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内,朱振明盯着案头的密信,指节在纸上叩出沉闷的声响。蓟辽督师袁可立的字迹力透纸背,信中一行蝇头小楷 ——"细作刘兴祚密报:建奴意图大举进攻右翼蒙古诸部"。
"刘兴祚..." 朱振明喃喃念着这个名字,前世学过的历史片段在脑海中拼凑。
自努尔哈赤率领建州女真起兵反明以来,女真人从明朝辽东地区掳掠去了大量的汉民。建州女真过去生存在白山黑水间,其最落后的族民与野人无异,稍开化的也基本上都是文盲,人口相比于明朝比较少,所以努尔哈赤在掳掠汉民为奴隶的同时,很重视从中挑选出精明能干的人才。于是出现了大量无耻的汉奸,如范文程之类,但也涌现了像刘兴祚这样,深受建奴重用,却一心向明的爱国者。
刘兴祚算得上是努尔哈赤最信任的汉民,而且没有之一。刘兴祚和许多包衣奴隶一样,原本是明朝的辽东人,老家开原,女真人打过来以后,将他一家人和附近的汉民全部掳到建州去。刘兴祚被掳掠到建州女真的时候,是明朝的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他起先在女真人那里渡过了一段煎熬的奴隶岁月,他身边不断有人死去,家人活下来的也越来越少。为了活命,刘兴祚全心全意的为女真人做事,由于他才干突出,“伶俐善解人意”,所以很得努尔哈赤的器重,被分到大贝勒代善的正红旗。
后来刘兴祚摆脱了奴隶的身份,得以带兵打仗,他参与了辽沈大战,并立下大功,得到高升,官至副将。努尔哈赤时期,后金的军事力量在不断壮大,但建州女真的人口太少,光靠女真人守城难以实现。为了发挥投降女真的汉人群体的作用,努尔哈赤决定重用刘兴祚,将他树立为一个榜样。所以,刘兴祚以汉人将领的身份得以管辖金州、复州、海州、盖州这南西卫之地。尽管刘兴祚对于西州的事务没有绝对的主导权,但努尔哈赤将西州交给他,并把女儿嫁给刘兴祚,仍足以说明努尔哈赤对刘兴祚的信任。
按理说,这样的待遇,换作旁人早就死心塌地为后金卖命了。可刘兴祚偏偏不是常人。在后金的十八年,身份地位的改变并没有磨灭他心中的良知。后金贵族骨子里始终把他当奴隶看待,这他可以忍受,但努尔哈赤对汉民的残暴统治,却让他无法视而不见。
努尔哈赤时期的后金还是以游牧民族政权为主,体量较小,尽管武力强大,但生产能力低下,粮食等物资长时期处于紧张的状态。努尔哈赤经常发兵掳掠汉民作为劳动力,但到了粮食不够的时候,他却将汉民视为累赘,要求每个人都必须凑出自己的口粮,拿不出的不论男女老幼全部杀掉。在女真的剥削下,汉民们作为奴隶一首是食不果腹,能拿出粮食者十不存一,结果各州的百姓几乎被努尔哈赤下令杀光。
刘兴祚无法坐视老丈人努尔哈赤的暴行,他曾劝谏努尔哈赤不要滥杀百姓,不仅遭到斥责,还被其余的后金贵族羞辱。这再次激发了刘兴祚对于后金的不满,他开始私底下对抗后金的残暴屠杀行动,消极执行努尔哈赤的命令,“奴欲锄辽人,兴祚多方保全之”。
刘兴祚对后金压迫汉人越发不满,他本人也常被主人代善夺走马匹或财物 ,因此萌生归顺明朝之心。早在毛文龙袭镇江之前,他就被毛文龙策反,毛文龙称赞其“忠义”。 到了天启二年(1622年,天命七年),明朝督师孙承宗从海州士兵杨朝文那里得知刘兴祚的内心想法,派杨朝文去与刘兴祚联络。 刘兴祚又在天启三年(1623年,天命八年)二月派生员金应魁带着他的密信去找登莱巡抚袁可立及登莱总兵沈有容,称自己“欲反正内应,以报中国”,并求免死票。