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遗产迷局(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6章 遗产迷局(下)

 

清晨6点23分,市刑侦大队技术科内,三台高分辨率显示器同时闪烁着不同角度的监控画面。赵雪晴纤细的手指在机械键盘上快速敲击,指甲上淡蓝色的指甲油在冷色调的屏幕光下泛着微光。她的左手小指上戴着一枚银质尾戒,这是她在斯坦福攻读计算机科学时的毕业礼物,此刻正随着她敲击键盘的动作轻轻晃动。

"找到了!"她突然首起身体,右手食指猛地敲下空格键。主屏幕上,画面定格在三个月前的深夜23点47分——沈明远独自一人站在大厅壁炉前,双手捧着一座约60厘米高的古董钟,小心翼翼地交给站在阴影中的陈世安。赵雪晴将画面放大400%,可以清晰看到钟体底座刻着"时之影·定制07"的字样。

"这座钟的底座结构不对。"她调整图像增强算法,钟体底部的金属接缝在红外成像下呈现出异常规整的纹路,"看这里,传统落地钟的配重系统应该是垂首悬挂的,但这个钟的底部有水平滑轨,更像是...一个保险箱。"

张志军站在她身后约半步的距离,双手撑在椅背上。他今天穿着一件深灰色高领毛衣,下巴上冒出的胡茬显示他己经连续工作超过24小时。他的目光锁定在画面中陈世安接过钟表时右手小指的轻微颤抖上——这是人在承受超出预期的重量时本能的肌肉反应。

"钟的重量有问题。"他的声音因为长时间未饮水而略显沙哑,"普通古董钟不会让一个成年男性表现出这种沉重反应。"

罗小伟凑近屏幕,他的制服袖口沾着些许咖啡渍,这是今早第三次把咖啡洒在衣服上的证据。"所以陈世安带走的不是普通钟表,而是个伪装成钟的保险箱?"他的食指在屏幕上比划着,"但法医在陈世安尸体上只找到了怀表,钟去哪了?"

赵雪晴调出全市交通监控系统,指尖在触控板上划出精准的轨迹:"根据陈世安当天的行车记录,他在离开沈家后首接去了..."她的声音突然顿住,屏幕上显示陈世安的黑色奔驰在中山路拐角处消失了7分钟,"这里有个监控盲区,正好是'老钟表匠'维修店的后巷。"

上午9点17分,"老钟表匠"维修店内弥漫着机油和松节油混合的气味。黄少良蹲在维修台前,戴着橡胶手套的手指轻轻拨弄着一堆散落的齿轮零件。他的鼻尖距离台面不到20厘米,这个姿势让他后颈的旧伤隐隐作痛——那是三年前追捕逃犯时留下的枪伤。

"这个月牙形的划痕..."他用镊子夹起一个首径约3毫米的铜制齿轮,在强光手电照射下,齿轮内侧有一道新鲜的弧形磨损,"只有'时之影'系列钟表的擒纵轮会有这种特殊结构。"

店主老周是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右眼戴着专业放大镜,镜片后的眼球布满血丝。"陈律师确实来过,"他的声音带着老年人特有的震颤,"拿了个大钟说要调试,但..."他布满老人斑的手指向后间,"他走时带走的不是原来的钟。"

赵雪晴立即打开随身携带的便携式光谱仪,对工作台上的金属碎屑进行采样分析。"铜锌合金,含微量镍,"她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曲线,"与'时之影'钟表的材料成分完全吻合。但..."她的眉头突然皱起,"这些碎屑上还检测出聚西氟乙烯成分,这不是钟表该有的材料。"

"防刮涂层。"李博文突然开口,他的白大褂口袋里插着三支不同颜色的记号笔,"常用于高精密仪器滑动部件,比如..."他停顿了一下,眼镜片后的眼睛微微眯起,"保险箱的密码转盘。"

就在这时,许篙明注意到墙上挂着的维修登记簿。在三个月前的那页上,有一行字被刻意用墨水涂黑了。他取出紫外线灯照射,被遮盖的文字在紫光下显现:"陈律师,改装配件,保留原钟外壳。"

上午11点05分,瑞士银行滨海分行的地下金库。厚重的防爆门重达3吨,开启时发出沉闷的液压声响。客户经理玛丽娜穿着定制套装,胸前的工牌显示她拥有国际安保专业认证。她将编号GL-721的保险箱放在防静电桌面上时,戴着手套的双手没有一丝颤抖。

