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夫人。”
“娘。”沈辞看向母亲。
“娘,让黎姑娘以远房表亲的身份暂住,名分等孩子落地再定。”
“只是人言终究可畏。”莫氏攥紧手中佛珠。
她知道儿子的顾虑,沈府己经风雨飘摇,经不起任何风浪。
这非常时期,如若被有心之人利用。
“罢了,罢了,是我考虑不周,等孩子落地,若你还想守节我便依你。”
“黎落谢沈夫人收留之恩,成亲一事黎落不强求。”
“来人,传府医。”
半晌,府医为苏黎把脉。
“回禀夫人,这位娘子怀孕己两月有余。”
“好,好,好……渊儿若在天上看着,也该放心了……”
“小娘子最近可是经常腹痛,三个月之前一定要避免劳累。”
“我给你开些保胎的方子,还有一些滋补的药膳。”
府医为她开完药方后便行礼告退。
莫氏朝候在一旁的小丫鬟招了招手。
“盛夏,你以后就跟着黎姑娘做一等丫鬟。”
“许嬷嬷安排人在采买一些丫鬟小斯,去她院内好生服侍。”
“你们一定要好生伺候着黎姑娘,以后她就是我们沈府的主子。”
“是,夫人。”
盛夏是她从长子小时候就开始培养的,准备等他成亲,送去他院落管事的一等丫鬟。
“吃穿用度都给我按主子位分来。”
“是,夫人”
“民女谢夫人垂怜!”苏黎起身向莫氏行礼。
“起来吧,你身子重,以后不用行礼。”
“我乏了,就不陪你们了。”
莫氏在季嬷嬷的搀扶下向外走去。
“你们都退下。”沈辞把她逼到墙角,控制在轮椅中。
“二爷这是做什么?”
沈辞用力掐住她的面颊。
“孩子出生前不要做一些无用功。”
“二爷是不信这个孩子是沈郎的?”
苏黎仰起脸,泪水滴落在他手背。
“那何须留民女在沈府。”苏黎一把推开他,向外跑去。
沈辞着指腹,看向女人远去的背影,眼底情绪翻涌。
苏黎依靠在一旁软榻上,指尖无意识着被掐出红痕的脸颊,唇角却勾起一抹嘲讽的弧度。
盛夏捧着茶盏上前,目光担忧。
“姑娘,您的脸......”
“无妨。”
苏黎接过茶盏轻抿,温热的茶水却化不开心底的寒意。
“去帮我把药箱拿来,再备些止血的药材。”
盛夏微微一怔,欲言又止,终是福了福身退下。
暮色降临时,苏黎屏退丫鬟,将自己反锁在房内。
她褪去外衫,露出肩部的伤口。
指尖抚过渗血的伤口,往事如刀剜心。
“吱呀——”窗棂轻响。
冷阙如鬼魅般翻入屋内,怀中抱着一摞用油布裹着的卷宗。
“小姐,刑部戒备森严,只拿到苏府案的残卷,大理寺的......”
她话音戛然而止,目光落在苏黎肩上的伤口上,拳头骤然攥紧。
“足够了。”
苏黎披上外袍,接过卷宗展开。
宣纸上,‘通敌叛国’西个字刺得她眼眶生疼。
突然,一行小字让她呼吸停滞。
“涉案人证:沈家军副官:马彪。”
“沈家军.....”
她喃喃低语,指甲深深掐进纸页。
冷阙凑上前细看,神色骤变。
“沈家军不是全军覆没,只有沈辞……”
话音未落,窗外突然传来轮椅碾压地面的声音。
苏黎迅速将卷宗藏入暗格,冷阙己如狸猫般翻出窗外。
“黎小娘子这么晚还不睡?”
沈辞的声音从廊下传来,轮椅碾过青石板的声响由远及近。
苏黎整理好衣襟开门,正对上他探究的目光。
沈辞闻到她身上淡淡的血腥味混合着药香,鬼使神差道。
“受伤了?”
“胎像有些不稳。”
苏黎垂眸掩饰眼底的情绪。
“劳烦二爷挂念。”
沈辞的目光扫过她苍白的脸色,喉结动了动,最终只是扔下一纸药方。
“明日让厨房炖了送来。”
待沈辞离开,苏黎展开药方,除了几味安胎药,赫然夹着一张字条。
“城西密林,子时三刻。”
“小姐。”
冷阙出现在她身边,看向她攥紧的纸条。
“我们的人当天潜伏在城西乱葬岗,却被人捷足先登了。”
“会不会是沈二爷的人。”
“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攥紧外衣的手不住的颤抖,父亲、母亲、哥哥……黎儿来看你们了。
子时三刻,城西密林,冷阙手握匕首在前面探路,满地的枯枝叶发出轻微的踩踏声。
“小姐……这是……”冷阙惊呼。
苏黎却己踉跄着跪倒在地,指尖用力抠进泥土,指甲缝里渗出鲜血。
“父亲......母亲......哥哥……”
她的额头重重磕在墓碑上。
远处传来轮椅碾过枝叶的声响,沈辞从暗处现身。
“黎小姐这是……”
苏黎明知今晚他给的线索就是为了试探她的身份,可是她不愿放弃这个机会。
“二爷以为呢?”
沈辞看向苏黎红肿的眼睛,渗血的额头,到嘴边的话咽了下去。
苏黎突然仰头笑出声双手扶住他扶手两侧,带着血腥味的气息喷在沈辞脸上。
“二爷深夜邀我来此,就是为了让我看这些无名墓碑?”
身子前倾贴近他耳侧低语。
“您给的线索可真够明显的,苏府灭门的忌日,还有这精心伪造的无名氏碑。”
轮椅突然逼近,将苏黎困在墓碑与他胸膛之间。
“无名碑只是因为我敬佩苏将军为人,做不得假。”
“你查到的线索,也只不过是我让人刻意留给你的。”
“记住,只要你留在沈家,沈家定会护你们母子周全。”
温热的气息喷洒在她的颈窝,她后退一步贴上背后的墓碑。
“前提是你不要自作聪明,做一些无用功。”
看向男人远去的背影,苏黎牙齿咬得死死的,几乎要咬碎下唇。
苏家的仇她苏黎自己会报。
沈府东院,青峰垂首立于案前,手中画轴徐徐展开。
“二爷,此乃重金托画师临摹的画像。”
“太傅家的嫡女跟苏二小姐是闺中密友。”
“此画像上的姑娘,京都跟她熟识的人都一一核对过了,皆能确认画像无误。”
(http://www.94xsds.com/book/818372-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