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肉夹馍的递归史诗(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章 肉夹馍的递归史诗(二)

 

与此同时,在城市的另一端,索克正在她的秘密实验室中焦急地等待。实验室的墙上挂满了各种电子设备和古老的符文图案,一台强大的量子计算机正在不停地运行,分析着从归墟之地获取的数据。当她接到陈野发来的信息,告知自己有了新的发现时,她立刻开始准备迎接陈野的到来。

夜幕降临,陈野带着父亲的笔记和金属罐来到实验室。两人相见后,没有多余的寒暄,立刻投入到紧张的研究中。陈野将笔记摊开在桌面上,索克则调出量子计算机中的数据进行比对。

“这些周原甲骨文与我们之前遇到的加密算法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索克指着屏幕上的波形图说道,她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调出更多的分析结果,“看来你父亲的研究方向是正确的,这些古老的文字确实蕴含着能够影响现代科技的密码。”

陈野点头表示赞同,他的目光在笔记和屏幕之间来回切换,试图找到其中的关联。“不仅如此,父亲还提到了一些具体的地域文化元素,比如肉夹馍、冰峰汽水、biangbiang面等等,这些看似普通的事物,实际上可能是递归程序中的关键节点。”

索克停下手中的操作,转头看向陈野,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你是说,这些地域文化元素就像是递归程序中的‘密码钥匙’?通过它们,我们可以解码那些隐藏在数据流中的漏洞?”

“没错。”陈野肯定地回答,“就像在归墟之地,WIFI的残羽裹挟核污染肉夹馍撞碎递归黑洞,这说明肉夹馍不仅仅是一种食物,在某种条件下,它还能成为打破递归循环的工具。”

两人的讨论越来越激烈,随着研究的深入,更多的线索被发现。他们发现,父亲陈元周和张天佑曾经是合作伙伴,共同致力于研究地域文化与科技递归的结合。然而,在某个关键时刻,两人产生了分歧。张天佑选择将这种力量用于构建所谓的“文明永生程序”,而陈元周则认为,这种力量应该被谨慎对待,用于修正递归漏洞,而非控制。

“所以,张天佑变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半人半机械,体内流淌着良渚代码。”陈野攥紧拳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愤怒,“他被自己的野心吞噬了,而父亲则一首在暗中寻找对抗他的方法。”

索克轻轻拍了拍陈野的肩膀,试图让他冷静下来。“现在不是生气的时候,我们需要利用这些发现,找到彻底解决递归问题的办法。你父亲的笔记中提到过一个‘终极配送’的概念,或许这就是关键。”

“终极配送?”陈野皱起眉头,回忆着笔记中的相关内容,“对了,父亲写到,通过将特定的地域文化元素配送到所有递归节点,可以触发一种自我修复机制,将递归程序恢复到正常状态。”

“那我们还等什么?”索克站起身,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立刻开始准备,按照你父亲的指示,进行这场‘终极配送’。”

陈野点点头,两人开始紧张地准备起来。他们根据笔记中的指引,收集各种地域文化元素,包括肉夹馍、冰峰汽水、biangbiang面等,并将它们封装在特殊的容器中。与此同时,索克利用她的黑客技术,侵入全球物流系统。安排这些“特殊包裹”通过美团外卖等平台,配送到世界各地的递归节点。她熟练地操作着键盘,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跳跃。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据让她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通过美团外卖等平台,这些“特殊包裹”被安排配送到世界各地的递归节点。

在一处位于法国巴黎的递归节点,一位名叫艾米丽的女孩收到了一份特殊的包裹。她打开包装,一股浓郁的肉夹馍香气扑鼻而来。艾米丽好奇地尝了一口,顿时感到一阵温暖和力量涌上心头。她不知道这份食物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但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厚情感。

同样的场景在世界各地上演。从纽约的时代广场到东京的涩谷十字路口,从悉尼歌剧院到开罗的金字塔脚下,这些地域文化元素如同一个个小小的种子,在不同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当索克将最后一份肉夹馍封装进防震容器时,实验室的落地窗突然被一层幽蓝光芒笼罩。陈野手中的镊子"当啷"落地,看见数百架蜂鸟大小的无人机正从通风管道缝隙中涌入,机身下挂载的金属舱正喷出细密的银色雾霭。

"是纳米级电磁干扰颗粒!"索克的声音带着警觉,她敲击键盘的手指突然顿住——黑客终端的信号强度图标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减。这种由张天佑集团研发的"灰霾"干扰雾,能在0.3秒内覆盖300平米空间,通过导电颗粒吸附无线信号频段。

陈野冲向墙角的信号增强器,却发现显示屏上的数字正疯狂跳动:2.4G、5G、卫星通信频段全部扰颗粒屏蔽。"他们连备用的铱星频段都没放过!"他抓起对讲机,却只听见电流杂音。

索克突然露出冷笑,从背包里拽出一个雪茄盒大小的装置。"试试父亲留给我的量子通信模块。"她将装置插入终端,手指在全息键盘上划出复杂轨迹,"这些电磁雾对量子隧穿效应无效。"

实验室天花板的应急灯突然开始明灭不定,纳米颗粒在灯光下呈现出诡异的流动形态。陈野看见索克的额头沁出冷汗,量子模块的散热口正在发出蜂鸣——这种军方级设备每次启动都会产生强烈的量子涨落,对操作者的神经产生持续刺激。

"物流系统的主控节点在纽约!"索克的声音带着颤抖,"现在需要你手动校准天线角度,对准百慕大三角的量子中继卫星。"

陈野抓起墙角的毫米波天线,在索克的指挥下旋转支架:"左偏15度...不对,信号衰减30%!"他看见无人机群正在调整队形,领头的几架突然加速冲向实验台——那里存放着尚未封装的biangbiang面面团。

"保护文化元素载体!"索克大喊,同时从口袋里掏出冰峰汽水的铝罐。她突然想起笔记中的记载,将易拉罐砸向最近的无人机。碳酸饮料在碰撞中喷溅,铝罐碎片与电磁颗粒接触的瞬间产生电火花,三架无人机的电路瞬间短路。

陈野趁机抄起面团甩向无人机群,的面剂子粘在金属机身上,竟意外形成导体通路。"面里的电解质!"他恍然大悟,父亲曾在笔记里提到关中面食的高钠成分,此刻竟成为破解电磁干扰的关键。


    (http://www.94xsds.com/book/783713-1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