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老太巧周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4章 老太巧周旋

 

第 24 章:老太巧周旋

在证据准备得差不多之后,苏秀兰深知,是时候主动出击,找负责调查的干部好好谈一谈了。这天,她精心将整理好的账本、乡亲们的证明以及找到的证人信息都仔细地收在一个布包里,然后迈着坚定的步伐,前往调查组所在的地方。

到了调查组办公的院子,苏秀兰看到几个干部模样的人正忙碌地进出。她有些紧张,但一想到儿子二虎,还是鼓足勇气走向一位看起来比较和善的年轻干部。

“同志,您好。”苏秀兰微微颤抖着开口,“我是赵二虎的母亲,我儿子被举报走资本主义路线,我想跟负责的同志解释一下情况。”

年轻干部上下打量了苏秀兰一眼,说道:“大妈,您先别急,负责调查您儿子这事儿的是张组长,不过他这会儿出去了,您可能得等一会儿。”

苏秀兰连忙说道:“没事儿,同志,我等。麻烦您能不能告诉我,张组长大概什么时候回来呀?”

年轻干部看了看表,说:“估计还得个把小时,您要不先在那边坐会儿。”说着,指了指院子里的一条长凳。

苏秀兰感激地笑了笑:“谢谢同志。”然后走到长凳边坐下,眼睛不时地望向院子门口,焦急地等待着张组长回来。

一个多小时后,一辆自行车缓缓驶进院子,车上下来一个穿着中山装,神情严肃的中年男人。年轻干部见状,对苏秀兰说:“大妈,这就是张组长。”

苏秀兰赶忙起身,迎了上去:“张组长,您好。我是赵二虎的母亲,我想跟您说说我儿子的事儿。”

张组长看了看苏秀兰,说道:“老人家,您先别急,有什么事儿咱们进屋说。”

两人走进一间办公室,张组长坐在办公桌后,示意苏秀兰坐下,然后说道:“老人家,您说吧,关于您儿子的事儿,您有什么要解释的?”

苏秀兰深吸一口气,打开布包,拿出账本和证明,说道:“张组长,您看看这个账本,这是我儿子茶水摊的收支记录。从这账本上能看出来,他就是个小本经营,赚的每一分钱都是辛苦钱。您瞧,进茶叶、买柴火、添碗筷,这些开支记得清清楚楚,收入也都是客人买茶水和干粮的钱,真的没有什么暴利行为。”

张组长接过账本,仔细地翻阅着,一边看一边问:“这账本是您儿子自己记的?”

苏秀兰连忙点头:“是的,张组长。我儿子虽然没什么文化,但他做事踏实,每一笔账都认真记着,就想着把这小生意做好,让家里的日子能好过点。”

张组长又翻了几页,说道:“老人家,光有账本还不够,我们得确认这账本的真实性。”

苏秀兰赶忙说:“张组长,您放心,这账本绝对真实。您要不信,可以去问和我儿子做生意的那些人,像卖茶叶的老张,还有村里给我们家送柴火的大叔,他们都能作证。”

张组长微微点头,继续看着账本。苏秀兰接着拿起乡亲们的证明,说道:“张组长,您再看看这个,这是村里乡亲们给开的证明。我们家确实困难,二虎他爹走得早,就我一个人拉扯几个孩子,家里就靠那几亩地,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二虎开这个茶水摊,就是想改善家里的生活,真的没有别的想法。您看看,这么多乡亲都能给我们作证。”

张组长接过证明,扫了一眼,上面密密麻麻地签满了乡亲们的名字。他说道:“老人家,我理解您的心情,也明白您儿子可能确实是想改善家庭生活。但上头对走资问题查得很严,我们得按规定办事。”

苏秀兰着急地说:“张组长,我知道您是按规定办事。可我儿子真的是冤枉的啊。他平时在村里,谁家有困难他都去帮忙,是个实实在在的好孩子。而且,我们还找到了一个经常在茶水摊歇脚的客人,他也能证明我儿子做这生意就是为了养家。”

张组长抬起头,看着苏秀兰:“哦?有这样的证人?他能证明什么?”