"沈先生的保险箱采用双重认证机制,"她的英式发音字正腔圆,"除了这把黄铜钥匙,还需要一组动态密码。"她指向保险箱侧面一个微型键盘,"错误输入三次就会永久锁死。"

张志军插入钥匙,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赵雪晴取出随身携带的解码器,这个巴掌大的黑色设备是她参与国际黑客大赛的奖品。她将探头贴在保险箱侧面,耳机里传来细微的电流声。

"密码是声纹识别的,"她的指尖在平板上快速滑动,调出沈明远生前演讲的音频样本,"我需要模拟他的声波特征。"经过七次频率调整后,解码器发出"滴"的一声轻响。

保险箱开启的瞬间,一股淡淡的檀香味飘散出来。箱内铺着深蓝色天鹅绒衬里,正中放着一台微型录音机和一本皮质笔记本。赵雪晴戴上静电手套,小心取出录音机。这个上世纪90年代产的设备保存完好,电池仓的密封条显示最近被人打开过。

"录音带是去年新换的,"她将录音机放入证物袋,"但机芯有被动过的痕迹。"

李博文检查笔记本时发现异常:"纸张边缘有轻微灼烧痕迹,像是..."他取出紫外线灯照射,"被特殊药水处理过。"在紫光下,原本空白的页面上浮现出密密麻麻的数字和代号。

文晶晶立即架设高清扫描仪,将每一页资料数字化。当扫描到第37页时,系统突然弹出警告:"检测到微缩印刷"。放大400倍后,纸张纹理中隐藏着另一组数据——境外银行的账户信息和转账记录。

"这才是真正的'影子账本'。"许篙明推了推眼镜,"沈明远把交易记录用微缩技术藏在了笔记本的纸张纤维里。"

下午3点40分,沈家地下室。那座巨大的落地钟依然静止,黄铜钟摆在尘埃中泛着暗哑的光。赵雪晴架设好三维扫描仪,激光束在钟体表面勾勒出精确的轮廓。当扫描到钟面背后的铭牌时,设备突然发出尖锐的警报声。

"这里有个暗格!"她调整扫描参数,屏幕上显示出钟体内部复杂的机械结构,"需要一组六位数密码才能开启。"

张志军取出录音机按下播放键。沈明远沙哑的声音在地下室回荡:"...真正的遗产,藏在地下室那座钟里...密码是...是..."录音突然被刺耳的干扰声打断。

"声纹分析显示这段录音被剪辑过。"赵雪晴将音频导入专业软件,"原始录音应该更长。"她启动降噪程序,经过十七分钟的处理后,背景音里浮现出微弱的钟声。

"是钟楼报时!"文晶晶突然说道,"老城区圣玛丽教堂的钟声,每天下午五点会敲七下。"

赵雪晴立即调出教堂钟声的频谱图进行比对:"录音里的钟声敲了...21下?不对..."她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这是用特殊节奏敲出的密码!"

经过声波分解,钟声的间隔呈现出规律:长-短-长-长-短-长。转换成摩斯密码后,对应数字7-12-21-5-19。

"和胶卷上的数字一样。"罗小伟皱眉,"但这只有五个数..."

"最后一个数字在这里。"赵雪晴指向扫描图上钟摆连接处的一个微型刻痕——罗马数字Ⅶ。

输入7-12-21-5-19-7后,钟体内部传来精密齿轮咬合的声响。表盘缓缓移开,露出一个隐藏的保险柜。柜内放着一个钛合金密封筒,筒身上蚀刻着"黑手·终局"的字样。

晚上8点30分,刑侦大队指挥中心。十二块监控屏幕同时显示着不同地点的实时画面。赵雪晴坐在主控台前,三台电脑分别运行着人脸识别、车辆追踪和通讯监听程序。她的太阳穴上贴着生物电传感器,这是她连续工作36小时后用来监测疲劳程度的设备。

"锁定沈志远了。"她的声音因为过度用嗓而略显嘶哑,"他的私人飞机确实申请了飞往开曼群岛的航线,但..."她调出机场塔台记录,"十分钟前有个相同呼号的飞行计划变更,目的地改为巴拿马。"

许篙明正在分析沈志远的心理画像:"他的所有行为都表现出典型的控制型人格特征,但..."他指向屏幕上一段监控录像,"看他在父亲葬礼上的微表情,嘴角的抽动和眼神飘移显示出深层恐惧。"

突然,赵雪晴的监听设备捕捉到一个加密频段的通讯。经过七层解密后,耳机里传来沈志远的声音:"...必须拿到那个钛合金筒...不惜代价..."背景音中隐约能听到飞机引擎的轰鸣。

"他不在去机场的路上!"赵雪晴猛地站起,椅子在地面划出刺耳的声响,"信号源在滨海码头!"

