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这些人都不姓贾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1章 这些人都不姓贾

 

待众人坐定,宝玉站在贾政身后。丫鬟上了茶水,贾母才道:“王爷请用茶,府上茶点比不得王府,王爷不要见怪。”

水溶笑道:“老太君切莫客气,只瞧这荣禧堂的恢弘气象,就能看出府上的底蕴深厚。”

贾母客气道:“王爷谬赞了,都是些不肖子孙,愧对祖上英名。这次若不是承蒙王爷出手,宝玉和珍哥儿恐怕还出不得牢笼。”

水溶回道:“老太君言重了,有心算无心,此次也不全是府上几位公子的错。何况,本王的大舅子也牵扯其中,本王如何能置身事外。”

堂中贾家众人都听出了北静王言外之意,原来被人算计了,想开口问个究竟,见北静王一笔带过,也只得暂时忍住了。

贾母又道:“不管如何,王爷从去年京城平乱开始对我贾家众人的恩德,老身心里全都明白。宝玉,珍哥儿,你们二人还不谢过王爷搭救之德。”贾母扭头吩咐二人,语气不容置疑。

贾珍起身和贾宝玉二人走到堂中央,跪下叩首道:“贾珍,宝玉谢王爷出手相救。”

水溶四平八稳地受了二人一礼,笑道:“起来吧。”

二人站起身谢过,贾珍坐回原位,贾宝玉继续站在贾政身后。

看着贾宝玉这副少年不知愁滋味地俊俏模样,水溶暗道“难怪煊赫一时地荣国府会走向衰落,这第三代文字辈和第四代玉字辈都没一点忧患意识,只靠贾母这一把老骨头撑着,可贾母毕竟也只是个妇道人家。

贾赦还是一本正经的模样,看样子好像还不清楚那日打昏他的人是自己,也不知道王熙凤是怎样应付的。

一想起王熙凤,水溶又想起那日王熙凤的火热,不知她和平儿此时怎样了。估计也到了该显怀的时候了。

贾赦见北静王望着自己有些走神,不知何意,点头朝水溶笑着颔首,水溶反应过来。

想起贾赦的女儿迎春,又有些犯愁,那时候同意迎春入府之时,自己还是个异姓郡王,要纳个侧妃或者夫人,只要自己点头,跟礼部打个招呼,都不用问过皇上。

可现在自己是亲王,这要纳迎春过府,必然绕不开皇上那一关,若然皇上不愿意自己和贾家走得太近不同意,自己该如何应对。

贾母不知北静王望着自己这大儿子想起了何事,开口岔开话题道:“府上太妃这几日可还安好?上月为先皇送灵之时她还有些咳。”

水溶转过头笑道:“劳老太君挂心了,母妃已然无恙。”

贾母笑道:“那就好,王爷此番赏脸过府,老身不胜感激,特设一席,聊表敬意。”

水溶回道:“老太君客气了。”

贾母望着贾赦几人道:“你们去看看宴席备得如何,老身与王爷说几句就来。”

众人知晓贾母有话与北静王单说,便识趣地下去了,荣禧堂只剩水溶和贾母还有贾母的丫鬟鸳鸯三人。

水溶望着鸳鸯,看来这鸳鸯深得贾母信任。鸳鸯脸色微红,敌不住北静王爷打量的目光,垂下头去不敢抬头。

贾母微微一愣,笑道:“王爷别见怪,这丫头叫鸳鸯,一直跟在老身身边,什么事老身也不瞒她,上次王爷让王妃带话给老身,还是王妃趁离府之际说给了鸳鸯,老身才知晓,在这还要谢过王爷好意。”

水溶笑道:“老太君客气了,鸳鸯姑娘蕙质兰心,能得老太君信任,自然有过人之处。老太君如此,想必有话要问吧,老太君但问无妨。”

鸳鸯听闻北静王的夸奖,心中怦怦直跳。

贾母正了正颜色道:“那老身就直言了,从东府那秦氏开始,王爷三番五次提醒相助之情,老身铭感五内。请王爷受老身一拜。”说罢就要起身下拜。

水溶也没有再推辞,这一拜他当得起。鸳鸯还以为北静王爷依然会客套谦让一番,没想到北静王爷就这样大刺刺地受了老祖宗一拜。

待贾母拜完,水溶也正色道:“老太君快坐吧,本王也知老太君想问什么?不错,本王那日特意见了府上三姑娘,故意让三姑娘看到那幅字,带话给老太君。”

