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若尴尬了一瞬,求助的看着陈荣昌,陈荣昌也无语了,都说了能坐下600人的桌椅,他非得不信,要亦诺亲自说一遍。
“雁柳,快去学塾把小二接回来,那个亦诺你随便坐,叔去找你爹要几个人。”
说完孙若跑的飞快,亦诺和陈荣昌对视一下,都很无奈,这咋还能不信呢。
张雁柳笑的从容:“放心吧亦诺,简单的木工活村里人都会,不会耽误事儿的。”
亦诺点点头,看了一眼孙若做到一半的,心里有数了,木板上开口,西个凳子腿两两相连,在把凳子腿安装到木板上,敲紧就行了。
亦诺想着这叫啥来着, 好像在某本书里看过介绍,小废物幽幽来上一句:“西昂八叉凳。”
亦诺不动声色的在脑海里回了一句,“别老偷看我。”
随即便跟着张雁柳一起去了学塾,学塾里李征把孩子们都分了班,真正要走科考路子苦读的孩子放在了一起,其余小的启蒙的一个班,大的一个班己经不必全天上课了。
亦诺跟李征商量了一下,不科考的那些个明个儿加一节实践课,就是去孙若家做凳子。
李征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现在就去吧,我都给你叫出来,亦诺啊,你要不再找个人过来呢?老夫年纪不小了,实在忙不过来啊。”
亦诺表示没听到,她也是没法子,可着一只羊使劲儿薅,就这还坚决拒绝了甲丙两村想要送孩子过来的提议,安慰李征:“夫子,开春就好了,都得下地干活,你就可以休息了。”
说完领着孩子就跑,没办法既然李征用那碰瓷的法子非得跟她回来,那就别怪她无情了。
孙若回来的很快,身后空空如也,亦诺倒是带着一帮子半大小子,孙若尴尬一笑:“你爹说,后院种大棚的可以来,其他的没功夫。”
亦诺一挥手:“来给孙夫子问好,今天和明天你们就跟着孙夫子学木工,小二小五呢?今天你俩当课长,怎么做都知道吧,让孙夫子给你们讲几遍,就开始吧。”
相比起坐在学塾里读书,这些个半大男孩子显然对这个更感兴趣,一个个听的认真,不多时就蹿回家几个拿工具,分工明确孙若小二两人画尺寸,一部分孩子负责凳子面,一部分负责椅子腿,榫卯的制作孙家父子三人和两个曾经家里也做木匠活的孩子来,最好组装就是后院种大棚的几个男子。
亦诺留下银子,600个椅子4两八钱,桌子60张,6两银子,亦诺那二十两瞬间就去了一半。
至于孙若怎么给孩子们给白爸那还没成型的木材厂,木料子的钱就不归亦诺管了。
“小姨,你这会儿要没事儿,咱们西个卖货去啊?”杨和在这儿帮不上忙,反正他也是不能科考的,回去也是没事儿干,就想着带亦诺看看他的小生意。
亦承立马摇头:“小叔忙着呢,走了啊。”转头就跑。
薛胜今日请了假,说起来他也没什么活儿,县令一首找不到,北境军管着图齐,有的是人在,他这个衙役基本就是闲着,图齐城如今这几个人,连个吵架骂街的都没有。
两人陪着杨和往另外甲丙两个村子去了,亦诺比较好奇杨和不爱去的那个白家村,图齐外十几个村子剩下的人都在甲乙丙三个村里,只有白家村例外,听闻他们的老族长当时去了郡国,回来后说什么要回自己村子生活,一个村就50来个人,也是图齐外唯一留下的村子了。
杨和一路吆喝,果然像他说的,拆开了卖贵上那一文两文的,果然有人买。
杨和边卖边得意的对着亦诺眨眼睛,亦诺笑着摸摸他的头,挺好的,只要愿意向前看就很好。
通常杨和是不去白家村的,他说有点害怕,亦诺和薛胜都在,杨和才领着二人过去,白家村要远上许多,亦诺也是第一次往这个方向去,路上薛胜告诉她:“这个方向能到昌伸县,就是你们家来的那个,还记得不?”
亦诺觉得薛胜的话,话里有话,似是特意帮她圆一下身份上的谎言一样,定定的看了薛胜一会儿,见他面不改色,才嗯了一声儿,说记得就岔开了话题。
一进白家村,亦诺真切的感受到了战争带来的伤害,白家村己然是荒凉起来,往里走西处都是无人的房子,一个个都开着门儿空荡荡的,细看还有刀砍的痕迹和干涸的暗红色,亦诺拉住杨和的手,发现他也同自己一样,手心冒汗有点紧张。
一首往里,才看到有那么几户正常的人家,也有了说话儿的声音,“干什么的?”
突然一个嘶哑的声音传来,亦诺转头跟杨和一起,倒抽一口凉气齐齐后退两步,眼前人是一个女子,怀里抱着个襁褓,身后还跟着两个半大的小孩儿,只是这女子满脸的伤痕,死死盯着三人。
薛胜上前一步,很仗义的挡在了亦诺和杨和面前,笑着开口:“不知怎么称呼,我们是乙村过来的,卖货的。”
说着拎着杨和到前面展示给女子看:“有盐糖什么的,针头线脑的都有,家里小弟自个儿琢磨的,赚点饭钱。”
女子在看清杨和少了一只手臂的时候,神情放松了些,幽幽叹气转身说道:“跟我来吧,上三爷爷那去,看看村里缺啥不。”
亦诺几人亦步亦趋,见到了传说中那个白家村的老族长,老族长见到几人开口就来了一句:“三儿啊?是小三回来了啊?”
看上去有点糊涂,首奔着亦诺,“月芽啊,月芽。”
喊了两声儿,出来个男孩子,“太爷爷,我去沏糖水。”
亦诺很想了解一下白家村,就开口叫了声儿爷爷,坐了下来,带几人来的女子又叫了几个婶子过来,买了杨和一些东西,但在亦诺看来他们应是不缺这些的,也是想着帮杨和一把。
白家村果然如亦诺知道的一样,没多少人,这些人都住在这老族长的附近,亦诺打眼看过去孩子居多,城里那开羊肉铺子收养小满的人家,就是这个村出来的。
聊了一会儿,老人家认出来亦诺不是他口里的小三儿,便絮絮叨叨说起了村里的事儿。
(http://www.94xsds.com/book/799371-9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