苏秀兰说道:“这位大哥经常路过我们村,每次都在我儿子的茶水摊歇脚,和我儿子聊了不少。他知道我儿子家里的情况,也知道二虎一心就想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从来没打过什么歪主意。”

张组长思索片刻,说道:“老人家,这些证据我们会认真核实。不过,您儿子在经营过程中,确实也得注意对政策的学习和理解。不能因为不懂政策,就稀里糊涂地做一些可能违反规定的事儿。”

苏秀兰忙点头:“是是是,张组长说得对。二虎就是不懂政策,吃了没文化的亏。这次要是能过去,我一定让他好好学习政策,以后绝对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张组长,您看我们准备的这些证据,能不能证明我儿子的清白啊?”

张组长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说道:“老人家,我们会根据您提供的证据,再进行深入调查。您先回去等消息吧,我们一定会公正处理这件事。”

苏秀兰站起身来,感激地说:“张组长,太感谢您了。您一定要仔细调查啊,还我儿子一个清白。我们全家都盼着这事儿能早点解决。”

张组长也站起身,说道:“老人家,您放心,我们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任何违规行为。您先回去吧。”

苏秀兰离开调查组后,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她不知道张组长对这些证据到底怎么看,也不知道上头最终会怎么判定。但她觉得,自己己经尽力了,剩下的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回到家后,赵二虎和赵三龙急切地迎了上来。

“娘,怎么样了?张组长怎么说?”赵二虎焦急地问道。

苏秀兰坐下来,喝了口水,说道:“二虎,张组长说会认真核实我们准备的证据。他让咱们先回去等消息,说一定会公正处理。”

赵二虎有些担忧地说:“娘,您觉得张组长会相信咱们吗?这些证据真的够吗?”

苏秀兰拍了拍赵二虎的手,说道:“二虎,娘也不知道。但咱们己经尽力了,准备了这么多证据,张组长应该能看到咱们的诚意和你做生意的初衷。你也别太担心了,现在急也没用,只能等调查组的结果。”

赵三龙在一旁说道:“二哥,别担心。娘都己经跟张组长说得很清楚了,咱们准备的证据也很充分,肯定能证明你的清白。”

赵二虎勉强笑了笑:“希望如此吧。这几天我心里一首七上八下的,吃不好睡不好。就怕真的被认定走资,那可就完了。”

苏秀兰看着儿子,心疼地说:“二虎,别想那么多。不管结果怎么样,咱们一家人都一起面对。你这段时间也别太焦虑了,该吃吃,该睡睡,把身体养好。”

赵二虎点点头:“娘,我知道了。就是心里忍不住担心。”

接下来的几天,赵家的气氛依旧十分紧张。赵二虎每天都盼着调查组能传来好消息,可又害怕听到不好的结果。他一会儿觉得自己准备的证据足够充分,肯定能证明清白;一会儿又担心证据还不够,上头还是会认定他走资。这种患得患失的心情,让他整个人都憔悴了不少。

赵三龙看着二哥这样,心里也不好受。他对赵二虎说:“二哥,要不咱们出去走走,散散心?老这么闷在家里,也不是个事儿。”

赵二虎摇摇头:“三龙,我哪有心情出去啊。我现在满脑子都是这事儿,要是真被认定走资,我该怎么面对你们,怎么面对这个家啊?”

苏秀兰听到两人的对话,走过来说道:“二虎,你别这么想。不管结果如何,咱们一家人都不会怪你。你做这茶水摊,出发点是好的,就是不懂政策。这次就当是个教训,以后注意就行。”

赵二虎看着母亲,眼中闪着泪花:“娘,您对我太好了。我真的不想让您失望,不想让这个家因为我受到伤害。”

苏秀兰搂住赵二虎,说道:“傻孩子,娘怎么会怪你呢?你是娘的儿子,娘只希望你能平平安安的。现在咱们只能耐心等调查组的消息,在这之前,你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赵三龙也说道:“二哥,娘说得对。你就听娘的,别想太多了。”

赵二虎深吸一口气,说道:“好,娘,三龙,我听你们的。希望这事儿能快点有个结果。”

然而,就在赵家焦急等待调查组消息的时候,家里的大儿媳刘桂香却在悄悄地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她看到苏秀兰忙着处理二虎的事,觉得有机可乘,便开始在村里搞起了小动作。

刘桂香找到村里几个平时就爱嚼舌根的妇女,神秘兮兮地把她们拉到一边。

“你们知道吗?苏秀兰家二虎被举报走资本主义路线了!这事儿可严重了,说不定他们家都得跟着遭殃。”刘桂香压低声音说道。

一个妇女惊讶地张大嘴巴:“真的吗?那苏秀兰现在在干啥呢?”

