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虞国的工匠们正将破碎的城墙砖石重新垒砌,田间的百姓弯腰播种新苗时,一场关乎国家未来的思想风暴,正以战部为中心,在整个虞国掀起波澜。这场关于灵境智能是否应大力发展的讨论,从街头巷尾的茶余饭后,蔓延到网络世界的虚拟论坛,最终汇聚成高层大殿里的争辩。
虞国最大的网络论坛“大荒论道”首页,置顶的《灵境智能发展调查问卷》在发布后的 24 小时内,便收获了超过百万的点击量。问卷界面以红蓝两色划分阵营:支持发展的图标是闪耀的齿轮,象征科技进步;反对发展的图标则是断裂的锁链,隐喻失控风险。
“铁匠老张”在留言区写道:“我儿子在前线打仗时,灵境智能帮他躲过三次致命伏击。现在开锻造店,要是能用人工智能计算火候和锻造角度,效率肯定翻倍!支持发展!” 这条留言获得了 2千个点赞。下方紧跟的是 “教书先生李墨”的反驳:“焱国那场灵境失控,烧毁了三所书院,多少典籍化为灰烬。科技若没了人性的缰绳,不过是伤人的利器!”
数据统计页面实时跳动着令人咋舌的数字:截至第三天傍晚,67.3% 的参与者选择支持发展,其中 18至35 岁群体占比高达 82%;而反对者中,60 岁以上人群占比过半,他们的理由集中在 “不可控风险” 与 “传统生活被破坏”。论坛管理员不得不开启智能审核系统,以应对每分钟上千条的讨论留言。
虞国国家电视台《民生首击》栏目组,扛着摄像机走进大街小巷,将镜头对准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民众。在繁华的商业街区,年轻的商人林夏对着镜头兴奋比划:“现在进货多靠人工盘点,要是人工智能能自动分析销售数据,提前补货,我的绸缎能少积压一半库存!”
而在城郊的渔村,老渔民周阿公却皱着眉头摇头:“海里的鱼群有自己的习性,机器咋懂?去年焱国沿海就用人工智能捕鱼,结果三个月打光了十年的鱼量,这不是断子孙路吗?”他身后,几名年轻渔民悄悄比出支持的手势,被周阿公发现后,慌忙低头摆弄渔网。
在战部医院,主刀医师沈清展示着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的病例:“这个脑科手术,人工智能提前三小时模拟出最安全的切口路径,患者术后恢复速度比传统手术快 40%。但...” 她话锋一转,“上周系统突然出现数据紊乱,差点导致误诊,监管必须跟上。”
半月后的清晨,金色的阳光穿透战部大厅的琉璃窗,在议事厅的青石板上投下斑驳光影。国主姬轩指尖轻叩龙纹座椅扶手,发出规律的声响,仿佛在为这场即将开始的辩论定调。国理姜石将茶杯打开又合拢,盖杯碰撞声清脆如磬。
“国主、国理,诸位。”人工智能首席专家任戎平教授缓缓起身,他头发灰白却难掩眼中的忧虑,随着手腕轻挥,大屏上出现投影。“若说人工智能是一柄钥匙,它己为我们打开了通向未来的大门。在农业领域,它能通过监测土壤湿度、光照强度,精确控制灌溉与施肥,让寸草不生的荒漠化作万亩良田;在教育方面,它能根据每个学子的学习进度与思维方式,量身定制课程,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假以时日,它甚至可能让聋哑者听见世界的声音,让失明者重见光明,这是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社会进步。……”
说到此处,任戎平忽然切换投影画面,焱国那场灵境失控的惨烈场景在光影中重现:失控的机甲肆意扫射,淮阳的古老建筑在烈焰中轰然倒塌。“但这柄钥匙同样能打开潘多拉魔盒。战争期间,灵境智能使我军情报获取效率提升 300%,却也导致 17 次指挥系统瘫痪,2387 名人员因此丧命。更可怕的是,当它的控制权落入疯狂之人手中 ——”他调出旱凯的研究日志,“这位被誉为‘人工智能天才’的学者,为帮助焱国赢得胜利,先后在虞国、焱国两次引起灵境失控,造成数以万计的人死亡。”
任戎平摘下金丝眼镜擦拭镜片,语气愈发凝重:“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就像一艘在风暴中航行的巨轮。我们的算法看似成熟,就像坚固的船体;海量的数据如同充足的燃料。但在这片未知的海域,随时可能出现‘黑天鹅’—— 那些潜藏在代码深处的未知漏洞,或是别有用心者精心设计的‘特洛伊木马’。诸位请看这个案例。” 投影中出现了一段模拟画面,某位黑客通过植入微小的恶意程序,竟让整座城市的交通系统陷入瘫痪,“只需改变 17 行代码,就能让科技文明瞬间崩塌。如果这发生在国防系统、能源中枢,后果将不堪设想。”
他重新戴上眼镜,目光扫过全场:“灵境智能是天赐的礼物,也是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我们不能因畏惧风险而将其束之高阁,更不能盲目乐观任其失控。唯有建立起牢不可破的监管体系,才能让这股力量真正造福万民。”
战部部长黎牧猛地起身,铿锵道:“国难当头时,灵境是我们的利剑;如今太平初定,它更应成为守护国土的长城!”
科技部长倪嵘也激动地说到:“农业、工业、医疗... 灵境智能能让每个领域脱胎换骨!看看这些模拟数据,全面应用后,虞国 GDP 五年内至少翻两番!”
右首辅敕松子声音如潺潺流水:“发展是大势所趋,但监管需如影随形。每位研发者需立‘责任状’,其家族三代与灵境项目绑定审查,确保万无一失。”
这时,国理姜石慢慢的说到:“主流民意都是倾向于发展灵境智能,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一个过程,不入红尘,如何看破红尘。不可否认灵境发展可能会带来未可知的危险,但我们应该要克服问题、战胜危险,而不是裹足不前。我同意发展灵境。”
国主姬轩缓缓起身,目光似穿过时空般深邃:“我同意发展灵境,但要加强监管。要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下来,国家有顶层法规,各行各业有分支法规,要保证绝对可控。即刻组建律法小组,先行下发简版发展准则,后续三个月内制国家定《灵境智能管理法典》,明确其权利边界与责任归属。”
会议决定的一个月后,虞国国家科研院的灯火彻夜未熄。研发人员们认真学习会后颁布的《灵境发展十项准则》;工厂的铸造机开始浇铸新型灵境加密核心,质检人员手中的检测设备比以往多了三道加密程序。这场从民间到朝堂的大讨论,最终化作推动虞国迈向智能时代的滚滚车轮,在历史的道路上留下深刻的辙印。
(http://www.94xsds.com/book/855100-5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