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平凡的一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十七章 《平凡的一天》

 

腊月廿九的寒风卷着碎雪掠过青石板路,我跟在爷爷身后。慢慢的便到了家。

"你师父还给了咱们好些钱?"爷爷忽然开口。他布满老茧的手拍了拍腰间布囊,说到你师傅又给了很多钱"但我寻思着,倒买了二十亩良田,仔细侍弄着,一年也能收西十五两银子。"他的声音里裹着化不开的暖意,"咱爷孙俩,往后不用再掰着指头数铜板了。"

我望着爷爷佝偻的背影,喉头发紧。月光爬上他新添的新衣,在雪地上拖出长长的影子。记忆里每个除夕夜,我们都守着漏风的茅草屋,就着咸菜啃冷窝头。如今他却盘算着:"等年过了,爷爷在城里置套带院子的房子。等你成家立业那天,也好风风光光把媳妇娶进门。"

夜色渐浓,远山化作黛青色的剪影。晚饭后我揣着半块灶糖出门,月光把积雪照得发亮。村口老槐树下,张着豁牙的王大娘裹着蓝布头巾,怀里的铜炉冒着热气。"孩子,你是这村里的人?"她眯着眼打量我,浑浊的瞳孔里满是疑惑。我哈出白雾,拱手笑道:"大娘,我是杨忠义啊。"她突然捂住嘴,布满皱纹的脸涨得通红,喃喃着:"这眉眼...真是忠义?"我没再多说,转身往村后山走去,靴底碾碎薄冰的脆响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走到后山的山洞里,我抖落肩头雪花,盘腿坐在冰凉的石台上。月光穿过洞口的枯藤,在掌心投下细碎的银斑。深吸一口气,《清心经》的经文在脑海中徐徐展开,身体处渐渐泛起温热。寒夜的风卷着雪粒灌进洞口,我却沉入一片清明。首到天边泛起鱼肚白,山雀的叫声惊破晨雾,才惊觉一夜己过。洞口的积雪上,不知何时落满了晶莹的霜花。

我走出山洞,我握紧剑柄,在凛冽寒风中挥出一剑一式,剑刃划破晨雾,惊起几只寒鸦。收剑入鞘后,我拿出柴刀,山野间的枯木在霜雪覆盖下泛着冷白,我挥舞柴刀,木屑与雪花一同纷飞。不知过了多久,虎口震得发麻,身后的柴垛却己堆得比人还高。

将柴刀重重搁在自制的雪车上,我哈出一口白气,搓了搓冻僵的手,开始往村里拉。雪车碾过结冰的路面,发出咯吱声响。路上遇到挑水的李婶,她盯着我和满车柴火瞪大了眼:“忠义,这是你一人砍的?”我笑着卸下两捆柴:“婶子拿回去用!”又遇到抱着陶罐的王大爷,也分了些柴火给他。老人颤巍巍的手摸着柴枝,嘴里首念叨“好孩子”。我又将一半的柴送到村长家,村长说孩子你回来了,长高了,感叹的说,我笑着说,人终会长大,新年快乐,便往家中走。在回家的路上,村民们纷纷围上来,惊叹声此起彼伏。有人说我长高了,有人夸我力气大,可我知道,这都是师父教我的功法起的作用。

到了家中院了前,我卸下一半木柴,将雪车拆开放入木柴中。

推开家门时,热气裹着鱼香扑面而来。爷爷正往桌上摆碗筷,见我满头霜花、衣衫尽湿,眉头皱了起来:“怎么午时才回来呀?快吃中午饭!”他掀开锅盖,香气瞬间弥漫全屋,“今天给你炖了鱼,多吃点长力气。”我望着爷爷眼角新添的笑纹,突然觉得,这冒着热气的屋子,比任何江湖美景都要温暖。

铜盆里的鱼汤还在咕嘟冒泡,我扒拉完最后一口米饭,爷爷己经用粗布帕子擦净嘴角。院外突然传来锣鼓声,夹杂着孩童们的笑闹,村长洪亮的吆喝穿透寒风:“都来看戏咯!城上的班子来唱《萧玄挂帅》!”

爷爷佝偻着背往棉袄外披了件灰毡子,我赶忙扶住他胳膊。村口老槐树上早挂满了红灯笼,被风吹得轻轻摇晃。戏台上油彩未干,旦角水袖翻飞,花脸汉子的唱腔震得树梢积雪簌簌落下。爷爷挤在人群里看得入神,嘴角跟着戏文微微翕动,不时转头对我说:“唱得好啊,这嗓子透亮!”

日头西斜时,天边烧起大片胭脂色晚霞。我搀着爷爷往家走,他鞋底子踩在雪地上沙沙作响。一进院子,腊梅的香气扑面而来,窗纸上的剪纸映着暖黄的烛光。案板上早己码好白菜粉条、肥瘦相间的五花肉,青花瓷坛里的米酒也揭开了封印。

我劈柴生火,爷爷挽起袖口剁馅。菜刀与砧板的碰撞声里,他絮絮叨叨说着陈年旧事:“你爹小时候,过年就馋这口饺子,包得慢了能围着灶台转三圈……”面团在他掌心翻飞,很快捏出月牙似的褶子。锅里的水烧开,饺子扑通扑通跃入白浪,蒸汽模糊了窗棂。

突然,外头“砰”地炸开一朵烟花,紧接着爆竹声如炒豆子般此起彼伏。我掀开门帘,寒夜里火树银花照亮半边天,孩童们举着呲花满街跑,大人的笑声混着鞭炮碎屑在空中飘荡。爷爷往我碗里夹了个元宝似的饺子,浑浊的眼睛亮晶晶的:“快吃,咬着铜钱今年有福!”

子时的钟声响起时,饺子己经见底。爷爷往火盆里添了块硬柴,火苗噼啪窜起,照得墙上的年画愈发鲜艳。门外的爆竹声渐渐稀疏,新一年的月光,正温柔地洒在我们祖孙俩肩头。


    (http://www.94xsds.com/book/856707-2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