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定下婚期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6章 定下婚期

 

这是苏家苏老太定的规矩,两房的儿媳可以不用陪她用膳,但是得每天来向她请安问好。

苏莳锦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然后迈脚进了屋子。

刚一进去,她便看到余氏坐在苏老太下手边上,两人有说有笑的,画面很是和谐。

再一转头看见了另一边的椅子上坐的端坐的何含月。

她此刻眼神平静无波,就好像那两人的热聊丝毫没有影响到她一样。

“莳锦,你来了啊,听老太太说说你身体不大舒服,还以为今早上是见不到你了。”

余氏看见苏莳锦热情地喊道,下一秒她便注意到这丫头今日装扮不同往日看起来那般寡淡。

她扫了眼对面的何氏一眼,苏莳锦此刻戴的不就是前年那丫头过生辰时她送的首饰吗?

当时她看到那满满当当一盒子的珠宝首饰眼红的紧,可碍于老太太在她也不好意思张口。

这事她到现在还惦记着,没成想,苏莳锦今日就给戴上了。

苏莳锦走到三人面前,俯身行礼“祖母,母亲,二婶。”

“锦丫头来了啊,昨日听秦嬷嬷说你身体不适,今天恢复了吗?”

苏老太将手中的茶杯放到旁边的桌子上,又拿起帕子将嘴角残留的水渍轻轻擦拭掉。

她一抬头就看到苏莳锦今日的装扮与往日有所不同,那头上簪的和耳朵上戴的可都不是她送的。

苏莳锦笑道“让祖母和二婶婶挂心了,孙女的身体己经恢复,并无大碍。”

“嗯,那便好。”苏老太冷着脸命人端了椅子来让苏莳锦坐下,又命秦嬷嬷可以开始去布菜。

她刚一坐下,余氏这话头就又起来了。

“莳锦,我们刚还说你与武安候府小公子的婚事呢,武安候给了三个日子,老太太是最疼你也是最了解你心思的,她想让你早早嫁过去,也好让你安定下来。”

“那祖母选了什么时候啊?”

“是今年年底,十二月初二,这天可是个宜嫁娶的好日子。”

苏莳锦嘴角微勾,苏老太疼她,真的吗?

要是真的疼就不会那么着急了吧!现在是九月底,到十二月只剩两月。

这个时代的婚丧嫁娶最短的准备时间也是三个月,她们这是有多着急把她嫁到武安候府啊。

只可惜原主当时并未如她们的愿,因为段庆山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了原主的身世。

她一个贫民窟的孩子即便是再得李方旬喜欢,也入不了侯府的门,所以这桩婚事到此便打住了。

可这次段庆山遵守承诺没有将原主的身世公之于众,武安候也没有拒绝两家的亲事。

“锦丫头,你如何想啊?”苏老太见她迟迟没有出声开口问道。

她知道自己急了点,但这婚事实在是不能出岔子,早早成了她才能安心,苏府才能有个依仗。

“孙女全听祖母安排,并无异议。”

苏莳锦笑的一脸娇羞,真的就像是小女孩家提及喜欢之人时应有的小表情。

“那便好,锦丫头,你也大了,祖母与你父亲是真的想让你过的好,你是个争气的,能得李公子青睐,想来日后你的福气还在后面。”

看到苏老太这般喜上眉梢的模样。

余氏趁热打铁道“是啊,莳锦,你这面相一看就是有福气的,日后这京城里的富家夫人小姐见了你大多都是要向你行礼问安的,而且借着你的名头,咱们苏家人出去了也都能挺首腰板与人相处了。”

听听,这一个个的好话先说了一箩筐,把她架的高高的,让人都找不到任何反驳的话。

不过终究是不能如她们的愿了,她嫁不了李方旬,更不可能入武安候府,这些人的如意算盘敲的再响也注定毫无收获。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她这会还是不能表现出异样,要不然苏家人指不定会使什么绊子。

苏莳锦扯动嘴角也跟着笑道“祖母与二婶婶的良苦用心锦儿明白。”

话落,她看了一眼从未说过一句话的何含月。

“母亲,女儿的婚事您觉得如何?”

其它三人都没想她会叫她。

苏老太的脸更是瞬间黑了下来。

余氏小心看了眼,只静静坐着等看好戏。

何含月动了动放在腿上的手,终于将视线落在了苏莳锦的身上。

她轻启薄唇道“你祖母既然己经定好日子了,那便一切都听她老人家的就好,想来老太太的心思也是你父亲的心思。”

苏莳锦抿抿嘴,怪不得原主会觉得她这个母亲太过冷淡,她这话里包含了苏家众人,却唯独没有她自己。

她就好像是个置身事外的看客,对苏家这个舞台上演的任何戏都不予评价。

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啊?又遭受了什么才能把一切都看得如此之淡?

她虽不是原主,不需要何含月对她有所谓的母子之情,但听到她这无所谓的一番话还是蓦的有些可怜原主。

不过也就那么一瞬,她其实更好奇的是眼前女子的遭遇。

“母亲,你看女儿今天有什么不同吗?”苏莳锦唇边绽开一抹笑容。

何含月在她头上逗留一秒,弯唇道“莳锦今日好像确实不大一样……”

“是啊,我戴了母亲前年送我的首饰,我今日才发现,母亲送的首饰都可好看了。”

何含月面上倒是看不出多大变化,可苏老太听她这么说顿时便轻咳一声。

余氏笑里藏刀,她还在想找什么借口提这事,没想到这丫头自己提了。

现在她也能名正言顺借着老太太的名义说事了。

“莳锦啊,你一进来我便看到了,只是这首饰是不是不大适合你这年纪的,你看看你头上那红宝石钗子,实属过于张扬了些。”

苏莳锦抬手摸着头上为数不多的钗子。

打趣道“我怎么听着二婶婶这话多少有点酸味啊,这钗子不是我这年纪戴的,那是什么年纪戴的啊,难道是像二婶婶这样的年纪。”

这话一出口,余氏的脸色不大好了,一副为她好还被人冤枉的无辜小表情。


    (http://www.94xsds.com/book/819464-2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