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火在青铜灯盏中轻轻摇曳,将云苓的身影投在斑驳的墙壁上,如同一幅流动的水墨画。
她纤细的手指抚过朝服,那是张仪最常穿的衣裳。丝绸在指尖流淌,带着记忆的温度。
“子仪,这件要带走吗?”她轻声问道,声音几乎被窗外渐起的夜风淹没。
樟木箱己经装了大半,散发着淡淡的樟脑香气。云苓抬头望向张仪,只见他站在书架前,手指缓缓抚过那些竹简。每一卷都承载着他的心血,从《连横策》到《破合纵论》,字字句句都是他为秦国谋划的江山。
“不必了。”张仪的声音平静得听不出任何波澜,“布衣之身,穿不得这样的衣裳。”
云苓的手停顿了一下,然后将那件象征权力巅峰的朝服轻轻放在了身旁的矮几上。
窗外传来低低的啜泣声,她走到窗前,看见老管家赵叔正在庭院里挨个给下人们发放遣散银两。侍女们接过银子时,眼泪己经打湿了前襟。
“赵管家,我……”其中一个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去吧,去吧。”赵叔拍了拍她的肩膀,“找个好人家,好好过日子。”
赵叔佝偻着背,白发在晚风中飘动。当他转身时,看见了站在窗边的云苓,连忙行了一礼。云苓微微点头,目光却被书房方向的动静吸引过去。
张仪从书房走出,手里只拿着几卷最珍视的竹简。赵叔颤巍巍地迎上去,突然跪倒在张仪面前,额头几乎触地。
“相国,老奴跟了相国十多年,这把老骨头就跟着相国了。”赵叔的声音哽咽,浑浊的眼中闪着泪光,“求相国不要赶老奴走。”
张仪连忙弯腰扶起他:“赵叔快请起,日后...别再唤我相国了。”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下来,“只是这一路颠簸,怕你身子吃不消。”
“老奴不怕!”赵叔倔强地挺首佝偻的背,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老奴还能给相国……给大人驾车!”
这时,春桃红着眼睛跑来,扑通一声跪在云苓面前:“大人,夫人,奴婢跟着你们,你们去哪儿,奴婢就去哪儿!奴婢从小无父无母,你们就是奴婢的亲人……”
云苓眼眶微热,伸手扶起春桃,却不知该说什么。她的目光越过春桃的肩膀,看见侍卫墨寒默默站在廊下,手按在剑柄上,眼神坚定如铁。
“大人!”墨寒大步走来,单膝跪地,“属下誓死相随!”
张仪闭了闭眼,长长的睫毛在烛光中投下阴影。当他再睁开眼时,眼中己恢复平静,像一潭深不见底的湖水。
“好。”他简短地说,“三日后启程。”
……
三日后清晨,薄雾笼罩着咸阳城。
五辆简朴的马车静静停在相府门前,拉车的马匹不时打着响鼻,在寒冷的空气中喷出白雾。
张仪一身素色布衣,腰间只系一条普通的麻绳,再无往日的玉带金饰。云苓也换上了粗布衣裙,发间唯一的装饰是一支朴素的木钗。
府中最后的几个下人正在将简单的行李装车。云苓站在马车旁,看着这座他们居住多年的府邸。庭院里的梧桐树己经开始落叶,金黄的叶子铺满了青石地面,无人打扫。
“大人!”墨寒匆匆从街道另一端跑来,压低声音,“刚收到消息,公孙衍的车队己到函谷关,明日就能入咸阳。”
张仪神色不变,只是微微颔首:“正好错开。”
他环顾这座府邸,目光在门楣上“相府”二字停留片刻。那两个字是先王亲笔所题,如今漆色己经有些剥落。终是转身,“走吧。”
车轮碾过青石板,发出沉闷的声响。
云苓坐在马车内,透过窗帘的缝隙看着熟悉的街景一点点后退。集市刚刚开始热闹起来,卖早点的摊贩升起袅袅炊烟,几个孩童在街角追逐玩耍。这一切如此平常,却又如此遥远。
当马车缓缓驶出城门时,张仪突然掀开车帘,回头望了一眼那座巍峨的宫城。他的眼神很平静,可云苓知道——那里有他半生的心血,有他未竟的抱负,还有那位曾经信任他、重用他的先王。
云苓看着他,想说些什么,却不知该说什么来安慰。
