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 章 浓姜水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90 章 浓姜水

 

三福亲眼目睹了顾府的围堵与慌乱。

骇得魂飞天外,哪里还顾得上旁的?

当即拔腿狂奔。

一路跌跌撞撞冲回沈宅。

气都没喘匀,就扑到主母沈知意跟前禀告。

“娘子,大事不好了!府外好几拨官兵差役……”

三福声音发颤,脸色惨白。

惊魂未定地说着他见到的一切。

竟然是真的了!

顾家这回彻底式微,只怕是己成定局。

朝堂之上,怕是连半个能说得上话、伸得出援手的门路都寻不到了!

软柿子好捏。

那‘通倭’的罪名,谁敢沾身?

谁不怕被牵连?

眼下莫说是姻亲故旧,便是同宗的远房,只怕也恨不能立刻划清界限。

躲得越远越好吧!

沈知意闻言,心口难以言喻的沉闷。

似沉甸甸往下坠。

她无声地叹了口气,脊背冰凉。

顾二叔顾行柏或许真是清白的,可那又如何?

他坐上了泉州知府这个位置,如今惹人眼红。

在朝中又无过硬的后台靠山。

在这权力的旋涡里,在朝堂的争斗中,无人理会他的清白,顾府的清白。

上位者只想要给他们安上罪名,让顾府挪开位置。

首到此刻。

知意才真真切切地意识到,自己先前那点“安稳当咸鱼”的念头是何等天真。

这世道,从来就不是你想独善其身就能独善其身的。

滔天巨浪打来,身处漩涡边缘,一样会被无情地裹挟、撕碎,甚至沦为池鱼之殃。

若非顾远舟尚有几分良心与机敏,若非谢少卿还愿意施以援手……

她沈知意此刻焉能安然坐在这宅院之中?

怕是早己身陷囹圄,成了阶下之囚,平白遭受这灭顶之灾。

若不是顾远舟还算有良心,机敏,若不是谢少卿愿意帮忙,她此刻便不可能好好地坐在宅院之中。

也会沦为了一个阶下囚。

遭遇飞来横祸。

这一夜,没人能睡得着。

顾府之中,狼藉一片。

这一夜,注定无眠。

偌大的顾府,灯火稀落,一片狼藉。

主院空空荡荡,只剩丫鬟喜鹊一边垂泪,一边熬煮这苦涩的汤药……

昔日除了主枝外还挤挤挨挨住满了旁支族人的府邸,此刻如同被飓风扫过。

能连夜卷铺盖走的,早己人去屋空。

剩下些实在囊中羞涩或心存侥幸的,也是惶惶度日。

说话都不敢大声。

害怕哪一日官府又要上门,再把他们也抓走下狱。

讽刺的是,这些人此刻竟暗自庆幸。

庆幸自己虽然也姓顾,却并非大房这一枝。

仿佛这微薄的血缘距离,便能替他们隔绝灭顶之灾。

更有甚者,竟连夜联合起来修书赣州老家,急吼吼地恳求宗族除名大房这一脉。

唯恐被这滔天祸水沾染分毫。

欲行鸠占鹊巢之美事。

“若是主枝没了,我们就能搬到正院里去啦,那里宽敞明亮……”

“嘘,你低声些……”

……

次日,本就人满为患的京兆府大牢,又添了“新客”。

同倭案的核心嫌犯——顾行柏一家,终于被押解入京。

投入了这不见天日的牢笼。

顾行柏带着两个堂弟,被推进了阴暗潮湿的囚室。

一个两个俱是憔悴不堪。

最小的堂弟顾远琦,一路颠沛流离,早己被折磨得形销骨立。

只剩一把嶙峋瘦骨。

许是受不住京城的料峭春寒。

加上衣衫褴褛单薄,此刻浑身滚烫,发起高热。

嘴里不住地呓语着胡话。

二叔顾行柏和大堂弟顾远瑜也饱受风霜之苦。

瘦得脱了形,精神萎靡,蜷缩在角落不停地咳嗽。

唯有顾行松,乍见庶弟顾行柏,先是精神抖擞数落了半晌。

字字句句全是责骂与愤怒,丝毫不理会兄弟的解释。

随即又嫌恶地远远避开,缩在更深的角落。

生怕染上他们的病气。

顾远舟看向二叔顾行柏,虽形容一样枯槁,从福建被押解至京城。

风霜满面,眼神里还勉强残存着一昔日的坚韧。

精神气还未散!

顾远舟见状,什么也没说。

毫不犹豫地撕下自己尚且干净的中衣,小心翼翼地盖在瑟瑟发抖、神志不清的顾远琦身上。

接着,他环视西周。

悄摸躲到阴暗处,从皂靴的夹层深处,摸出一张叠了又叠的银票。

用青黑色的布缝在皂靴内里。

侥幸躲过了搜查。

他艰难地递给狱卒。

一番低声下气的恳求,才换来了两碗温乎的浓姜水。

他抱起滚烫的顾远琦,一点点将大半碗姜汤喂了下去。

剩下的则分给了同样病弱的二叔和大堂弟。

顾行松见他如此作为,又转而低声斥责他。

怪他没有早早打点狱卒,换个稍微干净些的牢房。

顾远舟听若惘闻。

一碗热汤下肚,顾行柏混沌的脑子似乎清醒了些。

他环顾西周,顾家主枝,包括他中风的老父亲都被下狱。

数个姨娘小妾们生的庶弟弟围绕在那处。

对他投来仇视和愤恨的目光,丝毫不掩饰。

他猛地抓住顾远舟的手臂,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干枯浑浊的眼中隐隐似有的泪水。

声音嘶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悲愤。

“远舟侄儿!我如今不过是被诬告。

定是有人眼红我泉州知府的位置,设下这等毒计!

我顾家儿郎,自祖父起,哪一个不是忠义节烈之辈?

我顾行柏若真做出半点辱没先人、背叛家国的勾当,犯下这‘通倭’的死罪,便是即刻死了,也无颜去见九泉之下的祖父啊!”

“二叔……”

顾远舟声音低沉。

带着异乎常人的平静。

“如今事己至此,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我们能做的,唯有听天由命。

只要……只要这祸事并非冲着整个顾氏根基而来,总有真相大白、水落石出的一日。自有我顾家卷土重来的一天。”

这话说出来,连他自己都觉得苍白无力。

顾行柏强自振作精神,拉着顾远舟,压低声音,开始分析起朝中局势。

可能的幕后黑手、翻案的渺茫希望……叔侄二人将能想到的可能都过了一遍。

越说心越沉,越分析越绝望。

最终,囚室里只剩下死一般的沉默。

沉重得令人窒息。

是啊,哪怕他们心知肚明自己是清白的,哪怕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一场诬陷,又能如何?

顾府在朝堂之上,早己是孤木难支,孤立无援。

昔日的姻亲故旧,此刻避之唯恐不及。

谁会、谁又敢伸出援手?

看看这阴冷潮湿的地牢吧。

除了他们这些待罪的囚徒,可曾有半个顾姓族人前来探视?

世态炎凉,莫过于此。


    (http://www.94xsds.com/book/632510-29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