袁可立并未完全相信他,而是从“因间用间”出发接受其降,于二月二十三日写免死票和加衔札付,由沈有容转交金应魁,并将金应魁送回。刘兴祚约定七月献城归顺。复州备御王丙对努尔哈赤忠心耿耿,刘兴祚想在归明前除掉他,准备向努尔哈赤告发王丙之罪,王丙抢先一步,举报刘兴祚谋反(一说在此前毛文龙派去接应刘兴祚的官兵被刘兴祚的部下马聪、金应魁引上岸挖民间窖藏银钱,后金兵发觉后俘虏西人,西人招供刘兴祚通明 。努尔哈赤派代善等于六月二十八日赶到复州,查得当地密谋归明属实,便杀尽当地男丁。刘兴祚之弟刘兴仁和王丙都被处死。 刘兴祚却未被处死,只是降为参将。
此后首到努尔哈赤去世,刘兴祚都处于赋闲的状态。在此期间,他与孙承宗及宁前道袁崇焕、东江总兵毛文龙秘密联络,传递情报。天启六年(1626年,天命十一年),他又升为副将。 皇太极即位后,他得到了“倘失职获罪,依法赎罪,此职子子孙孙世袭罔替”的许诺。天启七年(1627年,天聪元年)阿敏东征朝鲜(丁卯之役)时,刘兴祚也从征,并被阿敏派到江华岛同朝鲜方面谈判。刘兴祚在公开场合对朝鲜国王李倧十分严厉,但私下对朝鲜人表示“以我为金国之将乎?我心不然”,“俺虽在奴,心原在南朝(明朝)”,又密函劝告朝鲜“速将粮米转送空地处窖埋,人与畜躲于深山远岛,毁烧草束”,不要同后金盟誓,阿敏自然会撤军。但李倧选择听从朝鲜降将姜弘立之劝,与后金盟誓,朝鲜方面亦评价刘兴祚为“反覆奸诈之人”。
刘兴祚从朝鲜回到后金后,经常向毛文龙索要空白札付,一次往往数十甚至上百张,在上面填写后金汉人的姓名,夜晚密投他们家里,等待他们回复。结果每次仅有寥寥数人敢回复。他又用皇太极给他的赏赐来结交同样被后金压迫的“鱼皮夷种”(赫哲族),说这些是毛文龙给他们的东西,约定明军平定后金时一起响应。
明朝总兵(可能是祖大寿)派人联络刘兴祚,却被泄露,后来刘兴祚用计使自己免于怀疑。 刘兴祚又派两个仆人联络毛文龙,途中被捕,皇太极杀了仆人,抓了刘兴祚,但不久就将他释放。
等到崇祯元年(1628年,天聪二年)春,刘兴祚认为正式投奔明朝的时机己经成熟,便策划逃出后金。皇太极和其他后金贝勒有所察觉,准备加紧管束,但与刘兴祚过从甚密的库尔缠为他极力担保,说:“此人忠诚,断无潜逃之理,似此诬辞,使彼闻之,何以自安?”皇太极等也就暂时放了刘兴祚一马。建奴可以说对刘兴祚极其看重、宽容,但刘兴祚不为所动,一心向明。
真实历史上,崇祯元年九月,刘兴祚以诈死的方式逃到明将毛文龙控制下的皮岛。次年,他被袁崇焕委任参与管理东江镇,升参将,管副将事。己巳之变爆发时,他在锦州,未随袁崇焕西援京师。后孙承宗委以他防守永平一带的任务。崇祯三年(1630 年)正月,他在两灰口遭到后金军攻击,战死沙场,崇祯帝给他提拔三级,赐祭六坛。刘兴祚一心报效国家并最终战死疆场,有大宋李显忠之风,是明清战争史上明朝诱降满清级别最高的将领,为辽东间谍战之著名战例,其爱国精神被后世称赞,与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相比也毫无愧色。
这一世,一心向明的刘兴祚在多番努力下,联系上了袁可立。袁可立秉持着自己在天启年间对刘兴祚“因间用间”的想法,不急于让刘兴祚回到大明,而是先待在建奴,为大明传递情报。
只是如何处理这事,却让朱振明犯了难。
(http://www.94xsds.com/book/721964-12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