刘桂香撇撇嘴,不屑地说:“她啊,西处找人帮忙,想给二虎脱罪呢。我看啊,这事儿没那么简单。说不定他们家真的有啥不可告人的秘密。”

另一个妇女附和道:“哎呀,我就说嘛,苏秀兰家最近太风光了,又是竹篮生意,又是茶水摊的,肯定招人眼红。指不定就是赚了不少黑心钱,才会被举报。”

刘桂香接着添油加醋地说:“你们想想,他们家肯定是赚了不少黑心钱,才会被举报。现在苏秀兰到处活动,说不定就是想贿赂干部呢。”

妇女们听了,纷纷点头,脸上露出怀疑的神色。

刘桂香又说:“咱们可不能让这种人得逞。大家平时多留意着点,要是发现他们家有啥不对的地方,就赶紧说出来,可不能让他们破坏了咱们村子的风气。”

其中一个妇女有些犹豫地说:“这样不好吧?咱们也没证据,就这么乱说。”

刘桂香白了她一眼,说道:“哎呀,你懂什么。无风不起浪,大家心里都明白是怎么回事。咱们就是提醒提醒村里其他人,别被他们家给骗了。”

在刘桂香的鼓动下,这几个妇女开始在村里到处散播这些谣言。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村里的人都知道了苏秀兰家二虎被举报走资,还说苏秀兰家可能有不正当行为。

村里的孩子们也受到大人的影响,不再像以前那样和赵家的孩子一起玩耍。赵二虎和赵三龙走在村里,明显感觉到村民们异样的目光,有的甚至在他们经过时,故意转身走开,小声嘀咕着什么。

赵二虎心里又气又无奈,他对赵三龙说:“三龙,你说这都是怎么了?咱们家怎么就突然成了村里的公敌了?”

赵三龙气愤地说:“肯定是有人在背后搞鬼!二哥,咱们不能就这么算了。”

赵二虎摇摇头:“现在当务之急是解决我被举报的事儿,这些谣言先放一放。等这事儿过去了,咱们再慢慢查是谁在捣鬼。”

苏秀兰也察觉到了村里人的异样,但她知道,现在还不是处理谣言的时候。她对两个儿子说:“二虎、三龙,咱们先别管那些谣言。只要上头能还咱们清白,这些谣言不攻自破。咱们继续准备应对调查的事儿,不能分心。”

然而,谣言还是对家里产生了影响。竹篮编织的妇女们也开始对苏秀兰家有所顾虑,编织的积极性明显下降。原本大家一边编织竹篮,一边说说笑笑,气氛十分融洽。现在,大家都变得小心翼翼,编织的时候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轻松愉快。

孙秀娥找到苏秀兰,有些犹豫地说:“大娘,最近村里传的那些话,让大家心里都有点害怕。您看这竹篮编织,还能不能继续下去啊?”

苏秀兰心里一紧,赶忙说:“秀娥啊,那些都是谣言,你可别信。上头都己经在调查了,二虎根本没有走资本主义路线。咱们这竹篮编织可是正儿八经的生意,能给大家带来收入,可不能因为这些谣言就放弃了。”

孙秀娥点点头:“大娘,我也不想放弃。可大家都担心,要是继续跟着您干,会不会受到牵连啊?”

苏秀兰无奈地说:“秀娥,你回去跟大家说说,让她们别担心。咱们身正不怕影子斜。只要大家团结一心,把竹篮生意做好,那些谣言自然就不攻自破了。”

孙秀娥说:“好的,大娘。我回去跟大家说说。但您也得想办法赶紧把这谣言解决了,不然大家心里总是不踏实。”

苏秀兰叹了口气:“我知道,我正在想办法。秀娥,你也帮我留意一下,看看这谣言到底是从哪儿传出来的。”

孙秀娥走后,苏秀兰看着院子里堆积的竹篮,心中满是忧虑。她知道,必须尽快解决谣言问题,否则不仅家庭会受到影响,编织副业也会毁于一旦。可现在二虎的事情还没有定论,她实在分身乏术,只能希望调查组能尽快给出一个公正的结果,让一切都能回归正轨。


    (http://www.94xsds.com/book/793980-2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