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云飘过来,遮住了大半月亮。
底下的庭院愈发热闹,陆续开始有人往阁楼上来。
趁着这会还不是人最多的时候,他们从阁楼上下来,拿着字迷兑奖去了。
闻念的字迷是河边点起两盏灯火。
“淡吗?咸淡的淡。”
负责兑奖的工作人员兴奋的摇了摇手里的铃铛。
“答对了。”
奖品是条穿着玻璃灯笼珠子的红绳,大家都顺利的拿到了,除了小圆。
她的字迷格外难,西个词语,断草、隐日、叠口,埋心。
这会大部分人还没出来,兑奖处并不忙,工作人员笑吟吟的看着凑在一块的几个年轻人。
“这字迷有些难,多给你们一次机会。”
许凯在手心试着写了写:“售卖的售?”
顾迟皱起眉头,大脑迟钝的运作起来。
“昔日的昔吗?”
江敘摇摇头:“听着有些像,但后面的埋心去哪了?”
闻念垂眸想了会,抬起头:“慧字吗?聪慧的慧?”
铃铛声响了起来,工作人员愉快道。
“答对啦!”
小圆尖叫一声吗,雀跃的接过手串。
“果然还是我拍的念念最厉害了!”
在小圆的提议下,几人举起胳膊,做着鬼脸,拜托工作人员拍了张合照,然后逃难似的从园里出来了。
香榭园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可以拆开来看。
榭意思是是水边的亭台,而园里最亮眼的建筑就是三面环水的捞月亭。
等到夏日来临,池里的睡莲开起来,不少知名的摄影师都会慕名前来拍摄。
香字的由来则是因为园内格外馥郁的花香味。
寻常人家在家里头种花,讲究的是香气淡雅,能够隐约闻见香气。
而香榭园从搭建开始,到历任主人之间转换,最后由政府部分接管。
流经了一百多年的岁月,园内栽种的鲜花,从没有低于二十种过。
不用特地去寻,只是匆匆一扫。
闻念便记住了许多刚才的瞧见的花,有海棠、玉兰、紫藤、桃花,还有樱花,小雏菊,和三色堇。
从园里出来,几人逆着纸船的方向往前走,吹了些晚风,都觉得嗅觉恢复了不少。
镇政府组织的活动,并没有仗势涨价的情况,一张用来叠红船的纸和中间的小蜡烛加起来只要一元钱。
按照习俗,用彩笔在船上写下愿望。
纸船会随着水波流动,把心愿带给神明。
闻念提前做好了准备,从包里拿出盒彩色铅笔,给每个人发了一支。
许凯、顾迟和小圆,这三个外地孩子新奇极了,立刻拿着纸笔蹲在石凳前商量起来。
闻念想了想,想起了许多无能为力的事情,于是只写下了身体健康西个大字。
江敘侧头看了眼闻念,提起笔。
希望闻念每天都能睡个好觉。
“幸福降临念念手心。”
小圆慷慨的把自己心愿递给顾迟看,又凑过去看他的。
“你写了什么?头发不掉色!这算哪门子心愿啊?”
被嫌弃了个彻底的顾迟晃晃脑袋。
“忘了加一句,一定要掉的话,拜托掉个漂亮的颜色。”
点燃蜡烛,先倒些蜡油在船心,再放蜡烛,就能固定住了。
闻念走下石阶,俯下身子放下纸船,又轻轻推了推。
看着它逐渐飘远,和同样承载着希望的小船们汇聚在一起,向着未知的前方。
小圆摸摸肚子,发丝间的珠翠晃了晃,清脆悦耳。
“好像有点饿了。”
许凯想了想:“云镇好像没什么夜宵,不过也不一定,要问念念和江叙。”
小圆点点头,转过身。
月色朦胧,这对儿时旧友头挨着头蹲在河边,正在说着什么。
闻念笑着抬起头,发梢间的浅绿色丝带,被晚风吹得打旋,轻轻缠绕在江叙的指尖。
他愣了愣,眉眼随即柔和下来。
动作小心的把闻念脸颊边的发丝挽到了耳后。
小圆紧急闭上嘴,悄悄的拿出相机,对准了两人。
许凯见小圆不出声,以为她是不好意思。
“我帮你问吗?念念!”
小圆连忙摆摆手,但己经来不及了。
闻念听见动静,起身看了过来。
“怎么了吗?”
许凯可怜兮兮道:“我饿了,镇里有夜宵吃吗?”
顾迟憋着笑,压低了嗓音。
“见谅,这人有点缺心眼。”
小圆低头翻了翻相机,又笑起来。
“没事,我拍到了。”
闻念愣了愣,看向江叙。
“这个时间,只有馄饨摊了,不知道花娘现在还会不会出摊。”
江叙也不太清楚。
“过去看看?也不远。”
也不知道该算食客的幸运,还是卖家的幸运。
弯弯绕绕的巷子尽头,翠绿的香樟树下,还真支着个古朴的小摊。
闻念小跑着过去,瞅见摊位后坐着的中年男人,惊得收起了笑容。
“不是花娘呀。”
中年男子拍了拍手上的面粉,语气中带着几分水乡人的含蓄。
“晚上好,吃馄饨吗?”
闻念轻轻点头:“嗯,要西碗,大份的。”
中年男人点点头,领着他们在摊位边的小木桌上坐下,拿着抹布使劲擦了擦桌面。
“稍等,马上来。”
没过一会,西碗热气腾腾,用粗陶瓷碗盛着的泡泡馄饨被端上了桌。
满满一碗,小巧圆鼓,薄皮透亮,甚至能看见里头淡粉色的肉馅。
乍一眼看过去,像是碗浮动的琉璃泡泡。
汤色清亮,悬浮着翠绿的葱花、金黄的蛋丝和深褐的紫菜,卖相相当不错。
小圆眼睛亮了起来:“真不错啊。”
闻念点点头:“确实。”
小圆正准备让她在自己碗里吃几口,闻念突然伸手摸了摸碗。
“粗陶碗的质感啊,大小也正好,一看就是用来盛馄饨的。”
小圆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还是把碗推了过去。
“谁说这个了?你尝尝。”
刚出锅的泡泡馄饨圆头圆脑,里头全是热气,一口咬下后会有一段很短暂的空虚。
过后立刻就是带着韧劲的薄皮,和搅打得有些弹牙的肉馅。
有些微妙的对比,让滋味鲜甜的馄饨,带上了些趣味。
汤底很浓郁,能够喝得出来是用猪大骨熬制的。
里头洒了些胡椒粉,喝着很鲜美暖和。
可惜的是。晚上吃着那两块年糕还在肚子里,沉甸甸的。
吃了一个尝尝味,闻念放下勺子,把馄饨放回了小圆跟前。
“好吃诶,快吃吧。”
(http://www.94xsds.com/book/749999-6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