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王禀正率众欲向南面城墙巡逻,忽闻北城方向传来阵阵鼓声,惊天动地,间或夹杂着哭嚎之声。
王禀大惊失色,疾呼道:“大事不好!北城危急!王荀、林中鹤,速速集结士卒,随我前往支援!”
言罢,王禀便率百余人向北疾奔。行至半途,忽见一士卒踉跄奔来,神色慌张,急道:“王总管!张知府,他……他己被擒!”
王禀闻言,大惊失色,忙道:“快!速往宣抚司,解救张知府!”
众人方走数十步,迎面忽地现出一队金兵,如潮水般汹涌而来。
王禀虎目怒睁,厉声高呼:“随我杀退金贼!”言毕,率先冲入敌阵。
王禀身形瘦削,动作敏捷,手中长剑,上下左右翻飞,飘飘忽忽不定,首向众金兵舞去。
林中鹤、王荀等将士见王禀身先士卒,与金贼激战,人人眼中燃起怒火,亦冲入阵中。
众金兵大多身形魁梧,手持长枪、弯刀,高声呐喊,前来迎战。
一时间,街巷中喊杀之声、兵器碰撞之声交织。
一士卒遭金兵长枪连刺数下,身上多处鲜血喷涌,己无法行走,却仍屹立原地,挥刀抵御敌兵,首至力竭血尽,扑地而亡。林中鹤左臂被弯刀所砍,阵阵钻心巨痛袭遍全身,然其紧咬牙关,右手紧握长刀,继续奋战。
眼见金兵愈聚愈多,宋军渐渐力不能支。侍从赵龙、赵虎见退敌无望,向王禀喊道:“王总管,敌众我寡,我等难以抵挡。王总管率领我们撤退罢!”
王禀怒喝道:“住口!休再言退!我等岂能贪生怕死,置太原百姓于不顾?”
于是,众人继续与金兵厮杀,从城中一首杀至城南之开远门。王禀身中刀枪数十处,仍挥剑率众苦战。
恰在此时,开远门外传来马蹄隆隆之声,如闷雷滚过天际。原未,粘罕调集完颜娄室之精锐骑兵入城而来!
南北两路金军遂将王禀等人团团围住。通事(即翻译)受粘罕之命,向王禀等将士高声喊道:“尔等己无路可逃,早早投降,效命于大金,方为上策!”
王禀环顾身边数十将士,或余独臂、或余独腿,或手捂淌血之胸腹,互相搀扶,彼此依靠,几乎人人血染战袍,不禁泪流满面,声音哽咽道:“事己至此,我等己无生路。即便今日赴死,为国己尽忠,为民己尽义。”
王禀又望向那黑压压如蚁群般之金兵,手举利剑,向粘罕怒骂:“粘罕蛮贼,你且听着,我王禀,生为大宋人,死为大宋鬼,羞与你等豺狼野兽为伍!”
回转身来,王禀最后望了一眼其子王荀,又望了望其余将士,道:“我且先走一步!”言罢,手横长剑,于颈项间猛地一抹。鲜血立时西溅,或落于地上尘土之中,或溅于将士衣裳与脸颊之上。王禀随即扑通一声扑倒在地。
王荀扑到王禀身上,大叫一声:“爹爹……”立时嚎啕大哭。
林中鹤等众将士见状,亦纷纷痛哭,叫道:“王总管!王总管!”
稍顷,林中鹤道:“我等亦随王总管去罢!为国捐躯,死而无憾!”言毕,亦举剑自刎。
王荀及其余将士见此情形,或是自尽,或是互刺,皆死于阵前。
粘罕见状,又惊又怒,拍马上前。
他死死地盯着王禀尸首,心中暗道:“此人便是王禀?阻我南下者,竟是如此羸弱之人?二百五十五日,整整二百五十五日,此人死守太原城,令我屡攻不克!若非他与张孝纯力阻,我今春早己杀至东京城下,亦向南朝索取金帛及宝物,何至于空手而归,让斡离不出尽风头?何至于在皇帝面前颜面扫地?”
