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三界定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十七章:三界定序

 

子夜时分,太虚峰顶的星河突然静止。

清虚子手中的星砂簌簌坠落,在观星台的地面铺成完整的周天星图。他望向净心桥方向——桥栏上的月桂枝纹路正泛起紫金色流光,琉璃珠不知何时悬浮桥心,珠内太极图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旋转。

"要来了。"月华仙子轻抚冰魄镜,镜面映出归墟深处翻涌的混沌之气。她话音未落,整座净心桥突然解体,白玉砖石飞向三十六重天方位,每块砖石都裹挟着月华与紫气。

"轰!"

三十六道星光自天外坠落,精准击中飞散的白玉砖石。砖石崩裂的刹那,万千道韵流光照亮三界,那些光华中隐约可见太虚子的虚影——他在每个重天同时现身,手持改良后的太虚剑诀,将混沌之气劈开清浊。

清虚子福至心灵,宗主令脱手飞向最高处。令牌背面的"太虚永存"西字化作金色锁链,串联起散落各界的道韵。月华仙子见状,冰魄镜折射出十万道月华,为每条锁链镀上银边。

"还不够。"青云子的声音自云端传来。九艘青云飞舟结成"天罡北斗阵",舟尾的紫金铃铛齐鸣,音波凝成实体符文补全锁链缺口。各派修士福至心灵,纷纷将本命法宝投向虚空——这是三界史上首次无保留的信任。

当最后一道锁链成形时,归墟深处传来一声清越剑鸣。太虚子的本尊踏着星辉走来,每一步都令三界屏障凝实一分。他的道袍己化作星光织就的天衣,额间浮现的天道金纹,竟与当年太虚老祖的预言图分毫不差。

"让诸位久候了。"太虚子拂袖间,归墟裂缝中涌出的混沌之气凝成法典,"此乃《三界律》,需借众生心火淬炼。"

清虚子率先划破指尖,血珠融入法典:"太虚宗愿为表率。"血珠触卷的刹那,法典浮现出该宗三千年来所有功过记载,连当年误伤散修的旧事都纤毫毕现。

月华仙子冰魄镜照向法典,镜中映出月华阁的秘史:"光明之下,方见真章。"青云子折扇轻挥,青云宗三百年前的污点战役跃然纸上。各派修士见状,纷纷以心血为墨,将本派秘辛写入法典。

令人震撼的一幕出现了——那些被坦诚的罪孽化作黑烟消散,而善举则凝成金文。法典越来越厚,散发的威压却越来越柔和。当最后一位散修献上心火时,法典突然自行展开,金文如星河铺满三界。

"定!"

太虚子剑指轻点,法典分作三十六卷没入各重天核心。净心桥重组完成,桥身浮现出各派功法精髓;往生井涌出灵泉,洗涤着三界积怨;连阿修罗族故地的血海,都化作了映照星河的明镜。

月升时分,太虚子独坐重组的听月亭。石桌上摆着三盏茶:一盏紫气氤氲,一盏月华流转,一盏青云缭绕。清虚子三人踏月而来,发现每盏茶汤都映着一卷《三界律》的投影。

"这茶..."青云子端起青瓷盏,发现茶汤中浮现自己年少时救下的凡人村落。

"是用往生井水烹煮。"太虚子微笑,"饮之可见本心。"

清玥轻抿月华茶,眼中泛起涟漪——茶汤映出的不是月华阁主,而是当年听月亭抚琴的少女。清虚子的紫茶中,则是太虚峰顶那个接任宗主的雨夜。

西人静坐品茗,身后星河渐次亮起。每颗星辰都是一派修士的心灯,而串联星辰的金线,正是法典中"守望相助"的律文。太虚子突然并指为剑,在亭柱刻下"和而不同"西字,剑气引动法典共鸣,在三界屏障上铭刻出万族图腾。

五更钟响时,太虚子的身影开始消散。他化作三十六道流光没入各重天法典,最后的声音回荡在星河之间:"秩序非枷锁,乃是众生心火所凝。望诸君以诚守之,以善育之。"

清虚子抚过尚有茶温的石盏,发现杯底印着一枚月桂枝图案。他望向清玥,见她正凝视冰魄镜中的倒影——镜中不是她的容颜,而是法典中缓缓生长的并蒂莲,一株紫气萦绕,一株月华流转。

朝阳初升时,新任三界盟主的清虚子登上法典台。他没有宣读冗长律令,而是将太虚剑横放案前:"即日起,盟主之位由法典择贤,十年一易。"说罢割破手掌,将鲜血滴在剑身。法典金光大盛,在虚空凝出"天下为公"西个道文。

此刻在遥远的归墟深处,最后一丝混沌之气正被法典净化。那些曾被太虚子超度的亡魂,此刻都化作法典的守护灵。而在净心桥的琉璃珠内,一缕新生紫气正与月华相拥而眠,等待着下一个轮回的黎明。


    (http://www.94xsds.com/book/671475-1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