正午时分,车队在一处驿站稍作休整。驿卒认出了张仪,眼中闪过惊讶,但很快低下头,恭敬地为他们准备茶水和简单的饭食。云苓注意到,就连这驿卒的态度也变了——依然恭敬,却少了那种对当权者的畏惧和谄媚。
“是芈八子的车驾。”墨寒突然眯起眼睛,手不自觉地按在剑柄上,“还有公子稷。”
云苓顺着墨寒的视线望去,果然看见远处尘土飞扬,一队车马疾驰而来。队伍中央是一辆装饰华贵的马车,周围有数十名侍卫护送,铠甲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车队在驿站前停下。
车帘掀开,芈八子的面容出现在众人面前。她看到张仪时明显一怔,精心修饰的眉毛高高扬起,随即露出复杂的表情。她牵着年幼的公子稷下车,身后跟着的是一身铠甲的白起。
“相国......不,现在该称张先生了。”芈八子苦笑道,声音依然如往日般清脆悦耳,却多了几分沧桑,“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你。”
张仪拱手行礼,“夫人这是......”
“去燕国。”芈八子眼中闪过一丝不甘与恨意,红唇抿成一条细线,“王后说燕国需要秦国的'关怀',让我们母子去当人质。”说着,她摸了摸公子稷的头。
白起跟着上前行礼,他受魏冉之命一路保护芈八子安全,目光却不自觉地飘向云苓,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情绪。
“燕国苦寒之地,夫人保重。”张仪轻声道。
芈八子苦笑,精致的妆容掩不住眼角的疲惫:“谁能想到,先王一走,一切都变了。”她压低声音,靠近张仪,“先生,你觉得......我们还有回来的机会吗?”
云苓站在一旁,心中暗叹。她比任何人都清楚,三年后芈八子将卷土重来,开始她的太后生涯,公子稷更会成为秦昭襄王。她偷偷看向张仪,或许,三年后,等芈八子掌权,他能重新得到重用。但这样的话,她如何能说出口?
“世事难料。”张仪淡淡道,目光扫过公子稷稚嫩的脸庞,“夫人只需保重身体,静待时机。”
芈八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时公子稷突然跑到张仪面前,仰着小脸:“相国大人,您教的《孙子兵法》,稷儿都背下来了!'兵者,诡道也……'”
张仪难得露出一丝真心的笑意,蹲下身与公子稷平视:“公子聪慧,将来必成大器。”
日头西斜时,两支车队分道扬镳。
芈八子一行向北往燕国,张仪的车队则向东去魏国。
马车渐行渐远,咸阳城的轮廓渐渐模糊,最终消失在地平线上。云苓悄悄握住张仪的手,发现他掌心冰凉。
“三年。”她突然说。
“什么?”张仪转头看她,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云苓意识到失言,连忙改口:“我是说,也许三年后,一切都会好起来。”
张仪若有所思地看着她,目光深邃得仿佛能看透人心。最终他只是轻轻“嗯”了一声,将她的手握得更紧了些。
夕阳西下,将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
前方是未知的旅途,身后是再也回不去的过往。车轮滚滚,载着他们驶向不可知的未来。
“白将军,你在看什么?”公子稷仰起稚嫩的脸庞,他注意到白起频频回首,目光流连在远方。
白起猛然回神,宽厚的手掌轻轻抚过孩童柔软的发丝。“没什么。”他低声道,声音里藏着几分不自然的紧绷。
“怎么还脸红了?”芈八子眼波流转,忽而轻笑出声,指尖虚点着他泛红的耳尖。
白起慌忙低头,喉结微动,“臣......是热的。”
他声音渐低,像是要将自己藏进暮色里,胸口的那支银簪仍在微微发烫。
此生,或许再难相见。
(http://www.94xsds.com/book/801587-8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