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如何处理?
御书房内。
朱元璋坐在椅子上。
陈良站在案前,手中拿着一封封信件皱眉看起来。
随即,他开口道:“陛下。”
“这些都不是臣写的。”
“臣和户部侍郎郭桓根本没有私教。”
朱元璋呵呵一笑。
“咱知道,咱第一眼就看出来了。”
“虽然各处模仿都十分相像,但是有很多地方,都不像是你的习惯。”
“你的习惯和众人有所不同。”
“甚至可以说比较独特。”
“这些伪造的东西还不够充分。”
“如此说来,其实陛下更倾向于相信臣。”
“咱当然知道,你和郭桓没有勾结。”
“就和那些大臣说的一样。”
“你入朝为官才多长时间?”
“和他勾结的话,你早就出问题了。”
“也不会到现在才出事。”
“既然陛下信任臣,为何在朝堂上?”
其实,陈良心里已经猜了个七七八八,但该问还是得问。
朱元璋目光一凝,道:“若你是无辜的,六部的官员如何一并处理?”
“单独放过你一个?”
“这是不可能的。”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户部出了问题,其他认也要跟着倒霉。”
“你也是一样,你身为户部的一员是逃不掉的。”
听闻此言,陈良沉默下来。
“若是逐步调查,这个郭桓的案子肯定是没完没了。”
“咱没有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去查清楚这件事。”
“快刀斩乱麻,才是现在最便捷的方式。”
“不过太子如此行事,让咱心中有些许动摇。”
“你们若是有办法能更好的处理这件事。”
“咱便让你们放手去干。”
“若是没有,咱便按照自己的想法,清理六部官员。”
“然后把那些个大明朝的蛀虫全都给除了!”
听闻此言,陈良开口道:“陛下,依大明律法惩处不就是了?”
“交由大理寺定夺。”
朱元璋一摆手。
“那得有多少人挤在大理寺?”
闻言,陈良笑道:“陛下。”
“大明律对贪污的问题有一个数额定法。”
“左右陛下都是要清理这些人。”
“把他们有大问题的直接流放不就行了。”
“朝中群臣也不是个个都有十分的影响力。”
“一些品级不高的官员,本身也没有品级较高定官员贪污的多。”
“何必一概杀之?”
“或者处理一部分人,再从翰林院调选人手,在朝为官。”
“如此循序渐进的处理就是。”
“只是要花费些时间罢了。”
“陛下想要快刀斩乱麻,但是这一杀,是短时间能杀干净的?”
“也不见得吧。”
“郭桓案影响太大了,无论用何种方式来处理。”
“都注定了短时间无法解决。”
听闻此言,朱元璋微微点头。
“这个郭桓,胆子极大。”
“若是不狠狠的处理一番,恐怕日后官员还做得出来!”
“这也是咱一心要杀干净这些人的原因。”
“陛下,如此便更不可行了。”
“贪官是杀不完的。”
“陛下这一朝可以这么做,那以后的君王呢?”
“就比如说殿下,恕臣直言,殿下可没有陛下如此狠心。”
朱元璋眉头一皱。
“这也是咱担心的地方。”
“太子就是太过仁慈。”
“其他都好。”
陈良心中一撇。
【仁慈个屁,还不是因为你不是个正常人。】
【小朱正常,跟你一比就便仁慈了。】
“仁慈不好吗?”
“历史上仁君也不见得就被别人利用,没有作为。”
“若是陛下以为仁便是软弱。”
“那汉文皇帝又如何?”
陈良口中自然指的汉文帝。
汉文帝与民更始,休养生息,推出一系列利国利民的国策。
却并不代表汉文帝是个软弱的人,是个老好人。
相反,汉文帝收回权力的手段狠辣果决。
由此可见,仁君也不见得便是软弱无能。
又何况朱标只是比朱元璋仁慈而已。
“若是陛下实在看不惯太子的仁慈。”
“那燕王岂不是和陛下更像?”
此话一出,朱元璋心中一惊。
“陛下以武功开国,第二代自然想的是能够文治的君主。”
“如唐太宗文皇帝。”
“若是陛下想要一个和自己相像的人坐皇位。”
“燕王恐怕比抬走更加合适吧?”
陈良直言不讳。
朱元璋看着陈良。
“你不是很怕掉脑袋吗?竟然敢说这话?”
“陛下,君有疑虑,臣必答之。”
“现在正是陛下矛盾的时候。”
“臣只不过是为陛下开解而已。”
“若是大明第二位皇帝也如陛下一般,国家岂不是要连年征战?”
“况且陛下自身登上皇位后,也不见得御驾亲征。”
“显然陛下是清楚其中利害的。”
“虽然陛下不喜欢太子的仁慈,却认定太子是未来帝国的接班人。”
“臣想问陛下。”
“皇帝代代都是武帝亡的快,还是代代都是文帝亡的快?”
朱元璋一摆手。
“废话,当然是武帝,武帝不出三代,恐怕国家就被打烂了。”
“若是代代都是文帝,咱根本不知道这个朝代要怎么亡。”
“很显然,陛下要传承千秋万代,自然希望大明聪下一代开始,代代都如文帝一般作为。”
闻言,朱元璋沉默片刻,点了点头。
“陈良,你说的没错。”
“大明能否传承下去,还得看后世儿孙。”
“不过,汉光武帝说过,天下没有不亡的朝代。”
“陛下,那是受儒家思想影响,所谓有德者居之。”
“后世儿孙若是无德,变让有德者居之。”
“而事实上却不一样。”
听闻此言,朱元璋看向陈良。
“你认为这句话有问题?”
“自然,在亡国之君前,若是一下出现好几个昏君,就算亡国之君励精图治,也不见得能挽回败局。”
“汉献帝难道不是一个倒霉皇帝?”
“汉献帝无德,却做错了什么?”
“怕是没有。”
【你家那个崇祯,就是倒霉孩子。】
“所以陛下,既然知道其中利害,不如让殿下放手去干就是了。”
“陛下总想着殿下不够心狠,殿下却有他自己的治国理念和行为准则。”
(http://www.94xsds.com/book/561246-35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