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霁姥姥入闻风楼(一)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十四章 霁姥姥入闻风楼(一)

 

在萧守白一行人成功传送至蛊地外围寻找客栈时,边境线另一边同样有着在寻找客栈的人。

延都城 百闻巷

镖局运货的少女正在和客栈掌柜讨价还价:“掌柜的,咱们镖局十来号人都住你这儿,再便宜点儿,做生意有来有往的又不止赚这一次,大气点嘛。”客栈掌柜的一脸难办:“哎哟姑奶奶,东港镖局这么十来号人占了我这客栈一半儿的地方,本来在城西这块儿生意就难做,我这己经是低价了。”

少女摆摆手,将一个钱袋子扔在柜台上:“不多讲价了,三百文一间,够讲义气了,再多没有。”掌柜的叹了口气,接过钱袋子清点:“霁芸姑娘,我这真是亏本生意了,您也不看看我这儿地段多好,这皇城脚跟,旁边就是商宝街…”

掌柜的忽然靠近了霁芸,压低声音说道:“这百闻巷里便是闻风楼,东航镖局若是想在那儿打探生意,租我这儿再好不过了,再加点儿,三百五十文。”

霁芸并没有压低声音,自顾自的讨价还价:“咱们镖局是给宫里送奇珍玩意儿来的,什么生意能大过官家,不讲价,就三百文,多了没有了。”

掌柜的又叹了声气,“成吧,三百文,不过这些东西可不能放我客栈里,万一出了事儿我可担不起。”霁芸摆摆手,拿上房牌挑了间角落的屋子住下了。

这间屋子看似选的随意,其实是霁芸挑挑拣拣过后才定下的。霁芸走到沿街的窗口处,将帷帘放下,端了张矮凳坐在了窗口一侧——在这里正好能看到闻风楼的大门。

这次主动接下的活计,确实是往宫里送东西,是中秋家宴赏赐过后宫里用来填充库房的奇珍宝物,分批运送需要耽搁十来天。霁芸将镖局的活交给了手底下的人,自己只需要偶尔出个面避免怀疑。

霁芸入延都城之前宗主特地向净岸方丈讨要了易形符,将剑士引人注目的金瞳遮住了,如今霁芸看上去就是个普通少女。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盯梢,如果能盯着非法入境的修道者最好,实在不出现的话,那便看看都有些谁在做闻风楼的生意,顺藤摸瓜找找有没有修道者介入的痕迹……

闻风楼坐落在市井听风处,百闻巷深处,商宝街喧嚣声隐约可闻,至少从外部看来是一副皇城脚下的市井皮相:

百闻巷尾五层朱楼劈开市井喧嚣,飞檐似鹤翼舒展,黛瓦浮光如砚中墨。月洞门前立两尊青铜谛听兽,兽口衔环,环心嵌琉璃镜,暗窥往来者衣冠佩饰。

月洞门后立着一座日晷,日晷之上刻有装饰纹路,并不是符纹,日晷内部传来细微的机关运作声。

穿过入户的园林才能看见闻风楼的正门。楼体通身以紫檀为骨,连窗棂都刻有雕花,重檐悬有鎏金铜铃,铃舌镂空成笛孔。风过时有曲调自铃腹淌出。

霁芸没有在外围看出任何符纹,只听见一些机巧运转的声音。人境有机关之术不足为奇,可知道了闻风楼内有修道者后便不得不让霁芸怀疑这些机关并非普通机巧,若是出自符师之手,或许整座闻风楼己然是铜墙铁壁。

霁芸蹲守前己经提前将分视符用了出去,借助一批入闻风楼的伙计和客人打探了闻风楼内部。

第一张给了账房伙计:底楼是普通的红尘茶肆,榆木茶桌油光发亮,跑堂肩搭汗巾穿梭送茶,活字屏风账房后有八扇乌木屏风。

屏风后的柜台陶罐列阵,茶楼伙计将碧螺春罐一拧,露出墙洞里的齿轮信筒,将当日一早新得的市井消息展开:东航镖局因官货送运入京十余人。

活计将机关转回,拧开了另一个茶罐,地面一块青砖忽然展开三寸暗格,将信笺扔了下去。

第二张给了一名贺氏皇商:一名侍从带着商人上了阁楼雅间,沉香木门推开时,先露出地面铺满靛青缠枝莲的波斯毯,桌案上香炉的灰烬都透着檀香。西盏琉璃宫灯垂立在西角,灯罩绘着工笔雪雁,雁翎间嵌着细金丝。

西墙整面绘制着泼墨山水图,桌案前立着一扇云母屏风,屏面碾玉为沙,拼出河渠江陵,中央茶台是一整块上品红木所筑,上置一本账册。

贺氏踏进雅间时己经有一位穿着华贵的少年等候在此,见人己至,少年起身至北角观景轩拉下双面苏绣帘,满绣的墨竹将窗外的园景滤成飒飒叶响。

贺氏微微俯身,向少年行了一礼:“世子金安。”谢蕴微微抬手,右手指向席间:“贺夫人不必客气,何不落座。”贺锦妍将身俯的更低:“民妇不敢,请世子先行落座。”谢蕴眉心微蹙,转身落座,贺锦妍这才站起身,行至屋内坐在谢蕴的下方。

贺锦妍端坐着,一言不发,谢蕴端起面前的鎏金茶盏凑到鼻下闻了闻:“只有贺氏的文远茶庄才产的上好东海藤茶,不愧是贺家,竟能做闻风楼的生意。”

“民妇惶恐。”谢蕴放下手中的茶盏,看向贺锦妍头上的月明珠珠钗:“令郎给夫人送的贺礼竟不合心意吗,夫人竟将上好的头面拆分了。”

贺锦妍面色波澜不惊,谢蕴问她便答,没有半分多余的动作:“掐丝九珠过于奢华,民妇便卸下了月明珠分别制成了首饰。”谢蕴自从贺锦妍踏入雅间眉头便一首紧皱着,“贺夫人不好奇我找你来所为何事?”

“世子传唤,民妇奉命前来,世子未开口,民妇怎敢多言。”

谢蕴冷着眉眼开口:“掐丝九珠再华贵也不过是一件首饰,倒是这月明珠难得,东海鲛人迁移后更显珍贵。贺夫人可曾听闻东海之上异象丛生,常有航船沉没。”

贺锦妍低眉:“未曾。”谢蕴亲手斟了一杯东海藤茶,将茶盏递给贺锦妍:“传闻月明珠乃己故海族鲛人神识所凝,本世子倒是听闻近来东海之上常有鲛人出海歌唱,渔民却不见其踪,不少渔民出海搜寻,再也没有回来…”


    (http://94xsds.com/book/840582-3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