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今日,鸳鸯回贾府,并没刻意打扮,王妃给她的玉镯也没戴在腕上,就怕让府里昔日的姐妹觉得她攀了高枝回府里显摆。
不过王府自有王府的规矩,宝钗对府内什么人该穿什么衣服早早就有了规制。
像鸳鸯这样被收了房的通房丫鬟更是如此,鸳鸯这身天青色上等竹纱连身裙便只有她和英莲以及玲婵可以穿,就是莺儿也没资格。
贾母与鸳鸯又闲话了几句家常,鸳鸯才道明来意。
贾母听闻北静王爷昨日面圣为二丫头请封了侧妃,顿时喜笑颜开。
鸳鸯又道:“王妃命我告诉老祖宗,待她生产之后,便亲自上门与老祖宗商量具体事宜。”
贾母连连点头,笑容满面道:“好,好,好。你回府帮老身带话给王妃,让她不用着急,等坐稳了月子再过府也不迟。”
贾母心道:今年肯定不行,过了今年,国丧一过,二丫头正好也满了十六,时间刚刚好。
先皇驾崩,似北静王府和荣国府这样的有爵之贾,一年之内不得婚嫁娶。如今只要皇帝准了此事,等过了今年,便可操办婚事。
虽然只是个侧妃,但亲王和郡王侧妃也是有品级的,而且有册书,还能出席宫廷宴饮。有些王府的侧妃,并不比正妃差了体面。
鸳鸯笑回道:“是”。
鸳鸯也知今年肯定不会办事,王爷之前也有言在先,等二姑娘年满十六再进府。虽然她也不清楚王爷的意思,不过如今正好,两不耽误。
贾母高兴,便大手一挥,吩咐人下去在厢房摆上一桌,准许鸳鸯与昔日的姊妹们小聚一番,鸳鸯推脱不过,便谢了贾母的好意。
其实她也想见见昔日的旧友,否则回贾府一趟,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岂不让昔日的姊妹寒了心。
听闻鸳鸯回府,贾府里的小姐和丫鬟们早就得了消息,齐齐都来了贾母这,贾宝玉也因为袭人和晴雯的原因跟了过来。
袭人本来就与鸳鸯和平儿要好,如今二人全都离了贾府,她也时常挂念。
晴雯也与鸳鸯熟悉,本来就是贾母院里出来的,只不过晴雯的性格泼辣,不似袭人圆滑,与鸳鸯关系没袭人那么亲近,但关系与之一般丫鬟却又近了一层。
宝黛二人与湘云前后脚到的,二人本就住在贾母院内,贾母早早就命人将院内五间上房收拾出了两间,给自己最疼爱的孙子和外孙女住。
湘云来了贾府就不想回去,贾母也喜欢自己这个侄孙女,便也为她收拾了一间屋子,都在贾母院内住着。
平日里,宝玉时常砸个玉,摔个杯碗,只要有个风吹草动,她都能第一时间知晓。
此时因为国丧,元春省亲延后,省亲的园子虽然建好了,但并未起名,也未敢让姑娘们居住,只安排了人定期整理。
紧跟着便是探春和迎春,惜春则是碰见了迎春,反正她也无事,便跟着迎春过来了。
探春心里还念着那谶言之事,黛玉内心也想听听王府的事,迎春自不必说,有司棋在旁推波助澜,加上自己内心也对自己的终身大事牵肠挂肚,便半推半就地过来了。
恐怕几个姑娘里面,除了年纪最小的惜春,其她几女,心里或多或少都有些自己的心思。
鸳鸯还没离开荣庆堂,众人就如点卯般,一个个依次笑着进来了。
一时间,宽敞的花厅之内,挤满了莺莺燕燕。
贾宝玉便如万花丛中一点绿,受了这氛围的熏陶,萎靡了几个月的他,瞬间满血复活。早知如此,不说晴雯和袭人,他自己就来报到了。
自打被他老爹禁足后,贾宝玉的日子便过的一言难尽。
平日里想去林妹妹那求些安慰,可林妹妹比他难伺候多了,稍微哪句话说得不衬了心意,便没了好脸色,关键是他也不知哪句话就恶了林妹妹的心意。
再加上他老子时不时查岗考校他四书五经,经史子集。稍有不对就是一通斥责加棍棒,就连老祖宗现在也不再护着他了,只要打不坏他,就任由他老子管教儿子。
贾宝玉每日就像霜打的茄子般提不起精神。
今日遇见鸳鸯回府,大家齐聚在老太太这,恨不得日日如此才好。
贾母年纪越大越喜欢热闹,见孙子孙女们环绕在侧,也是心中开怀。
便笑着对围绕在身旁的子孙道:“今日鸳鸯回府,是因为二丫头的事,王爷已经为你们二姐姐请封了侧妃,皇上也同意了,只等二丫头明年满了十六便过门。”
一语既出,众人心思各异,虽然都替二姑娘开怀,但不免有些别的心思在里面。诸女都恭喜迎春,迎春心中大定,欣然接受姊妹的恭喜。
诸女之中,湘云,惜春和迎春的丫鬟司棋三人最是喜形于色,湘云开心地笑道:“老祖宗,那岂不是我们家要出两个王妃了?”
