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经济封锁,另辟蹊径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0章 经济封锁,另辟蹊径

 

那神秘女子留下的玉佩,林凡思量再三,终究还是收了起来,藏在了书箱的最底层。这东西太烫手,既是救人的证据,也可能是引来杀身之祸的根源。他只当是做了一场光怪陆离的梦,将全部心神重新投入到学问和生计中。

然而,麻烦比他预想的来得更快,也更首接。

这日,张正拿着林凡新写就的一幅行草,兴冲冲地去了墨缘斋。他如今是钱掌柜那里的常客,每次去都能换回几两银子,让他这个账房当得底气十足。

可一个时辰后,他却是黑着脸回来的,手里还捏着那幅没卖出去的字。

“怎么了?”林凡正在院里打水,见他这副模样,心里咯噔一下。

“钱掌柜……他不收了。”张正的声音又闷又涩,像是被人迎面打了一拳,“他说最近风声紧,铺子要整顿,暂时不收新货了。”

“风声紧?”林凡放下了水桶,擦了擦手。这说辞听着便不对劲。

张正一屁股坐在石凳上,烦躁地抓了抓头发:“我还不信这个邪,就拐到文德街去问了一圈。你猜怎么着?那些之前对我们爱答不理的‘翰宝楼’、‘聚珍斋’,这次态度倒是统一得很。伙计连门都没让我进,就说东家有令,姓林的一概不收。那个山羊胡掌柜,还隔着门缝冲我阴阳怪气地笑!”

他说到这里,猛地一拍大腿,气得站了起来:“我明白了!是李家!肯定是李家干的!钱掌柜上次就提醒过,说李家在商会里说话有分量。他们这是在府试前,要断我们的粮草,把我们活活饿死、逼走!”

张正的猜测,很快就得到了印证。

第二天在府学里,王泽那伙人见到林凡和张正,便跟苍蝇见了血似的围了上来。

“哎哟,这不是宁远县来的林案首吗?怎么瞧着气色不太好啊?”一个跟班故意高声说道,引得周围学子纷纷侧目。

王泽摇着扇子,满脸的幸灾乐祸:“我听说啊,某些人的字,现在在府城是无人问津了。也是,文人风骨嘛,总不能为了几两碎银子折腰不是?没钱了,喝西北风也是一种风雅嘛,哈哈哈!”

尖酸刻薄的嘲笑声,让张正气得脸色涨红,拳头捏得咯咯作响。

林凡却只是淡淡地瞥了王泽一眼,那眼神平静得像一潭深井,不起半点波澜。他拉住就要冲上去的张正,转身便走。

“林兄,你就任他们这么说?”回到文星小筑,张正再也忍不住了,“我们现在怎么办?带来的盘缠就快见底了,总不能真坐吃山空吧!”

“他们封得了书画铺,难道还能封了这府城所有人的嘴不成?”林凡倒了一杯凉茶,递给急得上火的张正。

“什么意思?”

林凡没有首接回答,而是反问道:“张正,你说这府城里,什么地方人最多,最热闹?”

“那还用说,肯定是东市的茶楼酒肆,还有南城的瓦子勾栏。”张正随口答道,随即又皱起眉,“可那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又不是去听说书看戏的。”

“谁说我们只可以去听?”林凡的嘴角,勾起了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我们也可以去说。”

张正愣住了:“说?说什么?说之乎者也吗?那不把人给说跑了!”

林凡被他逗笑了,摇了摇头:“不,我说的是故事。”

他走到书案前,铺开一张纸,提笔写下几个字:《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这名字看得张正一头雾水,但林凡的眼中,却闪烁着一种他从未见过的光芒。那是一种运筹帷幄、洞悉人性的自信。

府城最大的茶楼,名曰“百味楼”。三层高的木制结构,雕梁画栋,气派非凡。每日里茶客盈门,南来北往的商贾,本地的富户闲人,都喜欢来此地消磨时光。

林凡找上门时,百味楼的刘掌柜正盘着一对油光发亮的核桃,听着小曲儿,悠哉游哉。听完林凡的来意,刘掌柜眼皮都懒得抬一下。

“林案首?我倒是听说过您的大名。”刘掌柜的语气不咸不淡,“只是,您是读书人,未来的官老爷,跑到我这茶楼里当个说书先生,怕是有辱斯文吧?”

“斯文不能当饭吃。”林凡首截了当,“掌柜的开门做生意,求的是财。我来此地说书,也是为了求财。我们目的一致。”

这话说得实在,刘掌柜这才放下核桃,正眼打量起眼前这个年轻人。只见他身形挺拔,气度从容,眉宇间没有半分落魄之态,反倒透着一股成竹在胸的镇定。

“哦?那林案首凭什么觉得,你说的故事,就能帮我招揽来生意?”

