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彭玉的烦恼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六十章 彭玉的烦恼

 

第二百六十章 彭玉的烦恼

再有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到今年的夏收了。

山上地里没什么活,大队长就给社员们放了天假。

天气太热,杨柳不想出门,干脆就在家里窝了一天。

除了去茅房,她连屋都没出。

傍晚时候,太阳下山,杨柳才从屋里转移到了小院纳凉。

不一会儿,院门敲响,外边响起彭玉的声音。

“杨柳?在家吗?”

“在!你等一会儿,我马上来开门!”

彭玉手里端着一个陶瓷大碗,大碗里装了满满一大碗的桑葚。

杨柳开了门,彭玉就把大碗往前递了递。

“快尝尝!这是我们今天进山带回来的战利品呢。”

听村里人说这个时节,山里果子最多,知青院的人相约着一起进了山。

不但带回了一些桑葚,还带回了一些野杏和野李子。

野杏和野李子太酸,彭玉知道杨柳不喜欢吃酸的,便没给她送。

倒是桑葚很甜,彭玉带来了足足一大碗。

“看来今天你们收获颇丰啊!”

“是啊,还得是蒋小年眼尖,要不然我们可就错过那么大一棵桑葚树了。碗里的桑葚我洗过了,你直接吃就行。挑大的吃,甜的很呢。”

杨柳轻轻拿起一颗桑葚送入嘴里,确实很甜。

“你来了正好,陪我说说话。”

“不了——”

彭玉破天荒的拒绝。

“怎么了?”

“我得回去,还有事!”

彭玉话虽说的遮掩,但杨柳却听出了其中蹊跷。

“到底怎么了?你说话呀!”

“也没怎么,就是刘凤英那人,最近像赖皮狗似的缠上了郝知青,我得回去。”

刘凤英就是这批新来知青里年龄最大的那个女知青。

平时杨柳不怎么往知青院去,对新来的知青不甚了解。

她除了知道名字,能对上人以外,别的就没太关注。

郝向东和彭玉两人对对方都有点意思,只是现在两人还没挑破那层窗户纸。

两人也算是老相识,都是第一批来岭山大队下乡的知青,互相帮扶着,已经过了四五年。

在其他人眼里,郝向东老实负责有担当,彭玉能干爽利又热情,这两个人还是极为相配的。

两个当事人没主动,杨柳他们这些做朋友的,也不好再过询问。

感情这事,还是水到渠成最好。

可谁能想到,半路上居然杀出来了个程咬金。

那位新来的刘凤英女知青,居然相中了郝向东,一来就对郝向东发起猛烈攻势。

总是凑上去搭话就不说了,时不时的还送点东西帮干点活,知青院的人都知道她对郝向东的意图。

郝向东不是没拒绝过,可那姑娘真是将那句“任你拒绝我千百遍,我的初衷仍不变”进行到底。

她就像听不懂郝向东说话似的,无论郝向东怎么拒绝她,她都不在乎,仍是没脸没皮的在郝“郝知青那人向来做事有分寸,你不用担心。”

杨柳把彭玉留了下来,又给彭玉倒了杯柠檬蜂蜜水。

“你是不知道刘凤英那人有多阴险?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她居然在我们面前说郝知青的不好,说郝知青为人木讷不懂得心疼人,又说郝知青回城无望,怕是得一辈子留在农村。

可掉过头,她又跑到郝知青那里去献殷勤,还在郝知青面前贬低我们,说我们坏话。”

彭玉嘴里所说的“我们”,指的是知青院的所有女知青。

刘凤英才来岭山大队,她并不知道彭玉和郝向东之间那点“猫腻儿”,所以她无差别攻击,视知青院所有女知青为潜在情敌。

杨柳“噗嗤”一声笑了,“你这是关心则乱,郝知青是什么样的人,你应该比我清楚,他不会被别人的三言两语蛊惑的,你不相信好知青,难道还不相信自己挑人的眼光?”

这是头一次,杨柳在彭玉面前大剌剌挑拨二人的关系。

彭玉的脸腾的一下就红了,她讷讷说道,“我自然是相信他的,只是刘凤英总缠着他,也不是个事啊,万一传出了什么闲话,那郝知青他还做不做人了?”

这年月,不止女人在乎名声,男人同样在乎名声。

“你知不知道刘凤英为什么会下乡?”

杨柳摇了摇头,第一次见到刘凤英的时候,她也是好奇的。

刘凤英这人,说好听点是有些一根筋很执拗;说不好听点儿,有时候办出来的事,那是又蠢又毒。

“她跟新知青们说话,我都听见了。她原来在城里的时候结过婚,可他们家重男轻女,她弟弟到了能下乡的年龄,却一直没找到工作,刘凤英为了不让弟弟下乡,就自己报名下乡来了,你说她脑子是不是有病?”

姐姐把工作让给然后替弟弟下乡这样的事,在这个时代屡见不鲜。

只是——

“她不是已经结婚了吗?怎么还能来下乡?她婆家和丈夫就没有意见?”

这是最让杨柳觉得难以琢磨的地方。

“说起这个那可真就是让人无语了!她为了替她弟弟下乡,居然和她男人离了婚。”

啊?杨柳大跌眼镜。

这还真让人很难评!

“这还不算呢,我听她和罗小娥说,她的那份工作,当初还是从她小姑子手里硬抢来的呢,当时她小姑子没了工作只能去下乡,可如今她为了不让自己弟弟下乡,却把工作给了她弟弟。更狠的是,她婆婆家想和她讲理,她居然直接跑到革委会,把婆家一家子都给举报了。”

“举报什么?”

“举报他们一家子占公家便宜,挖社会主义墙角!”

“那他们真有那些行为?”

“嗨,不过就是夸大而已。

她公公和她男人都在酱菜厂上班,厂里下来那些不要的边角料,他们拿回家自己吃了。

这放在平时,其实也不算啥大事,这么干的也不止他们一家。可听说当时他们那里正在搞活动,这还是儿媳妇亲自举报的,刘凤英婆家还真被处分了,不但如此,还成全了刘凤英大义灭亲的名声。

你说这样的人天天缠着郝知青,我能放心吗?

保不齐哪天,刘凤英就办出啥让人惊掉下巴的事来,到时候恶心的还不是我自己。”


    (http://www.94xsds.com/book/699379-26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