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花嫁进老姜家,那老姜家和老李家就成了亲家。
李母要是仗着亲戚关系,三天两头来老姜家搜刮,那可就要了命了。
所以,不论是姜老婆子,还是青杉,都没有善罢甘休的打算。
全家出动,再叫上姜老婆子的娘家兄弟和姜云梅两口子,风风火火的去了大兴村生产队。
兴许是搜刮过来的东西,吃着不心疼,青杉带着人破门而入的时候,李母正指挥着儿媳妇和面烙饼呢。
“老二家的,把饼烙宣乎点,我幺儿就稀罕吃这白面饼。
老大家的,你去菜园子里拔两颗葱,就着这俩鸡蛋一块炒了,大孙子爱吃……”
姜老婆子都要气死了,分家了又咋的?这可都是她老姜家的粮食。
只有她搜刮儿媳妇的份儿,儿媳妇娘家占便宜?那不可能。
姜老婆子猛地踢开旁边碍事的大筐,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前,揪起李母的衣领:“把我家的钱粮还回来!”
李母并不示弱:“什么你家的粮?那是我闺女家的。都分了家了,你个当老婆婆的,手可不要伸太长,小心以后没有儿子愿意给你养老!”
姜老婆子:“你个王八羔子……”
大战就此一触即发,青杉不着痕迹的帮着姜老婆子撂倒了李母,由着姜老婆子坐在李母肚子上发挥“九阴白骨爪”;
在去寻找自己的对手,也就是李父的路上,‘顺手’点了李兰花兄弟的麻筋。
要说姜云柳,今儿个也确实是机灵,看到自家占据了优势地位,麻溜的插上了老李家的大门,还趁乱去李家灶房里找粮食。
姜云柳的想法也很简单,她本来就是戴罪之身,在家里的地位够低了。
要是三嫂没了粮食,铁定会跟着爹娘他们一块儿吃,以娘那抠搜劲儿,分到自己碗里的饭一定会更少的。
不得不说,知母莫若女这句俗语,还是有些道理的。
在进行一系列愉快而投机的“交谈”过后,老李家损失水盆一个,大缸一口,盘子碗若干,衣服扯烂三件。
经过中间人协调,老姜家成功带回了钱粮,甚至因为白面己经变成面盆里的光滑的面团,所以首接被姜云柳抱盆带走了。
到家首接往盆里加了玉米面,做成二合面窝头,请帮忙的姜老婆子娘家兄弟和姜玉梅两口子吃了一顿。
饭后,李兰花非常有眼力见的把收拢回来的钱粮塞回姜老婆子手里,并恳切地表示:她还年轻,管不了家,三房的钱粮,还是给娘收着好。
姜老婆子惊喜,打了一场架回来,还有这样的好事儿?三房就李兰花一人在家,还是个听话能干的老实头。
再想想那被分出去一半的津贴,就很想答应啊。
老头子(青杉)没吭声,姜老婆子就明白老头子是默认了。
收了钱粮把李兰花和姜云柳指挥得团团转。
青杉无语:……
总归是怀了孕的儿媳妇儿,想想老三寄回家的那些养老钱,青杉还真不好意思对这李兰花不管不顾的。
要是继续让李兰花自己一人过日子,那妥妥的还得被娘家人搜刮。
看着姜老婆子指派人的得意,和李兰花被指派的坦然。
青杉默认了,收容李兰花暂时跟着他们俩老的一起吃饭。
只不过信还是要写的,今天发生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青杉都一五一十写在信上,寄给了姜云英。
顺带还给他寄了点晒好晾干的地瓜干。
姜云英收到东西还纳闷呢,以往从来没人给他写信送东西的,都是他按时按点往回打钱。
这回奇怪了,没多长时间,就接了两回信了。
打开一看,原来是这样。
好消息:他要有后了!
坏消息:媳妇儿性格软弱,保护不了自己的小家。
得亏有爹娘在啊!
姜云英暗自思忖着,爹娘在某些地方确实是有一点小偏心,但在分家的大事上,确实是不含糊。
还有这回,能帮着他媳妇争回钱粮,实在是出乎姜云英的意料。
由此可见,爹娘的但是对他这个不常在身边的,排行中间的三儿子,也不是没有感情的。
还是要努力立功,提干,多赚津贴好寄回家去,也让爹娘媳妇儿孩子能过上好日子!
(http://www.94xsds.com/book/765530-1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