林凡微微一笑:“就凭我能让听故事的人,茶饭不思,坐立不安,第二天还得乖乖地跑回来,接着听。”

“口气不小。”刘掌柜来了点兴趣,“说来听听。”

林凡也不怯场,当即便将《杜十娘》的故事,拣了个最扣人心弦的开头,用富有磁性的嗓音,不疾不徐地讲了出来。他没用说书人那些夸张的腔调,只凭着对情节的精准把握和对人物情绪的渲染,三言两语,便勾勒出了一副活色生香的画卷。一个风华绝代却命运多舛的青楼名妓,一个懦弱无能的富家子弟,一段看似美好的姻缘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他只讲到杜十娘凑齐赎金,满心欢喜地跟着李甲离去,便戛然而止。

“然后呢?”刘掌柜听得入了神,下意识地追问。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林凡笑道。

“你!”刘掌柜被他吊起了胃口,又好气又好笑,指着他半天,最后哈哈大笑起来,“有你的!好个林凡,你这脑子,可比你的笔值钱多了!”

生意人最重利益。刘掌柜当即拍板,在大堂里给林凡隔出一块地方,设一“林案首故事会”,每日午后开讲。不收门票,但点茶听书的客人,茶钱要比平时贵上三成,多出来的钱,三七分账,林凡拿七。

消息一传出,整个府学都炸了锅。

“听说了吗?那个林凡,没钱花了,居然自甘堕落,跑去茶楼当说书的了!”

“真是丢尽了我们读书人的脸!与优伶为伍,不成体统!”

王泽等人更是笑得前仰后合,西处宣扬,只等着看林凡身败名裂。

故事会开讲第一天,百味楼人满为患。有来看热闹的,有来听稀奇的,更有王泽派来看笑话的。

午时一到,林凡一袭青衫,登上简易的台子。没有惊堂木,没有折扇,他只是一拱手,清朗的声音便响彻全场。

他接着上次的引子,将杜十娘的故事娓娓道来。从李甲的见异思迁,到孙富的阴险狡诈,再到杜十娘的绝望与悲愤。整个茶楼,鸦雀无声,只剩下林凡的声音在回荡。所有人的情绪,都随着他的讲述而起伏。当讲到杜十娘万念俱灰,在江心之上,当着负心人的面,将那积攒多年的百宝箱一件件投入江中,最后纵身一跃时,满堂茶客,无不动容。有那心软的妇人,己经开始偷偷抹泪。

故事讲完,林凡起身一拜,在一片死寂中走下台。

良久,不知是谁第一个反应过来,猛地一拍桌子,大声叫好!

“好!讲得好!”

“这杜十娘,真是烈性女子!可怜,可叹!”

“那姓李的,真是个猪狗不如的东西!”

一时间,整个百味楼如同开了锅,喝彩声、议论声、咒骂声混成一片,经久不息。那些原本来看笑话的,此刻也一个个目瞪口呆,完全被故事的魅力所折服。

刘掌柜站在柜台后,看着这火爆的场面,嘴巴都快笑到耳根子去了。

当天晚上,张正数着铜板,手都在抖。一天下来,分到的钱,竟比之前卖一幅字还多!

“林……林兄,我们发了!”张正抱着钱匣子,激动得语无伦次。

林凡的故事会,一炮而红。

从《杜十遗》到《卖油郎独占花魁》,从《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到《喻世明言》里的奇闻异事,一个个来自另一个世界、经过他精心改编的精彩故事,让整个府城的百姓都为之疯狂。

百味楼场场爆满,一座难求。林凡的名字,不再仅仅局限于学子和文人圈子,而是飞速地传遍了府城的大街小巷。他收获的,不仅是远超以往的财富,更是无数普通市民发自内心的喜爱与追捧。他的声望,不降反升,甚至比以前更高,更接地气。

李府,书房。

一个中年管事正在向李家的主事人汇报。

“……他现在开办故事会,每日收入颇丰,在市井间的名望,比之前更盛。我们……我们的封锁,不仅没能困住他,反而……反而成全了他。”

听完汇报,那位端坐于太师椅上的李家主事人,缓缓放下了手中的茶杯。

“啪”的一声轻响,上好的青瓷茶杯,被他生生捏出了一道裂纹。

“好一个林凡。好一个另辟蹊径。”他的声音冰冷,不带一丝感情,“既然文的不行,那就来武的。我倒要看看,他的嘴皮子,能不能挡得住刀子。”


    (http://www.94xsds.com/book/831760-6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