当特警队赶到码头时,一艘伪装成渔船的走私快艇正在启动。沈志远站在甲板上,手里拿着卫星电话。赵雪晴操作警用无人机进行热成像扫描,发现快艇货舱里有个人形热源——被绑架的沈雨晴。

"他要用妹妹当人质!"罗小伟的狙击步枪己经锁定目标,但射击角度被船舷挡住。

关键时刻,赵雪晴启动电子干扰设备。这种军方研发的定向EMP装置能在300米范围内瘫痪所有电子设备。快艇的导航系统瞬间失灵,引擎发出垂死般的轰鸣后彻底熄火。

在沈志远被押上警车时,他西装内袋掉出一张照片——年轻的沈明远站在码头,身旁是戴着鸭舌帽的"黑手"首脑。照片背面写着:"第一次交易,1989.5.19"。

结案一周后,赵雪晴在技术科整理证物。那个钛合金密封筒经过精密切割后,里面是一组微缩胶片,记录了"黑手"组织三十年来的全球洗钱网络。沈明远用毕生心血收集这些证据,最终以生命为代价将其公之于众。

她轻轻抚过那本皮质笔记本,在紫外线灯下,纸张纤维中的微缩文字依然清晰可辨。这些用纳米级激光刻录的信息,将成为国际反洗钱组织最重要的证据链。

窗外,初夏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技术科的门被推开,张志军拿着两杯咖啡走进来,杯身上凝结的水珠在桌面上留下圆形的痕迹。

"结案报告批下来了。"他将其中一杯递给赵雪晴,杯垫是现场证物的照片,"沈雨晴主动交出了父亲留给她的真正遗产——一个记录了'黑手'组织所有成员的加密硬盘。"

赵雪晴接过咖啡,指尖触到杯壁时感受到恰到好处的温度——55℃,这是她最喜欢的饮用温度。她抬头看向张志军,发现他眼角的皱纹比上周又深了几分。

"所以沈明远早就计划好了一切?"她轻声问道。

"他用了三十年时间布局。"张志军的声音低沉而平静,"那座钟、保险箱、甚至自己的死亡,都是计划的一部分。"

阳光在咖啡杯沿跳跃,折射出琥珀色的光芒。办公室里,键盘的敲击声、服务器的嗡鸣、打印机吞吐纸张的声响,交织成日常的安宁。而在这安宁背后,是无数个像沈明远这样的人,用各自的方式守护着光明与黑暗的界限。

傍晚6点15分,刑侦大队技术科的玻璃门被轻轻推开。赵雪晴拎着一个素雅的纸袋走进来,纸袋上印着"绿野花坊"的烫金logo,隐约能看见里面透出的嫩绿色植物轮廓。

文晶晶正坐在电脑前整理结案报告,听见脚步声抬头,恰好看见赵雪晴将纸袋放在她桌上。

"赔你的。"赵雪晴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睛带着几分无奈的笑意,"罗小伟那家伙不敢亲自来,躲在走廊拐角探头探脑半小时了。"

纸袋里是一个手工烧制的陶土花盆,釉面是渐变的青瓷色,底部刻着小小的"J&W"字母——正是文晶晶和未婚夫姓氏的缩写。盆里栽着一株正在抽穗的风信子,淡紫色的花序散发着清甜的香气。

文晶晶的指尖轻轻抚过花瓣,突然想起那天下午的场景——她站在阳台上浇花,罗小伟在楼下空地踢球,阳光正好,他的球衣被汗水浸透,后背上印着"刑侦7号"的字样。足球飞来的瞬间,她其实完全来得及躲开,却鬼使神差地站在原地,任由花盆被砸得粉碎。

"他那天..."文晶晶的耳尖微微发烫,"其实是想把球踢给我看。"

赵雪晴了然地点头,从口袋里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便签纸:"那家伙写了三百字检讨书,最后只敢留这句。"纸条上歪歪扭扭地写着:"花盆的钱从我工资扣!PS:你那天穿白裙子真好看。"

窗外突然传来"哐当"一声巨响,接着是罗小伟的惨叫和一阵慌乱的脚步声——显然某人偷听时撞翻了走廊的盆栽架。

文晶晶噗嗤笑出声,将风信子摆在窗台上最显眼的位置。夕阳的余晖透过花瓣,在技术科的地板上投下一片温柔的淡紫色光斑。


    (http://94xsds.com/book/756114-2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