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魏宫论战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8章 魏宫论战

 

次日一早,云苓与张仪同惠施一起觐见魏王。

巍峨的魏国王宫,殿宇森严,青铜鼎炉中燃着沉水香,袅袅青烟在殿内盘旋。

云苓跪坐在殿侧,低眉顺目,手中竹简摊开,指尖蘸墨,随时准备记录。

她余光扫过殿内——魏王高坐王位,冕旒垂下的玉珠微微晃动,遮不住他眼中的急切。

“张子!”魏王声音洪亮,竟亲自起身相迎,“当年寡人未能重用先生,实乃大错!如今先生既离秦国,何不报效母国?”

云苓笔尖一顿,墨汁在简上晕开一小片。她悄悄抬眼,见张仪长身而立,玄色深衣衬得他如松如剑,面上却无半分受宠若惊之色。

“大王厚爱。” 张仪拱手,声音平静,“臣离秦非为背主,而是为魏国谋一条生路。”

魏王闻言,眼中精光一闪,急声道:“先生既归,可知魏国如今内忧外患?寡人日夜忧心,先生以为——魏国该何去何从?”

殿内骤然寂静。

云苓屏住呼吸,见惠施攥紧了袖口,公孙衍半阖着眼,似睡非睡。而张仪缓缓抬眸,目光如刃——

“大王,魏国地处中原,方圆不过千里,士卒不足三十万,地势平坦,无险可守。南有楚国虎视,西有韩国觊觎,北有赵国窥伺,东有齐国垂涎。光是戍边之兵,便需十万之众!自古以来,魏国便是西战之地,稍有不慎,便有灭国之危!”

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如刀,刺入魏国君臣心中。魏王眉头紧锁,手指轻轻敲击王座扶手,显然在思索。

“若与楚国交好,齐国必从东面进攻;若亲近齐国,赵国便会在北方发难;若与韩国稍有龃龉,韩国便会趁火打劫;若得罪楚国……”张仪冷笑一声,“楚国可不是什么善茬!”

殿内一片寂静,唯有香炉中的炭火偶尔爆出轻微的噼啪声。

“臣深知大王为何热衷合纵。” 张仪继续道,“诸侯歃血为盟,结为兄弟,表面上团结一致,可实际上呢?即便是亲兄弟,尚且会因利益反目,何况国与国之间?合纵之策,注定失败!”

惠施本和颜悦色的脸一下变了,终于按捺不住,霍然起身,厉声道:“张仪!你此言大谬!合纵乃六国共抗暴秦之策,岂是你三言两语就能否定的?”

“臣要的,是魏国活命。”张仪不慌不忙,目光如炬:“合纵是冲着谁来的?自然是冲着秦国!可魏国与秦国作对,有何好处?”

他猛然提高声音:“秦王若怒,大军必攻河外,胁迫卫国,阻隔赵国南下之路!赵国不能南下,魏国便孤立无援!届时,秦国再挟持韩国,首逼大梁!韩国畏秦如虎,岂敢不从?从新郑到大梁,不过二百里,秦军铁骑旦夕可至!魏国无险可守,危如累卵!”

殿内群臣哗然,魏王脸色骤变,手指微微颤抖。

“可若魏国依附秦国,楚国、韩国便不敢轻举妄动!” 张仪声音低沉,却如惊雷炸响,“没了楚、韩之患,大王便可高枕无忧!”

“荒谬!” 惠施怒喝:“秦国狼子野心,岂可轻信?若魏国依附秦国,他日秦国翻脸,魏国岂不任人宰割?”

张仪冷笑:“惠相口口声声说秦国是心腹大患,可魏国真正的敌人是谁?是齐国!是楚国!五国相王之时,齐国冷眼旁观,楚国刀兵相向,可曾把魏国放在眼里?魏国何必替齐楚挡刀?”

惠施一时语塞,下意识看向公孙衍,希望他出言相助。可公孙衍依旧闭目养神,仿佛置身事外。

张仪趁势再进:“大王,与其为齐楚作嫁衣,不如与秦国联手,共伐齐楚!如此,既可转嫁灾祸,又可安定社稷,何乐而不为?”

魏惠王沉默良久,终于缓缓点头:“张子所言……有理。若依你之策?”

张仪袖中手一翻,“臣请大王——筑行宫迎秦使,岁贡金玉。如此,楚韩不敢动,魏国方可喘息。”

“荒唐!”惠施脸色铁青,还想再争,可魏王己抬手制止:“寡人己决意,拜张仪为相,与秦国修好!附属于秦。”

云苓看着张仪嘴角微扬,她低头,在竹简最后补上一行小字:

“魏王令:拜张仪为相,事秦。”

殿内一片哗然,有人震惊,有人愤懑,也有人暗自松了一口气。

……

夜色沉沉,云苓走进书房,仍亮着一盏青铜灯。

她抬眸看向张仪——他正倚在窗边,手中把玩着一枚黑玉棋子,神色沉静,仿佛今日朝堂上的惊涛骇浪与他毫无干系。

“大人……”她终于忍不住开口,声音轻得像是怕惊扰了夜风。

张仪侧眸看她,唇角微扬:“怎么,有话要说?”

云苓抿了抿唇,斟酌着词句:“奴婢只是没想到,魏王竟给了您相位。”

张仪低笑一声,指尖的棋子轻轻敲击窗棂,发出清脆的声响。“魏王不是傻子,他比谁都清楚魏国的处境。”

“可……“云苓犹豫了一下,“惠相国今日那般激烈反对,魏王竟半点不顾及他的颜面?”

“颜面?”张仪嗤笑,“在生死存亡面前,颜面算什么?” 他转身走向她,衣袍在烛光下泛着幽暗的光泽。“魏国现在就像一艘漏水的船,而惠施还在执着于修补船帆的绣纹。”

云苓垂眸,“那公孙衍……”她迟疑道:“奴婢注意,他今日一首沉默,实在不寻常。”

张仪眸光微闪,指尖的棋子蓦地停住。“是啊,公孙衍……”他声音低沉,带着一丝冷意,“他可比惠施难对付多了。”

云苓抬头,正对上他深邃的目光,“大人的意思是……”

“惠施是明面上的对手,而公孙衍——” 张仪轻轻将棋子按在案上,“他在等。”

“等什么?”

“等我犯错。” 张仪唇角勾起一抹冷笑,“等我与秦国交涉时露出破绽,或者……等我被魏王猜忌。”

云苓心头一跳,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袖,“那大人打算如何应对?”

张仪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伸手从案上取过她记录的竹简,指尖轻轻抚过上面的字迹,“云苓,你觉得今日魏王为何会信我?”

云苓思索片刻,轻声道:“因为大人说的都是事实,魏国确实西面受敌,无路可走。”

“不错。”张仪颔首,“可更重要的,是我给了他一条看似可行的路。” 他抬眸,目光如炬,“人总是这样,在绝境中抓住一根浮木,哪怕明知它未必能救命。”

云苓怔了怔,忽然明白过来。“所以……公孙衍的沉默,是因为他知道,此刻反驳无用,不如静观其变?”

张仪赞许地看了她一眼。“聪明。”他低声道:“他在等一个时机——等我与秦国的盟约出现裂痕,或者魏王对我起疑之时,他才会出手。”

夜风拂过窗棂,烛火摇曳,在墙上投下两人交错的影子。云苓望着张仪冷峻的侧脸,忽然觉得,这盘棋,远比她想象的更加凶险。


    (http://www.94xsds.com/book/801587-1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