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生擒于禁歼灭曹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4章 “生擒于禁歼灭曹军

 

“勇士们,冲啊!!!”

“生擒于禁,歼灭曹军!!!”

马超一马当先,庞德与马岱两侧护卫。

原本对付杨秋部的西凉军转向,刀锋向外,首指曹军。

战鼓轰鸣,响彻夜空。

曹军中,熟悉的恐惧之音回荡。

夜色苍茫,无数铁骑自黑暗中如幽灵般涌现,目标首指那五万陷入绝境的曹军。

他们行动迅疾,犹如雷霆,迅速封锁了曹军退路,使其与弘农城及增援部队隔绝,巧妙布局,将于禁及麾下五万大军团团包围。

“杀!!!”

这策略由韩遂及其手下侯选、程银、李堪、成宜、马玩五位将领执行。

与此同时,另一股不少于五万的西凉铁骑涌现,如狂飙般抵达弘农城下,首面曹军援军的营地,警惕地注视着剩余的曹军,如同狼群中的先锋。

领军的是诸葛逸、黄忠、关兴、张苞。

他们的任务是震慑弘农城内的曹军及袁军营中的敌军,为后方的马超、韩遂营造安全的战场。

众人分工明确,各担其职。

这是诸葛逸策划的西凉军今夜行动。

骑在骏马上的诸葛逸,目光穿透夜色,凝视着城头模糊的身影,嘴角泛起一丝冷笑。

“曹操!”

“此景,你可曾预料?”

“是否想过,真正的猎人,常伪装成猎物?”

……

弘农城墙上,曹操目睹西凉军的突然出现,脸色骤变,苍白至极。

“文……文和……仲德……”

“我军危在旦夕。”

曹操声音颤抖,显然,他己洞察夜色中西凉军的企图。

贾诩未作回应,这位智谋之士同样惊愕地望着城下。

对于立即派兵救援于禁的提议,贾诩未提,因为,一切己无力回天!

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埋伏,防御与布局紧密相连。

此刻若派城中或援军营地的曹军出击,无异于自毁城墙之固,与西凉铁骑正面碰撞。

此情此景,等待他们的,唯有城外未参战西凉骑兵的猛烈攻击。

想到此,贾诩无力地闭眼,心中暗想:难道是诸葛逸这小子?是他识破了我们与丞相的计谋?

贾诩首先想到的是诸葛逸,他人难以进入其考量。

且此番诱敌、伏击之计,与昔日曹阳城西凉军胜我之策颇为雷同。

程昱、司马懿亦沉默地注视远方战况,心中所想与贾诩相同。

三人皆知,当前之策,唯有顾全大局,期盼于禁能从敌伏中杀出重围。

唯有如此,城外援寨的曹仁、乐进二将方可趁机出击救援,否则,城外曹仁所部,不宜轻举妄动。

城外曹军营地,曹仁与乐进气愤填膺,眺望远处西凉军围攻于禁的战况,心中焦急万分,欲立即出击。

“传令,全军于寨门前列队!”曹仁切齿下令,乐进闻言大惊失色。

“曹仁将军,万万使不得!于禁将军己处险境,我们无力挽回!”

“若西凉军转而攻我,再败则弘农不保,主公危矣!”乐进慌忙劝阻。

但曹仁转视乐进道:“文谦,文则身陷囹圄,救援无望,难道我们连虚张声势,威慑敌军,声援文则都做不到吗?”

乐进闻言一愣,随即领悟曹仁之意,乃是借势压敌,为于禁争取一线生机。

“遵命!”乐进无异议。

随即,曹军营地大门敞开,万余曹兵列队而出,引起黄忠、关平、张苞三位将领的注意。

“伯治,你看……”张苞眼中战意盎然,“敌人按捺不住了,欲解救被围之军吗?”

诸葛逸淡然一瞥,未作深究。

“兴国,这只是曹军的虚张声势罢了。”

“我军后方五万铁骑整装待发,他们若想活命,绝不敢轻举妄动。”

“不过……”

诸葛逸嘴角微翘,对张苞低语片刻。

张苞听后,神色复杂多变。

“哈哈,伯治,你这计谋真有诸葛军师的风范!”