贾母心中咯噔了一下,想起上个月进宫探视时,大孙女强颜欢笑的愁容,不自然地笑着点头回应,也知自己这侄孙女大大咧咧,是无心之言,不好计较。
鸳鸯听湘云一说,便知不妙,好在老祖宗似乎并不在意。
黛玉与紫鹃对望了一眼,又看了一眼贾宝玉。
紫鹃明显看到黛玉脸上一丝落寞的神情,猜想她肯定是见到二姑娘有了归宿,顾影自怜又想到自己还没有着落,对面的宝玉也是属于没心没肺拿不了主意的主。
紫鹃也对宝玉很失望,你若是真心喜欢姑娘,就赶紧拿出诚意,不管是找老祖宗还是太太提,起码你要有所表示,姑娘明年就满十四了,你还整日光想着说说笑笑,姑娘能有好脸色才怪。
探春则更是感同身受,同为庶女,二姐姐算是高嫁了,自己未来又将何处呢?
生母卑微,兄弟也不成器,嫡母的心思全在宝二哥身上,即便自己自负不让须眉,也做不了自己的主。但求日后得觅一良人足矣,但,良人在何方......
诸女笑闹了一阵后,目光都集中在了鸳鸯身上,看的鸳鸯浑身不自在。
厅中诸女都看出了鸳鸯发髻的变化,特别是平日要好的袭人和紫鹃一眼就感觉到了鸳鸯的蜕变。
袭人是因为早被贾宝玉收了房,从鸳鸯的站姿和走路姿势就瞧出了端倪。
紫鹃是与其主林黛玉一般,都是心思敏感之人,鸳鸯整个人光彩照人,一身与往日在贾府不同的着装打扮,一看就是春风得意马蹄疾。
若不是顾忌着老太太还有几位姑娘都在场,袭人和紫鹃早就对鸳鸯‘严刑拷问’了。
贾宝玉也兴冲冲地上前道:“鸳鸯姐姐,听闻你随王爷去陕西平乱,一路上可有什么新奇见闻,与我们说说。听说,王爷领着朝廷大军一到,乱军就缴械投降了,姐姐快与我们讲讲。”
诸女听宝玉提起,也都齐齐附和,女孩们整日困于后宅,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自然都拉住她问东问西。
鸳鸯极有分寸,挑了些能说的风土人情说与众人听,众人包括老太太都听的极有滋味。
待从贾母院中出来,几个要好的姐妹拉着鸳鸯去了外间的游廊。
袭人拉着鸳鸯转了一个圈,对一旁的晴雯和紫鹃还有金钏道:“瞧瞧这通身的气派,到底是王府的人了,说不定哪日就成了金夫人了。”
鸳鸯姓金,所以袭人说金夫人就是一眼看透了鸳鸯的虚实,鸳鸯大恼,起身就要打袭人。
袭人在旁边立着的三女间隙之间左躲右闪,三女都笑着作壁上观,任凭二人打闹。
鸳鸯边追打袭人边回嘴道:“你这小蹄子,得了太太的允诺,姨娘在望就来拿我打趣......”
