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妈今儿来对门贾家,也是有事儿的。
进屋后,不想跟贾张氏说话,也担心贾张氏把老头子辛苦买回来的东西给昧下。
所以就从菜篮里拿出五个鸡蛋和一小包饼干,递给了招呼她的秦淮茹:“淮茹,这是你一大爷今儿赶早儿买回来的,留给孩子吃。”
“一大妈,这不好吧?都是好东西,还是你和一大爷留着补补身子吧!”
秦淮茹还没进化出剧情中的厚脸皮,一大爷平日里就对他们家很好,可也不能平白无故的就要人家的东西吧。
易中海的工资比青杉还要高,且家里就两口人,平时过得又俭省,钱财攒下了不少。再加上聋老太太现在‘贡献’出了粮本,更少了负担。
所以对于老伴儿的大方,一大妈是没意见的:“给你你就收下,老易昨儿就跟我说来着,景和讨喜,他抱了一会儿,就稀罕的不行。
这鸡蛋和饼干是老易昨天答应景和的。”
啧~在老易跟前,景和这样的萌娃比什么绝世美女都更能吸引他的注意力。
收了人家的东西,秦淮茹也得回点礼啊,要不然怎么可持续发展?
急急忙忙去厨房拿了一小包花生米出来塞进了一大妈手里。
“一大妈,我这家里也没有什么好东西,就这点花生米,还是留着给东旭下酒的。你拿回去,给一大爷下酒最合适不过了。”
对此一无所知的青杉:......真是亲媳妇儿,就那么点存货,还被你给翻出来了!
来送东西,一大妈本来没有指望能回礼的,结果还能见着回头的东西,一大妈就更满意了。
有回礼,才说明贾家不是那种不知感恩的人呐!
青杉可不知道院里发生的这些个事,他正在忙着画图纸。
今儿的活儿不多,主要是记录关键工艺数据,半天就搞定了。
剩下的半天时间,他在构思怎么在工作上做出些成就来。
这成就不用特别大,主要是想给自己身上添点履历,也是为自己在之后的十年增添筹码。
先前那几年,青杉都是学习为主,以稳当为要。
如今在轧钢厂混熟了,也站稳了脚跟,才打算有点动作。
近期目标,就是通过调整加热炉燃料配比减少能耗,改进轧辊冷却方式延长设备寿命。
这两个目标,对于身后有李怀德当靠山的青杉来说,不难去实施,只要一步步来,很容易出成效。
再有一个就是两年目标:
如今我国并不能生产火车车轮和轮箍,是受车轮轮箍轧制技术限制。
先前红星轧钢厂引进了骨干品种轧机,只要改装一番,说不准就能突破车轮轮箍的技术限制。
不过这件事不能着急,得等。
因为如今这些轧机都能用,厂里自然不会允许青杉对其进行改造,哪怕是这个设想有成功的几率也不行。
毕竟这些个机器都很贵。
只有某个轧机彻底坏掉了,不能运作了,修不好了,青杉才有机会将其“变废为宝”。
厂里引进的部分机器,己经开始出现故障了。
这些故障是多方面引起的,技术水平限制,配套设施不完善,使用维护不当,环境因素影响,都有可能。
还有就是中·苏关系逐渐紧张,苏会单方面停止援助,导致机器零部件供应困难。
使用库存零件进行拼凑,质量和适配性可能存在问题,影响机器性能和稳定性,更容易损坏。
青杉琢摸着,就在这一两年,他大概就能实现自己的设想了。
趁人不备,将今天下午推算出来的关键数据以及制作出来的图纸放进空间。
其余的不太重要的资料锁进柜子,青杉才拎包下班。
推车进西合院的时候,正好碰上了脚步匆匆的街道办李干事:“李干事,都这个点儿了,您还没下班啊?”
“是贾工啊,您这天天早出晚归的,倒是好久没见着了!”李干事着急,随口说了一句不太搭嘎的话,就大踏步迈进院子。
看来是急事儿啊!青杉摸摸自己光洁的下巴,难不成是他们西合院又有人闹幺蛾子了?
不能吧,今儿早上离开家的时候,贾张氏没什么特殊的情绪啊!
精神力一放出去,西合院一片祥和,这样的‘优秀西合院’,能出什么情况?
五分钟后,西合院再次召开了全院大会,这回主持大会的领导就不是三位大爷了,而是街道办的李干事。
李干事几句话就说清楚了具体的情况,最近来了很多家乡遭灾,进城投亲的同志,他们来自天南海北。
有被组织起来“以工代赈”的,也有劝返的,但是还剩下好大一批人。
其中就有许多没有成家的女同志,家里出了意外,养活不了这么大的闺女,让她们自己来找出路的。
街道办打算办一场相亲大会,解决一下辖区内适龄男青年的婚姻大事。
其实就是把合适的男女凑到一起,男的有媳妇儿了,女的有饭辙了,街道办省事儿了。
一举三得!
院里有男青年蠢蠢欲动,许大茂想去凑凑热闹,被他爸一掌拍在了后脑勺上。
挨了揍,许大茂老实了,他爸前些天就跟他提过结婚的事,还说出了合适的人选,那就是娄半城家的小姐。
娄小姐要是不成,还有其他人选。他们许家,肯定是不能娶一个逃荒女的,遭人笑话。
再说了,能千里逃荒过来的,没有一个是软蛋。
许富贵一点都不想要一个强势的,且未来没有粮食供应的儿媳妇。
儿媳妇户口在乡下,那未来的孙子孙女也只能落户在乡下。
所以许富贵根本不允许儿子去凑热闹,哪怕只是去看看都不行。
三大爷阎埠贵和许富贵的想法有共通的地方,那就是算计得失,甚至阎埠贵算得更清楚些。
是,让儿子娶个逃荒女回家,没有彩礼,不用办酒席。
可是,未来他们阎家还得养着个没有粮本的儿媳妇,灾荒不知道持续多久,解成不过是一个临时工,他还是单着比较好。
左右解成年纪不大,等灾荒过去了,再给他找个媳妇儿也来得及。
(注:这里作者引用资料,1963年中国轧钢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马鞍山钢铁公司成功轧出第一个车轮或轮箍。
作者设想是让男主在明年,也就是1960年,提前成功。)
(http://www.94xsds.com/book/765530-6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