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有利可图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7章 有利可图

 

刘管事领命而去,再次带着施工队来到沈知意的小院,最终选择在两日后在她的西间后半截置上一张拐子炕。

又通知她工程队会在后院盖上了半间屋做厨房。

沈知意见状立刻让三福去利民商号定了一扇玻璃窗户,央求施工队长给她装在西边。

既然有了暖和的炕房,那何必不锦上添花,再捣鼓得舒服些?

若是大部分时间在炕上活动呢,这厨房一盖,岂不遮挡光线?

施工队的李工头听说这少夫人的夫君新婚后不过月余便投军报国,便心生同情。二话不说便答应了下来。

他们中多数人的祖辈都曾跟着顾家忠勇伯上过战场的,故此听了沈知意的遭遇,更加敬重一分。

而这少夫人果然不过是厚道人。

虽然只住着顾家偏院,院子也不甚宽敞,内里十分简朴,但是为人却是极其豪爽大方的。

每日正午时分,都派三福去街面上买些热乎吃食来供他们吃喝。

第一天是羊肉汤胡饼,第二日买来的是热气腾腾的大肉包,第三日是叫的烂肉面。

量大且管饱。

哪怕是他们将肉包子吃得一个都不剩,沈娘子只会问他们够不够吃,吃没吃饱,若是不够,再让三福去街面上跑一趟。

并且还特意烧热水,灌在昂贵的暖水壶中,让小丫头春红给他们沏茶。

那茶也是好茶,却也不是街面上买来的碎末子茶。

因此他们干起活来也是不遗余力。

李工头带着施工队十多号人,不过三天的功夫,改造西窗,搭建厨房和盘火炕全部完成。

厨房盖得板正结实,西边的窗户也是改得没毛病。

沈知意虽说是花费了银两,定金一两银,玻璃窗户降价,只要八百文,另外三天下来叫的外卖,给工人师傅加餐的花费都去了近一两银。

但是得到了一间明亮温暖的炕房和一间小厨房,饥,寒两大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一切都值得。

这为她的咸鱼生活创造了更好的环境,如何划不来?况且那些木头,青砖,泥土料和人工的费用都是老太太支出,她可是占了大便宜。

怪不的说这火炕粗鄙,碎石并着青砖垒砌的,但是面上糊着一层厚黄泥,确实看着不洁,难登大雅之堂。

黄泥土上铺锦被,的确也不太和谐。

西间后侧火炕置得宽大,只留出一条两尺宽的过道。

上面睡上三西个成年人都不是问题。只是从前堆在这里的柜子和诸多杂物只能暂时先搬到顾远舟的书房,再慢慢收纳。

工程队的李队长很显然是看出了沈知意的顾虑。

“少夫人,在我们乡下这火炕上家家户户都会置上一张炕席,作隔绝泥土之用,这样便干净多了。”

“若您需要,等火炕阴干后我们给您送张炕席来。”

哦,接私活!卖周边,真有脑子啊,会赚钱!

这很正常,只要价钱合理。

“价钱几何?李队长?”

“八十文,保证是今年的新竹编制的,大小正正好好合适的。”

定制炕席,手工编织,八十文一张,很划算啊。

沈知意当下便定了两张。

一层隔黄泥灰,一层隔带着黄泥灰的炕席,双重保险。

工程队便带着工具又去了下一处做工的院落。

“老李,怎么这回只卖八十文?一下要少了二十文的进项了,若是家走交账,我那婆娘少不得要以为我去了醉春楼。”

“老张,就算少这二十文,你就不去那醉春楼了?这院里的大公子可是投军报国去了。”李队长侧目严肃地盯着他。

“就是就是! 再说了,你吃的大肉包,喝的羊汤,吃的烂肉面值不值二十文?”另一个大汉咂摸着嘴,仿佛还在回味那烂肉面的滋味。

叫做老张的男人听了,便撇了撇嘴,不再多言,只默默地收捡地上的铁锹和刮铲。

沈知意来来回回把炕房看了好几回,心里高兴地不得了,虽然连窗户带定金带买的吃食,加上炕席,一把花了接近三两银子,但是要知道她得到的可是一间宽敞明亮的炕房啊。

从此她不必在受冻,夜里冻得迟迟睡不着,担心会感冒风寒,一病不起,小命呜呼。

但是这又产生了新的问题。

看着两个灶眼窟窿,沈知意哭笑不得,这次她不想分家开火都不成了。

果然精明的主母在火炕建成的次日一大早,便令灵巧姑与仆妇送了米面各一袋,大白菜一筐,胳膊长的精瘦肉一条,大厨房巧手厨娘腌制的酱咸菜小缸和一捆柴火来。

这行为代表的含义不言而喻,那就是让沈知意自行开火。

“少夫人若是差些什么,尽可差丫鬟小厮去外头置办。”巧姑留下这么一句话转身就走了。

这不屁话么,说了跟没说一样,她差的东西还多了呢?

这就是让她差东西,菜吃完了,米面吃完了,柴火烧完了,别去烦王氏就是了。

这么无情吗?

果然不是自己亲生的,便差别对待,随意打发,这话听着真叫人生气。

不过看着一堆的物资,沈知意瞬间便释怀了,纵然米糙些,面粉粗些,也不是不能吃,又没花钱,白给的福利,还要什么飞机?

新妇另起炉灶,本来是要庆贺一番,但是现在天寒地冻,老祖宗们都不爱出门,更不可能亲至这偏僻院落。

只是着下人仆妇送了些温暖来,又说了几句场面话。

诰命夫人身家丰厚,又念在顾远舟参军报国,未免不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首接大方地送了一缸油,一条巴掌宽的肥美猪肉和一条鲜嫩的羊腿。

虽然不奢华,但是实在。

老夫人则是感恩沈知意点灯熬油照顾了自己数日,连喂药都是吹得温热适中,才轻轻送入她口中,那份细致与耐心,令老夫人感动不己。

便送了她一套炊具和精美餐具,连冬天用来吃火锅的铜锅子都有。

这年代铁器不便宜,光她置办下的那张护心镜就花去了二两多的银钱。

沈知意不禁感叹,怪不得那沈大小姐的母亲张氏让自己好生孝敬长辈,真的是有利可图啊。


    (http://www.94xsds.com/book/632510-5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