袭人和宝玉滚了床单众人皆知,不过得了太太承诺却只有鸳鸯知晓。
一旁的晴雯一听,心中一动,上前帮着鸳鸯逮住袭人。
一副目下无尘的泼辣模样道:“好你个袭人,我就说近来你每日督促宝玉读书,整日一副掌家娘子的做派,感情是得了太太的保!哼,不过,可别高兴的太早,未来的宝二奶奶是谁还不知,若是一个厉害的,有你好果子吃。”
其她几人一听,都觉得晴雯这话有些过了,鸳鸯也后悔自己一时气恼说漏了嘴。
袭人面色尴尬,晴雯这爆炭性子,不分场合,经常就让她下不来台,她是得了太太的允诺,让她督促宝玉读书,别整日里跟丫头们厮混惹老爷生气,可从没跟宝玉屋里人拿过掌家娘子的架子。
晴雯这么一说,实在让她心头来气,不过她也知晴雯嘴硬也是因为宝玉,此时也不与她计较,早晚她就会明白,宝玉再看重你,没有太太点头,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不过晴雯也的确说中了她的心事,宝玉还有一两年光景就满十六了,府里肯定在考虑宝玉的婚事了,若真让晴雯的乌鸦嘴说中了,未来的宝二奶奶是个不容人的,那自己还真凶多吉少。
只看太太对赵姨娘和周姨娘的厌弃就可见一斑。赵姨娘就不说了,可周姨娘那么个毫无威胁的小透明,太太也没给过好脸色。
鸳鸯见袭人脸色尴尬,赶忙心平气和地对晴雯道:“你这性子,这张嘴,还是一点没变,也就宝玉能忍着你,这事又不是袭人的错,你跟她耍什么性子。”
晴雯就是这么个性子,嘴上从来不饶人。不过鸳鸯的话,她多少还能听得进去,毕竟刚到贾母身边,鸳鸯对她很是照顾。
鸳鸯一开口,晴雯见袭人的尴尬神情,也熄了火力,不再针对袭人。
转而又打量着鸳鸯道:“你现在有了好的归宿,瞧瞧这裙子的料子,我们可没法比喽,哪日没饭吃了,要到你门口,你可记得赏碗热粥喝哟。”
鸳鸯一指头点向晴雯恨恨地道:“你这死丫头,这张嘴谁也讨不了好,姊妹一场,真有那一天,少不了你一口吃的。”
晴雯听她如此说,心中满意,也不再怼她了。
几人都没把这句话当真。
不过,多年以后。
当几人孩子都满地跑时,才发现:人生如戏,当初的戏言在后来的人生中都一一上演了。
紫鹃见气氛缓和了,又道:“快与我们说说王爷对你如何,自从你和平儿离了府,一个音讯全无,一个不在京中,再见面,你这水灵灵的模样,我都快认不出来了。”
金钏也笑道:“可不是,以前的鸳鸯那是丫头,每日都能见着。如今的鸳鸯,恐怕下次再见面,可能真就如袭人说的,得叫金夫人喽......”
四女都笑了出来,鸳鸯敌不过四人枪口一致对外,索性闭口不言。
几女见鸳鸯如此,也不再追问,只随便叙了些家常闲话。
待几人散去,紫鹃回了黛玉身边。
黛玉一人在屋内的美人榻上,翻来覆去,也看不进去书。心思早飞到了屋外,刚打发走宝玉,紫鹃就回来了。
紫鹃这大内密探零零发,自然把黛玉关心的问题都打探清楚了,笑着对黛玉道:“姑娘,王爷确实把鸳鸯收了房,不过这也是很平常的事,姑娘不必在意。依我看,王爷对姑娘肯定是有考虑的,不过一切都要看姑娘的选择。”
黛玉从美人榻上坐起身子,轻轻打着手中团扇也不开口,仰起头,一对清亮的眸子望着紫鹃,看她作何解释。
紫鹃笑道:“听鸳鸯说,王爷还问起过她姑娘的身体,这就说明王爷自始至终都关心着姑娘。不过,姑娘和宝玉的关系,府里面也不是秘密,鸳鸯也不会隐瞒。我看,等到姑娘满了十四,王爷必然会有安排的,哪怕姑娘想和宝玉在一起,王爷也肯定会成全,所以我说一切就看姑娘如何选择。”
黛玉又躺倒在美人榻上,背对这紫鹃悠悠地道:“我能如何选择,宝玉整日还是嘻嘻哈哈,即便他心中有我,但我能指望他么?我的身子我知晓,舅妈铁定是不会同意的。就是老太太和舅舅心里也未必同意。”
紫鹃心中也清楚姑娘说的是实情,如今宝玉是荣国府唯一的嫡子,为了宗族传承,王夫人也不会允许宝玉找姑娘这么个病西施。
“唉,但愿王爷那边不会让姑娘失望......”紫鹃心里默默祈祷。
(http://www.94xsds.com/book/201381-11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