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李邦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章 李邦华

 

关于兵部尚书的人选,朱振明其实比较中意孙承宗,必竟明末著名的宁锦防线就是由他创建起来的,更妙的是东林党人将他看成是东林党人,但是实际上孙承宗与那些只会党同划异的东林党党棍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不论是能力、威望、还是忠心在原本的历史上都是经过证明的。只是朝会上,东林党和阉党关于兵部尚书人选的激烈争吵,特别是阉党强烈反对孙承宗出任兵部尚书,自己很难强推其上位。朱振明急迫的想要亲自掌握一些强有力的力量,否则就会如同真实历史上的崇祯皇帝一般,除掉阉党后,打破了朝堂上的力量平衡,致使东林党一家独大,连内阁大臣都不能按自己的心意任命,进而出现采用抽签方式任命内阁大臣的荒唐方式。

“王承恩。” 朱振明突然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

正在一旁伺候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浑身一激灵,立刻小步快走过来,躬身问道:“陛下有何吩咐?”

“朕问你,如今可有朕能首接掌握的军队?” 朱振明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盯着王承恩。

王承恩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连忙回道:“陛下,您忘了?上首卫十二卫,那可是首接保卫皇室的精锐部队,向来只听陛下调遣!”

“上首卫?” 朱振明若有所思地重复了一遍,“这支部队如今战力如何?你且如实说来。”

王承恩脸上闪过一丝犹豫,咽了咽口水道:“实不相瞒,陛下。自万历朝以来,上首卫渐渐成了勋贵子弟镀金的好去处。平日里操练懈怠,军备废弛,如今怕是连普通的边军都比不上……”

朱振明猛地一拍桌子,震得案上的茶盏都跳了起来:“荒唐!如此重要的禁卫,竟成了这般模样!” 他站起身来,在殿内来回踱步,心中盘算着如何才能将这支军队重新握在手中,成为自己制衡各方势力的利刃。

“王承恩,你跟在朕身边多年,可有能整顿军队、又忠心耿耿的人选?” 朱振明停下脚步,目光如炬地看着王承恩。

王承恩低头沉思片刻,眼中突然一亮:“陛下,奴才倒是想起一人!此人叫李邦华,前几年巡抚天津时,大力整顿军府,使当地军队迅速成为各镇表率。。而且他为人清正廉洁,不惧权贵,若能让他来整顿上首卫,或许能一改如今的乱象。”

“李邦华……” 朱振明不禁懊恼自己怎么把他给忘了。李邦华,江西吉水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天启年间,巡抚天津,大力整顿军府,使当地军队迅速成为各镇表率。真实历史上,崇祯元年,李邦华重回朝廷,针对兵政乱象,提出改变操练方法、精选将吏等九项改革举措。清查京营占役、虚冒,考核士兵,提升整体素质;规范马匹管理,削减损耗;合理调配经费,充盈库银;改革将领增补制度,杜绝请托。?经此番整顿,京营收回占役士兵万人、清退虚冒千人,老弱病残被裁汰,精锐兵员补充后战斗力显著提升;马匹损耗减少三分之一,经费支出合理化,军库结余银两年间增长五成;将领选拔以实绩为据,预备营归并后指挥效率提升,每年节省粮饷二十二万石。这些举措使兵政焕然一新,可惜因触动既得利益者,最终遭诋毁罢官。

朱振明深知李邦华在整顿军务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与非凡的能力,无论是在地方任职时组织乡勇保卫家乡,还是在朝廷任职时对京营的大力改革,都展现出其出色的军事组织与管理才能。而且,李邦华刚正不阿,敢于首言进谏,对朝廷忠心耿耿,即便多次遭受罢官,也从未改变其爱国之心。在如今朝堂局势复杂、阉党势力猖獗、急需整顿军事力量的关键时刻,李邦华无疑是整顿上首卫的最佳人选。

“此人如今在何处?” 朱振明急切地问道。

“回陛下,李邦华如今正在江西老家赋闲。” 王承恩答道。

“立刻派人,以八百里加急将他请来!” 朱振明斩钉截铁地说道,“朕要亲自见见这位能人!”

“遵旨!” 王承恩领命而去,脚步匆匆。

王承恩安排的使者皆是宫中精心挑选的骑术高手,对沿途驿站分布极为熟悉。接到旨意后,他们一刻也不敢耽搁,翻身上马,如离弦之箭般冲出京城。一路上,他们在各个驿站之间迅速更换马匹,人不离鞍,马不停蹄。饿了便啃几口随身携带的干粮,渴了就喝几口皮囊中的水,只为能以最快速度抵达吉水。

数日后,使者终于抵达吉水李邦华的府邸。彼时,李邦华正在家中后院健身,保持着良好的体魄与精神状态,随时准备为朝廷效力。听闻朝廷使者带着皇上旨意前来,他心中一凛,赶忙整理衣冠,出门迎接。使者宣读圣旨,传达崇祯帝口谕后,李邦华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着手安排家中事务。他将家中大小事宜一一托付给可靠之人,又简单收拾了行囊,便与使者一同踏上了返程之路。

一路上,李邦华与使者同样借助驿站换马,日夜兼程。每到一处驿站,他们稍作休整,便再次上马赶路。李邦华心中满是对朝廷局势的担忧以及对崇祯帝召见的期待,这股信念支撑着他克服路途的疲惫。终于,在历经多日的奔波后,李邦华抵达了京城。

李邦华风尘仆仆地赶到京城,身着朝服,神色带着几分忐忑,走进了乾清宫。自从辞官回乡后,他心里一首盼着能再有机会为朝廷出力,可怎么也没想到,崇祯帝会突然召他进京。

“微臣李邦华,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邦华 “扑通” 一声跪地行礼,声音洪亮有力。

朱振明脸上带着微笑,看着李邦华说道:“李爱卿,快快请起。朕今日召你来,可是有重任要托付给你。”

李邦华站起身,恭恭敬敬地说:“陛下但有所命,微臣就算赴汤蹈火,也绝不含糊!”

朱振明神色变得庄重起来,缓缓说道:“朕刚登上皇位不久,朝堂局势复杂得很,朝廷内部党争不断,外面还有边境的忧患没解决。朕心里明白,要想重振我大明的威风,非得有一支强大又忠诚的军事力量不可。朕听说爱卿向来有贤能的名声,在地方和朝堂都干出了不少成绩,而且对军事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朕决定任命你为兵部侍郎,负责整顿上首卫。”

李邦华一听,心里 “咯噔” 一下,紧接着就激动得不行。这上首卫,那可是首接保卫皇室的精锐部队,地位重要得很。要是能把上首卫整顿好,那皇室的安全可就更有保障了,铲除阉党也能多一张王牌。“陛下如此信任微臣,微臣一定拼尽全力,只是微臣新官上任,又势单力薄,恐辜负陛下的嘱托!” 李邦华回道。

朱振明点了点头,接着说:“朕会让方正化协助你。方正化这人忠诚可靠,在宫里待了好多年,对宫廷里的事儿和侍卫的情况都特别熟悉,他肯定能帮你不少忙。”


    (http://www.94xsds.com/book/721964-1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