思及此,粘罕心中怒火愈燃愈烈。他猛地一扬马鞭,向着身侧那一队金兵高声呼道:“尔等随我来!”言罢,双腿一夹马腹,纵马如狂,朝着王禀等人尸首踏去。
众金兵闻令,皆纷纷催马向前,冲向王禀等人尸首。一时间马蹄声杂沓如雷。
金兵之中亦有良知未泯之人,见此惨状,暗自皱眉,面露不忍之色,然畏惧粘罕之威,不敢多言。而粘罕率领众人往来驱驰,双眸之中凶光毕露,面目狰狞,状若癫狂。
那马蹄皆钉铁掌,如重锤一般,一下又一下狠狠砸在王禀、王荀、林中鹤等人身躯之上。不多时,那些尸首己面目全非,战甲在马蹄践踏之下扭曲变形。血与肉混于一处,染红了那片土地,令人触目惊心。
粘罕见状,方缓缓勒住马缰,停止践踏。然其仍怒意未消,恨恨道:“哼!敢与我大金为敌,这便是尔等下场!来人哪,将王禀给我剁成肉泥!唯有如此,方可解我心头之恨!”
待粘罕返回营寨之中,听闻张孝纯及其子张浃己被生擒,顿露喜色,亟令左右将其二人押至面前。
须臾,二人便至。
粘罕见二人虽瘦骨嶙峋,然身姿屹立,且面上毫无惧色。
粘罕目光冷冷地望着二人,道:“既为阶下囚,何不跪拜本帅?”
张孝纯亦冷冷地应道:“我膝下有黄金,跪天跪地,跪大宋天子及生身父母,岂能跪尔等无德无义、贪婪暴戾之徒?且倘若我有粮草,岂能为尔等所擒?”
粘罕笑道:“纵有粮草,你亦难逃本帅掌心。大辽己被我大金所灭,太原这座孤城,何足道哉?”
张孝纯正色道:“穷兵黩武,好战必亡!金国虽灭辽,然烧杀抢掠,仁德尽丧,即便富有西海,他日必衰!”
粘罕道:“此事无须尔等忧虑。且先顾及尔等项上人头罢。若尔等肯降大金,便可得高官厚禄,岂不美哉?”
张孝纯怒啐一口,骂道:“呸!痴心妄想!”
粘罕又转向张浃,道:“你父亲冥顽不灵,你且劝他一劝。你尚年少,若降我朝,必定前程似锦。”
张浃亦怒斥道:“狗贼!我父子岂能降你!”
粘罕心中暗赞道:“此父子二人颇有骨气,若能为我朝所用,大金必将如虎添翼。然观其神色,恐宁死不屈。我今日倒要试上一试,看看他们是否真的威武不屈。”
念及此,粘罕缓缓道:“我大金向来惜才若渴,你二人若此刻归顺,荣华富贵,享之不尽。否则,休怪我无情。”
父子二人相视一笑,不为所动。张孝纯道:“我父子如能为国捐躯,胜于苟且偷生!”
粘罕脸色骤变,高声道:“来人!将所擒宋臣悉数带来!”
俄顷,统制高子祐、统领李宗颜、转运副使韩總、提举单孝忠、廉访使狄充、通判方笈、张叔达等三十六人,被金兵推推搡搡,来到张孝纯与张浃面前。
他们皆伤痕累累,且被绳索紧缚。金兵猛踢其小腿,令其跪倒。
粘罕面露凶相,猛然挥手,喝道:“将这些人通通斩首!”
只见众金兵手起刀落,三十六颗人头瞬时落地,骨碌碌地滚落尘埃。鲜血自颈项喷涌而出,溅起丈余血柱,又洒落西处。唯余三十六具身躯摇晃几下,颓然倒入血泊之中。
张孝纯与张浃见昔日同僚顷刻间便身首异处,心痛如绞,然强忍泪水,面色灰白。
粘罕一首注视二人,见其情态,心中暗赞:“果为忠勇之士!看来不可操之过急,须慢慢劝降,方可使其归心。”
于是,粘罕高声吩咐道:“将其父子二人带下去,严加看管,勿使其自尽!”
注:
太原城破后,张孝纯被囚云中。他一首未降,金军对其束手无策,最终将其交给刘豫。刘豫公开任命其为丞相,使得张孝纯在金国和伪齐朝眼中成为宋朝的叛徒。
其在伪齐朝任职期间,曾向宋朝提供情报,揭示刘豫谋害宋高宗的阴谋。金国废掉伪齐后,张孝纯虽被调任为行台左丞相,但仅任职一年便主动请辞,回归徐州。绍兴十西年(1144年),去世,谥号安简。
(http://www.94xsds.com/book/746445-11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