贾母心中猛跳,虽然早就预料到了,可亲口听北静王承认还是让他心中一紧。这说明自己心中的猜测是对的,那‘方可存身’四字简直如锥心之剑一样插在她心中。

正在这时,荣禧堂左边的厢房传来一声动静。水溶随意朝左侧撇了一眼,笑了笑,并不在意别人听了去。

贾母怒道:“谁在里面?”

一旁的鸳鸯吓了一跳,不知何时左厢房还藏了人,赶忙就要去看。

那边厢藏着的几人一看藏不住了,一个个依次走了出来。

水溶一瞧,除了林黛玉和贾探春他见过,还有一女倒不曾见过。

只见这女孩年纪不大,皮肤健康白皙,面容阳光可爱,穿一件大红束身裙,似火玫瑰般,也不见尴尬。一副敢作敢当带头大哥般的模样走了出来。林黛玉和探春二人垂着头,一副做错事的模样跟在这女孩身后。

贾母望着三个孙女儿哭笑不得,见自己的侄孙女走在最前面,不用想,肯定是她撺掇的,三丫头和玉儿可没这个胆子。

有北静王在场,贾母也不好当面训斥几人,只得绷着脸道:“还不上前来给王爷见礼。”

水溶望着三个十三四岁的女孩,颇觉得好笑,见林黛玉气色比之前好了些,心中颇感欣慰。

林黛玉似乎感受到北静王的目光,抬头望去,见北静王笑意温醇,望着她微微颔首,林黛玉小脸微红,又垂下头去。

三人上前给北静王福了一礼,林黛玉和贾探春都未开口,倒是史湘云毫不怯场,大大方方地扬声道:“保龄侯府史湘云见过王爷。”

水溶笑着对贾母道:“史姑娘年纪虽小,却颇有胆色,倒是有我武勋风采。”

贾母笑道:“让王爷见笑了,老身这侄孙女从小就调皮爱胡闹,让老身惯坏了。”

水溶摆摆手,并不在意。

贾母又对三个姑娘道:“还不下去,三丫头留下。”

湘云一听,如蒙大赦,拉着黛玉就下去了。

出了荣禧堂,黛玉埋怨道:“早与你说偷听长辈说话不妥,你非不听,这下好了,被抓了个现行,丑态百出。”

林黛玉说完,又想起北静王爷刚才所言,心中好奇,北静王爷让探丫头带了什么话给老太太。探丫头竟一个字也没提起,而且看刚才探丫头的反应好似也很惊讶,这才弄出了动静,让堂中几人察觉。

湘云一听不乐意了,叉着腰辩道:“额,林姐姐这话好没道理,主意是我出的,可你和探丫头也没直言反对,现在倒来怪我,若不是你俩也想听听老太太和王爷说什么,能跟着我去么?不过,我倒是很好奇,王爷让探丫头带了什么话给老太太。”

荣禧堂里,贾母等林黛玉和史湘云出去了才对探春道:“三丫头,你是个明事理的,王爷让你带的话,你自己知晓就行了,不准再传出去,就是你太太和你老子也不准说,听明白没有。”

贾母的郑重叮嘱让探春明白事情的严重性,懵懵懂懂地点头道:“是。”

贾母这才让她下去,探春出了荣禧堂,史,林二人拉着她,史湘云最先忍不住,就问探春王爷让她带了什么话。

有了贾母的叮嘱,探春不敢明言,只笑道:“王爷让老太君好好管教宝二哥和珍大哥,免得再惹出祸端来。”

史,林二人狐疑道:“真的?”

探春道:“那还有假,不信你们问老祖宗去。”

荣禧堂里,贾母继续道:“敢问王爷,那十六个字可是让老身带与贵妃娘娘的。”

水溶点头道:“是,但也不全是。不过府上荣辱的确与贵妃娘娘密不可分。”

贾母道:“请王爷教我。”

水溶道:“不敢当。贵妃娘娘若是受宠,府上自可无碍,若能诞下皇子,那府上便是真正的皇亲国戚。可老太君看看,当今圣上最小的子嗣几岁了?”

