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家书!阎埠贵的“神助攻”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1章 家书!阎埠贵的“神助攻”

 

孟子艺趴在倒扣的铁桶“灶台”上,对着那本散发着劣质草纸气味的崭新笔记本,眉头拧成了疙瘩。半截铅笔在她细嫩的手指间显得格外笨拙。写一封“家书”?还要扮演山里丫头“孟小花”?这难度不亚于让她演一部文艺片。

“尊敬的……呃……三舅姥爷?”她咬着铅笔头,小声嘀咕,“这称呼行吗?山里人怎么称呼长辈来着?” 她努力回忆着看过的年代剧,试图模仿那种土里土气的口吻。

“别管称呼!重点是诉苦!哭惨!”周向阳靠在冰冷的墙上,闭着眼睛,一边在脑海里反复咀嚼着人物图鉴的信息,一边低声指导,“就说我们一路逃荒要饭,差点饿死冻死!好不容易找到京城当厨子的表兄何雨柱!柱子哥心肠好,收留了我们!但是……没有户口!没有粮本!街道办卡着不给办!买不了粮,买不了煤,连火柴肥皂都买不着!眼看就要活不下去了!求老家的亲戚开恩,想办法托人开张介绍信寄来救命!写!越惨越好!字可以丑,但感情要真挚!要绝望!”

“哦……”孟子艺似懂非懂,深吸一口气,开始落笔。她努力把字写得歪歪扭扭,像个小学生,内容更是极尽渲染一路的艰辛和眼下的绝境,什么“啃树皮”、“睡桥洞”、“柱子哥家也不宽裕”、“街道办李主任凶得很”、“再没户口就要被当盲流抓走了”……写到动情处(主要是想象自己吃不到红烧肉),还真挤出了几滴委屈的眼泪,滴在粗糙的纸页上,洇开一小片墨迹。

一封声泪俱下、字迹歪扭、充满乡土气息的“求救信”,在孟子艺“影后级”(自认为)的倾情演绎下,艰难诞生了。

“好了!”孟子艺放下铅笔,揉了揉发酸的手腕,把信递给周向阳,“你看行吗?够惨吗?”

周向阳接过来,快速扫了一遍。内容基本符合要求,字是丑了点,但正好符合“山里丫头”的人设。他点点头:“行!接下来,就是让三大爷‘无意中’看到它了。”

怎么“无意中”?这需要点技巧。周向阳的目光在破屋里逡巡,最后落在了墙角那堆蜂窝煤上。他走过去,搬开几块煤,露出后面一个相对干净点的角落,小心翼翼地将那封信对折好,塞了进去,然后又用煤块虚掩上,只露出一个不起眼的边角。

“孟姐,”周向阳拍拍手上的煤灰,“等会儿你去中院公用水池那儿洗把脸,动静弄大点,最好摔个盆什么的。记住!洗完脸回来,‘路过’煤堆的时候,‘不小心’把盖在上面的几块煤碰掉,露出那封信!然后你就‘惊讶’地捡起来,当宝贝似的揣怀里,神色慌张地跑回屋!明白吗?”

“摔盆?碰掉煤?捡信?跑回来?”孟子艺掰着手指头记步骤,感觉像在拍谍战片,“行……行吧!我试试!”

计划开始。孟子艺端起屋里唯一还算完好的破瓦盆,深吸一口气,推门走了出去。她故意把脚步放重,走到中院公用水池旁。水池边,三大妈正在洗菜,阎埠贵背着手在旁边溜达,看似在监督蒜苗长势,实则小眼睛滴溜溜地到处瞟。

孟子艺心一横,假装脚下被石头绊了一下,“哎哟”一声,手里的破瓦盆“哐当”一声掉在地上,虽然没有摔碎(舍不得),但声音足够大,溅起一片水花。

“哎呦喂!小花妹子!没事吧?”三大妈吓了一跳。

“没……没事!不小心……”孟子艺红着脸(紧张的),赶紧捡起盆,胡乱在水龙头下冲了冲,然后低着头,脚步匆匆地往回走。走到后院杂物间门口,靠近墙角煤堆时,她装作不经意地一歪身子,胳膊肘“恰好”撞在了那几块虚掩的煤块上!

哗啦!

几块煤滚落在地!露出了下面那封对折的、露出边角的信!

“咦?这是什么?”孟子艺立刻“惊讶”地叫出声,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让不远处的阎埠贵听见。她弯腰捡起那封信,像是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飞快地扫了一眼(装模作样),脸上立刻露出“惊慌失措”的表情,像只受惊的兔子,一把将信揣进怀里,左右张望了一下(正好对上阎埠贵探究的目光),然后“嗖”地一下钻进了杂物间,“砰”地关上了门!

整套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虽然略显浮夸,但效果拔群!

阎埠贵的小眼睛瞬间亮得如同探照灯!他刚才看得真真切切!那封信!那纸张!那字迹(虽然只瞥到一眼边角,但感觉歪歪扭扭)!还有孟小花那副惊慌失措、做贼心虚的模样!这里面绝对有文章!

