下们全部被抓获,这场惊心动魄的突袭行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随着案件的彻底侦破,阿姆斯特丹的艺术界终于恢复了平静。艾丽丝和汉娜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她们的勇敢和智慧得到了广泛的赞誉。
她们带着胜利的荣耀和疲惫的身躯回到了伦敦。伦敦的街头,冬日的寒风依旧凛冽,但艾丽丝心中却充满了成就感。贝克街的咖啡馆内,炉火熊熊,艾丽丝坐在熟悉的角落,手中捧着一杯热茶,目光透过窗户,望向远方,她在眼前似乎又浮现出案件中的种种细节,思考着下一个可能出现的谜团。汉娜在一旁擦拭着枪械,动作依旧熟练而沉稳,玛丽则在柜台后忙碌着,为每一位顾客送上温暖的咖啡,仿佛在等待着新的故事在这个小小的咖啡馆里再次展开。
(http://www.94xsds.com/book/445972-2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