贾母心中一咯噔,一旁的鸳鸯也是脸色一变。

皇帝有几个子嗣像荣国府这样的人家肯定一清二楚,就是普通老百姓知道的也不在少数。鸳鸯跟在贾母身边多年,自然也清楚。

皇帝最小的子嗣也是皇帝登基之前的在潜邸所出。登基以后,后宫便再无所出,说明皇帝志不在后宫,或者后宫没有钟意的妃嫔。

水溶又道:“这些话,本不当说。老太君可以想想,王子腾王公,还有那云光现在在哪,这些人和府上又是什么关系,日后会不会还有什么李光,张光冒出来。最关键的是,这些人都不姓贾,却又和贾家脱不开关系。”

北静王说一句,贾母的心便缩紧一分,特别是最后一句‘这些人都不姓贾,却和贾家又脱不开关系。’

贾母现在全明白过来了,王子腾调离中枢,已经影响不到京师了。云光从一个封疆大吏调入京师,却只是当了一个六部当中可有可无的礼部尚书,实际上影响力也微乎其微了。

可这二人能上位,别人不清楚,贾母清清楚楚,这都是他夫婿贾代善运作的结果。除了这二人,还有些人现在依然在关键位置上。

可代善死后,这些人就不一定再以贾府马首是瞻了,但若出了事,当今圣上肯定还会记在贾府头上,毕竟这些人都是贾府推荐上位的,印着贾家的印记。这就是黄泥巴掉裤裆不是屎也是屎了。

贾母心中心乱如麻,只听北静王悠悠地道:“最危险的是,如今府上无一人对社稷有功,对当今圣上有用。若指望贵妃娘娘一人能得圣宠,便能保住府上的富贵,恕本王直言,本王并不看好。”

贾母一颗心越坠越低,感觉像要落了地一般。贾母强行咬了咬舌尖,让自己镇静下来,若是连自己都慌了,那这底下一群儿孙又该如何。

贾母起身,缓缓跪倒在地,鸳鸯也跟着跪下。水溶赶忙起身,扶起她道:“老太君这是做什么,快起来。本王当不得老太君如此大礼。”

水溶和鸳鸯扶起贾母,二人坐回原位。

贾母这才道:“王爷的深恩厚德,受得起老身一礼。王爷今日直言相告,点醒老身,老身感激不尽。”

水溶摆手道:“老太君不必如此,本王若是不想帮把手,便不会同意纳府上二姑娘过府,大可和贾府撇的干干净净。也不会几次三番地出言提醒。”

鸳鸯心中一动,看来王爷早就清楚老祖宗的心意。

贾母也不奇怪,北静王眼光深远,自己这点意图被人看破稀松平常。

只听水溶又道:“本王打算再过一个月,等国丧过了百日,便和皇上提纳二姑娘一事。老太君也清楚,本王当初应了此事之时还是郡王,一切本王自可做主。如今......”

贾母心中一慌,她倒没想起这一层,急忙道:“王爷的意思是,皇上可能不会同意?”

水溶摇头道:“天意难测,本王也可借此机会试探圣上对府上的态度。若是圣上不同意,本王也会再想其他办法。”

贾母心中没了主意,若是连迎春这层牵绊都没有,贾府可以说是和王府一点关系都没,凭什么让人家出力帮忙。

水溶说了这么说,心中哀叹,贾母到底年纪大了,反应迟钝,又是女流之辈,自己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还不灵醒。

水溶只得又道:“老太君应该听过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吧?”

贾母还没灵醒过来,不解其意道:“王爷是说?”

水溶面无表情道:“二位贾公(贾代化和贾代善),还有赦老和政老帮衬过多少人,这些人里有多少人是中山狼,会不会掉头咬贾家一口,老太君分辨的来么?政老端方有礼,正直守信,帮衬过不少人,据本王所知就有那南京知府贾雨村,这些人品性如何,政老可清楚?老太君恐怕也从没过问过吧?”

北静王越说,贾母越慌了神,自己这二儿子说好听点就是端方正直,说不好听就是呆板迂腐,哪有什么防人之心。


    (http://www.94xsds.com/book/201381-10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