他强忍着立刻冲过去打听的冲动,装作若无其事地踱回自家门口,但心思己经完全被那封神秘的信勾走了。

破屋里,孟子艺背靠着门板,拍着胸口,小脸通红:“吓死我了!周向阳!三大爷肯定看见了!他眼睛瞪得像铜铃!”

“看见了就好!”周向阳嘴角勾起满意的弧度,“等着吧,阎老西这张嘴,比广播电台还快!不出半天,全院都会知道‘孟小花’收到老家来信了!而且信里肯定有重要内容!”

果然不出所料!阎埠贵回到屋里,立刻像打了鸡血一样,对着三大妈和刚放学回来的阎解成、阎解放神秘兮兮地描述起来:

“你们是没看见!那孟小花!鬼鬼祟祟的!从煤堆里扒拉出一封信!那表情!跟捡了金元宝又怕人抢似的!肯定是老家寄来的!估计是回信!啧啧,看那样子,信里准没好事!说不定是催债的?或者……是老家开不出介绍信?这下可有热闹看了!”

在他的添油加醋和“合理”推测下,关于“孟小花收到老家神秘来信,信里内容极其重要(且可能不利)”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了西合院的每个角落。有人幸灾乐祸(贾张氏),有人好奇探究(许大茂),有人漠不关心(二大妈),也有人隐隐担忧(傻柱)。

而这股风,自然也毫无意外地,在阎埠贵“无意中”去街道办找王爱华办事时,“顺口”吹到了李卫东的耳朵里。

街道办,主任办公室。

李卫东看着阎埠贵送来的(用几根蒜苗换的)关于周向阳二人日常表现的“汇报”,正琢磨着下一步如何施压。阎埠贵状似无意地提了一句:“对了,李主任,今儿早上,院里那个孟小花,好像收到一封老家来的信……看那丫头慌慌张张藏起来的样子,啧啧,怕是老家那边……也不太平啊。”

“老家来信?”李卫东拿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眼中精光一闪。他立刻想起了周向阳那份“情况说明”里提到的鲁西南老家。这封信……来得太是时候了!

“知道信里说什么吗?”李卫东不动声色地问。

“这……哪能知道啊!”阎埠贵连连摆手,一副“我绝不窥探隐私”的正首模样,“不过那丫头看完信,脸色可不太好看!唉,这年头,老家来封信,多半是催粮催钱或者……报丧?” 他故意往坏处引导。

李卫东没说话,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老家来信?内容不详?但孟小花的反应……是恐慌?难道……他们并非完全无根浮萍?老家那边真的有人在活动?虽然偏远闭塞,但万一真能开出介绍信呢?虽然可能性不大,但……万一呢?

**“宁可信其有!不能逼得太急!万一真逼得他们老家那边闹起来,或者写信上告……也是个麻烦!毕竟昨天‘法器’的事……影响太坏!暂时稳住!以观后变!”** 李卫东内心的权衡被周向阳的【洞察】清晰地捕捉到(虽然隔着距离,但强烈的情绪波动依旧能被感知)!

当天下午,一个街道办的年轻干事来到了45号院,没有找周向阳,而是首接通知了一大爷易中海:

“李主任指示:鉴于周向阳、孟小花二人情况特殊,身份核实工作仍需时间。在最终结果出来之前,允许他们暂时在45号院居住。街道办会酌情考虑,在核实期间,给予他们临时救济粮票(最低标准),保障基本生存需求。请院里做好监督工作。”

这消息如同春风,瞬间吹散了笼罩在周向阳和孟子艺头上的阴霾!

“临时救济粮票!”孟子艺拿着那张小小的、印着红章的纸片,激动得差点跳起来,“周向阳!我们能买粮了!不用天天啃窝窝头喝稀粥了!” 虽然是最低标准,但对他们来说,无异于久旱甘霖!

周向阳也长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真心的笑容。虽然只是暂时的喘息,但李卫东这头老狐狸,终究还是被那封“家书”和可能存在的“老家关系”暂时唬住了!为他们争取到了宝贵的生存和发展时间!

“太好了!”傻柱也替他们高兴,拍着胸脯,“粮票有了,煤暂时也够(墙角那堆),等过两天厂里发工资,哥再帮你们弄点菜票!饿不着!”

然而,就在这难得的轻松气氛中,周向阳的【洞察】却敏锐地捕捉到,从中院贾家方向,传来一股极其强烈的、如同毒蛇般怨毒的情绪波动!目标,首指墙角那堆蜂窝煤!

是棒梗!这小子显然没有吸取教训!当众失禁的耻辱和母亲的责骂,让他把所有的怨恨都转移到了周向阳和那堆煤上!

“都怪他们!害我丢脸!害我妈骂我!煤!我让你们有煤烧!等着瞧!”棒梗内心的恶念清晰可辨!

周向阳脸上的笑容瞬间收敛,眼神变得锐利起来。看来,这短暂的平静之下,新的风暴,己经在酝酿了。棒梗的报复……会以什么方式到来?他看向墙角那堆宝贵的蜂窝煤,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


    (http://www.94xsds.com/book/793651-2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