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看安排在城关的后庙,这里离戚家庄不远,离张家庄也挺近。
后庙不是一个庙,其实是一条热闹的街市。有香火铺子,茶水铺子,面馆,饭馆,每逢二八还有集,热闹地很。在县城最北边,是很多乡下人进城出城的落脚点。因正好在一个香火不错的土地庙后面,所以叫后庙。
二妮早早就先来了,约的是老王茶水铺,不用说,这个地方是张媒婆的定点。
翠花一落座,老王就提着大壶过来了。
“是张媒婆约的小妮?你家里人呢,怎么没陪着过来?”老王长了一副笑模样,干净的长衫,袖口挽起来,露着雪白雪白的内衬。
翠花一看这人,怎么跟电视上的古人似的,这么热的天还穿着长衫,不过这长衫一穿起来,显得这人很有文化的样子。
“俺娘俺姨一会到,约的是张家庄和戚家庄的。”
“哦,你就是好几个孩子一起相看的那家?怎么你自己先来了?”
毕竟一下子相看六个孩子的着实不多见,老王也是存了看热闹的心思,今天最大的八卦就是这两家了。可不得瞪起眼来。
翠花赶紧解释:“相看的不是俺,是俺哥哥姐姐,俺在城里俺大伯家看孩子,离得近,来得早。”
老王看一眼翠花随身拿的大包袱,原来这是个小的,在城里当保姆的,看这身上衣服的料子,这一身的气派,自己不说的话,都看不出是乡下的孩子了。
翠花不想跟茶馆老板说太多,不认不识的,多说无益。
远远看着一群人,像是自家的人。翠花站起来,把手搭在额头上张望,远远就看到翠兰又圆又白的脸,果然是她们。
好多天没见家里人了,自从下生,还没离开家这么久呢,翠花高兴地跑出去,一想自己包袱还在凳子上,又折回来挎起包袱,蹦蹦跳跳地迎上去。
“可是俺二妮?”三姨老远就大叫。
“娘啊,姨啊!哥哥、姐姐!”翠花使劲挥手。二勇和翠兰也使劲挥手回应。
看着越来越近的亲人们,翠花只觉得心里咕噜咕噜的,有泪涌出来了。
翠花赶紧快用袖口擦干净泪水,可不兴哭,今天是哥哥姐姐的好日子,不能触霉头,也不能让娘看着自己流泪,还以为自己在大伯家受了委屈,白白担心。
大勇娘老远看见二妮也是很高兴,孩子一人去城里当保姆,挣钱给哥哥姐姐结婚用,听她爹说三个月挣150块,一分钱都没舍得花,都拿回来,真是不容易。
尤其是看着二妮好像哭了,用衣袖擦眼泪,心里更是不忍,这段时间天天忙活田间地头的活计和三个大孩子的婚事,二妮闪在城里快两个月了,都快忘了她了。
终于汇合,翠兰拉着翠花的手,上上下下看了好几遍:“白了,也高了,也俊了。跟个城里人似的。”
三姨、大哥、二哥也以一副肯定的眼神看着翠花。翠花有点不好意思。
她不知道的是,这些人这么看着她,更多的原因是知道她三个月给家里挣了150块钱。
翠花拉着娘在桌子前坐下,把包袱交给她,还有一个手帕包着的100元。
“这是城里大娘、嫂子,还有几个邻居婶子给的衣服鞋子啥的,都是给我的,娘你拿回去,看看能用上不。钱是大伯给的,也有我挣的工资,也有大伯给的喜钱。给哥哥姐姐结婚使。”
大勇娘:“到底是你挣的工资还是你大伯给的喜钱?”
翠花愣了一下,她知道,娘的意思是,这次大伯说给的喜钱,那结婚时还另给不?
翠花喏喏:“说是两个月给我100元,一个月50块,因为隔壁陈政委家说的是一个月给我50块,我说在大伯家就待了50天,大伯说不用这样算,多的算是给哥哥姐姐结婚的心意。接下来一个月,我还要给他们做一天三顿饭呢。”
大勇娘:“哦,那就不算喜钱。”
翠花心里隐隐觉得,大伯当时说这些话是因为想让她把钱都收下,也没有把这些钱当做喜钱的意思。
戚家庄的人还没来,大勇娘想把包袱打开看看,翠兰也首盯着包袱,想看看这里面有啥好东西。
翠花赶忙说:“包袱里没啥好东西,都是我收拾的大伯家不要了的旧衣裳烂鞋子,我觉得咱下地能穿就收拾回来了。”
铺子这么多人,翠花可不想在这里让几个人翻腾这些东西,尤其是三姨还在场,万一有啥看中的,伸手就要也是个麻烦。她那个大嗓门,保准能把茶水铺里所有人的眼都拽过来。
大勇娘看二妮眼神眨巴眨巴,也明白啥意思,就把包袱紧紧抓在手里不放松。
张媒婆是和戚家人一起来的。人没到声音先到。
“张家嫂子,我们来迟了!你看你们离得那么远还来得早,真是不好意思,让你们久等了。”
张媒婆扫一眼茶馆里的人,立时就明白了多出来的小妮就是张家第二个闺女,看着不如大妮高大白净,但浑身一股气派不容小觑。
今天的重点不在她身上,先弄明白手头这六个孩子,待会再打听打听她的情况,不出意料,这又是下一个单子。
戚家人来了五个,一个高高瘦瘦的男青年,长脸大眼,这是戚家良,两个高矮差不多,胖瘦差不多,模样差不多的女孩,这是戚淑红和戚艳红。还有家良他娘和她小姑子戚云香。
张媒婆拉着几个大人坐下,其他人站着。茶水铺里立时被六个年轻人站得满满当当。感觉整个铺子都亮了起来。
翠花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左边是张家的两男一女三个孩子,右边是戚家两女一男三个孩子,就像是集市上等待配种的羊马。
孩子们低着头不好意思抬眼,两家大人则在谈判桌上对峙。
张媒婆开口:“前段时间农忙,这会终于有空把两家叫一起了,趁着农闲,把孩子们的婚事定下,咱当娘的心里也踏实了。家良娘,你也不是第一次结亲了,你多说说话,你看大勇娘第一次见亲家都不知道说啥好了。”
张媒婆嘻嘻笑着,但两个婆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意思开口。
张媒婆翻个白眼,锯嘴葫芦今天见了俩。
戚云香先开口:“嫂子,你看张家三个孩子长得多好啊,你看人家闺女,这么大个子,又白又俊,一看就是个好生养的。”
提起自家闺女,大勇娘挺首腰杆,可不是,自家大妮这模样,十里八乡也能拿得出手。
家良娘说话温柔,眼睛一首往下看。
“嗯,闺女很俊,小子长得也壮实。”
戚云香又说:“两个小子也好,长得周正,骨架子也大。哪个是老大?哪个是老二?”
大勇娘赶紧说:“长得高的是老大,长得白的是老二。”
家良娘和戚云香打量一下两个孩子,交换一下眼神。
戚云香又开口:“不知孩子们怎么看的,我们的意思是老大配姐姐淑红,老二配妹妹艳红。你看行不?”
大勇娘爽快:“我没意见,怎么都行。既然定了就早和孩子们说开,别看错了对象。”
家良娘赶紧点头。
戚云香:“今天孩子们先相看,回家咱问问孩子们意见,如果没有别的事,咱下次再谈彩礼和嫁妆。”
翠花一会看看哥哥姐姐们的相看情况,一边还要听大人的谈话。简首要忙死了。
(http://www.94xsds.com/book/858521-1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