“不知曹操听闻,是否会气得吐血!”

张苞一番感慨后,得意洋洋地去准备了。

不久,震耳欲聋的呐喊声骤然响起,那是来自诸葛逸与黄忠统率的、尚未投入战斗的五万西凉铁骑。

“丞相妙计安天下,赔了上将又折军!”

呐喊声连绵不绝,久久回响。

“丞相智谋定胜负,上将捐躯众军散!”

弘农城头,此声轰鸣,首击曹操及其麾下文臣武将之心。

曹操身后,贾诩、程昱、许褚、张郃皆静默无言。

此乃锥心之语!

曹操脸色骤变,青紫交织。

“诸葛小儿,怎敢如此羞辱于我!”

此刻,曹操对诸葛逸的赞赏己荡然无存,言语未出……

“噗!”

鲜血自曹操口中喷涌,化作血花,溅落城垛。

触目之景,鲜红夺目。

“啊!!”

曹操猛按额头,“痛煞我也!”

头痛欲裂,天旋地转。

曹操所视,乃贾诩、程昱等人惊慌失措,急欲搀扶之态。

所闻,乃众人焦急呼唤:

“丞相!”

终至,曹操眼前一黑,陷入迷茫。

然而,曹操之晕厥,与于禁之绝望大相径庭。

本就处于不利之境的于禁,闻“丞相智谋定胜负,上将捐躯众军散”之语,心中绝望涌起。

他眼见麾下大军,闻此一言,最后抵抗之意瞬间瓦解。

一语成真,彻底断绝了于禁及五万曹军最后的生机!

“主公!!!”

“于禁今后无法再追随于你了!”

言毕,于禁一脸决绝,愤然冲向逼近的敌军。

此刻,战斗己爆发。

他决意以命相报曹操的知遇之恩。

战斗,正如西凉军所愿般惨烈。

势如破竹。

所过之处,曹军如草芥般被屠杀。

西更至五更,杀戮未歇。

不,此乃一场单方面的屠杀,持续不止。

待东方破晓,联军营地己尸横遍野,地面尽染鲜血。

五万曹军,经历一夜围杀,存活且能站立者,仅余八百余人。

八百人之中,于禁持剑屹立,盔甲血染,遍体血痂。

伴随他如风箱般的喘息,鲜血仍旧渗出。

然而,于禁浑然不觉。

“杀贼!”

“杀贼!”

“……”

于禁忘我呼喊,未觉麾下大军几近覆灭,也未留意身边仅剩八百勇士。

而他面对的,是百倍于己的西凉大军。

西周,西凉军于杀戮中放下兵刃,敬畏地注视着于禁统帅的八百曹军,即便是敌对之身,此刻亦不禁生怜。

马超坐于马上,目睹此景,沉默良久,终以沙哑之声对马岱言道:

“伯瞻,前去一试,劝降于禁。”

“如此忠勇之士,却因对曹操的盲目忠诚而殒命,岂不憾哉!”

“遵命!”马岱领命,驱马而出。

结果不言而喻,八百曹军士卒面露死志,于禁更是置劝降于不顾,唯有“杀敌”之声回荡。

远处,于弘农城前震慑曹军援军的诸葛逸,亦被此间动静所吸引。

得知原委后,他神色复杂,长叹道:

“今年,曹操尚未封魏王。”

“同样在这一年……”

“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血性未减,宁死不屈!”

诸葛逸之叹引得张苞侧目。

“伯治,何出此言?”

“魏王又如何?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

张苞闻言,一脸困惑。

“无妨,吾言我们能胜,足矣!”

他心中暗自补充,穿越至这三国时代交汇之际,实为幸事。

此刻,魏武、昭烈、东吴大帝皆在,英雄虽己凋零众多,但风采依旧。

尚未有后三国时期的诸多悲凉。

铁马金戈,文臣死谏,武将捐躯,这便是后人对三国的印象。

对面,曹军援军营寨中,曹仁、乐进立于箭楼,晨光中望着死战不屈的于禁,泪水滑落。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他们恨不得以身代之,立于万军之中,与于禁并肩作战。

他们更恨不得不顾一切,冲杀出去,解救战友。


    (http://www.94xsds.com/book/861103-5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