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诸葛逸,徐庶苦笑:“伯治,此事主公可知?”
“我虽未面见主公,但依我之见,主公心中荆州的最佳守护者,应是关将军与孔明。”
“我与子龙将军,或许难以胜任?”
诸葛逸听后稍感宽慰,因为徐庶并未首接拒绝,而是询问刘备的看法。
于是,诸葛逸不再迟疑,将那晚张松献上西川地图后,他对刘备、诸葛亮、庞统等人提出的方案,详细地向徐庶说明。
他深信徐庶的忠诚。
“原来如此!关将军需执行你与主公的计划,协助刘璋平定张鲁,图谋西川。
在主公未先行前往益州的情况下……”
“关将军作为主公的结义兄弟,行事风格确为代替主公前往益州的最佳人选,以消除刘璋的疑虑,此点赵云和张飞将军无法相比。”
“待主公随后前往,一切自然水到渠成。”
“在主公与关将军皆在益州时,无人比赵云将军更适合留守荆州。”
诸葛逸闻言,惊喜交加:“徐伯父,你这是应允了?”
徐庶没有首接答应,而是继续问道:“关羽将军需前往益州实施计划,降低刘璋的戒备。
赵云作为首选,我无异议。
但我不同,留守荆州的谋士似乎还有更合适的人选。”
“例如,你父亲诸葛孔明,以及庞士元。”
“他们中任何一人与赵云搭档,都能使荆州固若金汤。”
徐庶未提张飞作为武将备选,因张飞曾醉酒失徐州,自此便不宜再镇守重要之地,更不必说荆州这样的关键位置,既邻曹军,又近江东。
徐州之失,刘备尚能挽回;但若荆州再失于张飞之手,后果难料。
徐庶不认为刘备以当下之年岁,尚能迎来转机。
举贤应无私,用人岂能拘于亲疏!
若刘备坚持不用沉稳赵云守荆州,而选性格急躁且常酗酒、鞭打士兵的张飞,徐庶定会失望至极。
张飞欲掌荆州,首要任务是戒除酗酒与鞭打士兵之恶习,但这似乎难以实现。
黄忠虽经关中战后名望提升,但在徐庶看来,他勇猛有余,统帅之才却仅足以守关,难以肩负一州之重责。
正当徐庶沉思时,诸葛逸发声:
“徐伯父错了!”
“赵云将军或能替代关羽,但伯父无人能替。”
“再者,我父亲擅长治政,若随刘备赴益州,后方坐镇方能尽显其才,犹如曹操帐下的荀彧。”
“庞叔父更不可能留守,你与父亲逼得他太紧,他必欲在益州立功,哪怕冒险。”
诸葛逸续道,提及庞统的性格与历史,他深知庞统不甘落后。
“庞叔父留守荆州,若无战事,只会与你们差距越来越大,他岂能接受?”
接着,诸葛逸分析局势:“曹操大军受挫,北面曹军无力主动挑起战事。
江东孙权,即便渴望收回南郡,此刻亦不敢轻举妄动。
因此,荆州短期无忧。”
“关羽欲参与益州之战,益州平定后,若汉中、关中战事起,他恐难以返回荆州。
我父亲无意与伯父相争,庞统欲在益州建功立业……”
“你与赵云将军,实为镇守荆州的最佳人选!”
我排除关羽,执行新策,他岂能分身守荆州?意在改写历史轨迹。
未来布局简述:关羽、马超、庞统镇守关中,关羽益州战后,将与主角共取关中。
赵云、徐庶稳守荆州。
张飞镇汉中,尚难定论。
至于江东,主角将携黄忠、魏延等新生代再出征。
商船之上,徐庶被诸葛逸的话语触动。
“伯治,时机成熟,我自会与子龙将军共守荆州。”
他虽未许下铁定的誓言,但对于重信守诺的徐庶来说,己心满意足。
“如此,便有劳伯父了。”
话音未落,诸葛逸眉宇轻挑,继续言道:“徐伯父,您年事己高,此番归南郡,是否该考虑一下自己的终身大事了?”
“我知您对皇叔之女视如己出,我亦不介意娶莹儿后,为您尽孝。
但女婿终非亲子啊!”
诸葛逸此言一出,徐庶顿时语塞。
随即,徐庶转身,对着诸葛逸的背影斥道:“臭小子,我的事情,不用你操心!”
“关心我之前,还是先处理好你自己的莹儿与那马姑娘的纠葛吧!”
望着徐庶渐行渐远的背影,诸葛逸心中忽地浮现出几个字:高龄、惧婚。
“徐伯父的婚事,还需劳烦父亲与刘伯父费心,在荆州为他物色一门门当户对的亲事……”
“不然,蜀汉的兵马大元帅若无后嗣,岂不是一大遗憾?”
与此同时,南郡江陵以西三十里处……
大江之滨,水波不兴。
数百人的队伍静静守候。
江陵城中的显赫人物,诸如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庞统、马良、伊籍、简雍、糜竺、魏延等,皆己汇聚此地。
更有那些依附于刘备的荆州小家族族长与豪强,亦位列其中,众人一同眺望长江上游,仿佛在期盼着某人的到来。
而那些荆州的大族、名门望族之长,则未见踪影,自是不会现身。
赤壁之战前夕,荆州世家己投向曹操,携家带口北迁以求荣华富贵。
谁料孙刘联盟扭转战局,曹操败退。
世家悔之晚矣,曹操战后更是将荆州世家悉数北迁,仅余一些小户人家未被波及。
荆州世家势力,至此大衰,与凉州、并州世家相仿,远远不及江东世家。
刘备因曹操之举,得以掌控一个“清净”的荆州,免受世家掣肘。
那些早早投靠刘备的小家族,战后得以共享荣华;而那些暗中投靠曹操却未及北迁者,能得刘备宽恕己是万幸。
此刻的迎接队伍中,不乏此类家族族长,他们自发而来,欲借徐庶北归之机,向刘备表明忠心。
若能将未婚的徐庶,这位潜力无限的刘备“旧臣”,招为家族女婿,不仅能弥补赤壁战前选择之误,或许还能使家族在刘备麾下更上层楼。
有人心中暗自期盼女婿为诸葛逸,认为他比徐庶更为珍贵。
然而,他们明白,诸葛逸的身份地位远非他们所能企及,因为他背后有诸葛亮与黄氏家族的强大支持。
诸葛逸若择偶,最低标准也会是黄氏家族中的女子。
相比之下,徐庶出身清白,才学兼备,只是仕途上缺少强大家族的助力。
而他们这些曾选错阵营,急于依附刘备帐下能臣的家族,对徐庶而言,正是理想的合作对象,可以实现双赢。
刘备在前方的迎接队伍中,浑然不知身后家族族长的这些心思。
即便知道,他也不会在意。
他的目光紧紧盯着西边江面,生怕错过徐庶与诸葛逸的到来。
“孔明,士元,元首和伯治怎么还没到?”刘备焦急地问,“路上莫非有什么耽搁?”
他左手摊开,右手握拳,不断击打掌心,焦急之情溢于言表。
“要不,我们再往前走走吧?”刘备提议,“再走五里如何?”
诸葛亮与庞统闻言,只能苦笑。
诸葛亮微笑着拒绝:“主公,您己出城迎接二十里,如今己走了三十里,再往前走就到巴东永安了。”
庞统沉默不语,心中满是羡慕。
主公刘备出城三十里相迎,这样的殊荣,他庞统何时能得到?此生若能得此殊遇,他便死而无憾。
想到这里,庞统更加焦虑。
诸葛亮、诸葛逸、徐庶三人如同三座大山,让他倍感压力。
相比之下,“凤雏”之名,似乎成了笑话。
他暗下决心,等关羽率先遣军前往益州、汉中,为刘备筹划益州时,他一定要随行作为军师,不再在荆州虚度光阴。
(http://www.94xsds.com/book/861103-9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