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0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

 

在寝殿看到鸳鸯的第一眼,宝钗就知晓鸳鸯已经破了身子。不用问,也知是被王爷收了房了。

宝钗从手腕上卸下一个玉镯,让鸳鸯近前来。

鸳鸯走到宝钗身前道:“王妃有何吩咐?”

宝钗笑着道:“这个给你。”说着将玉镯塞到鸳鸯手里。

鸳鸯一瞧,玉镯晶莹剔透,显然价值不菲。连忙推辞不敢领受。

一旁的莺儿心里酸涩,勉强笑道:“你快收下吧,鸳鸯。这玉镯王妃戴了多年,就没卸下来过,如今给了你,我瞧着都羡慕的紧。”

鸳鸯一听,更不敢收了。

还是宝钗笑道:“你如今已被王爷收了房了,便和英莲一样都是王爷的通房丫鬟。王爷从不在意这些,但本妃不能让你失了王府的体面,以后若你有了子嗣,本妃也会视如己出,并为你请封夫人。”

鸳鸯心里感动,甭管宝钗是真心还是假意,但实实在在这几句话可谓恩深意重。既给了自己体面,又坐实了自己的名分。

宝钗的处世哲学就是既然要施恩于人,那就要让人铭记于心。

我将贴身的玉镯赏赐给你,承诺善待你的子女,又答应给你名分,里子和面子全给了你,你若再不识趣,我也不会拿你当自己人。

鸳鸯当然是个明白人,感激涕零地谢过宝钗的赏赐,宝钗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以前在娘家她就从不在意这些身外之物,进了王府以后更开阔了眼界,皇家的赏赐,王府的珍藏,这镯子实在不算什么。

鸳鸯不等宝钗问,便将宝钗在意的事情一五一十全都交代了。

宝钗笑道:“这么说,李魁兄弟俩也有了妻室了?”

鸳鸯道:“回王妃,正是。还有五六个女子,推脱不了,王爷让奴婢做主,带回府里从丫鬟做起。”

宝钗心中欢喜,笑道:“那你就按王爷说得办,先让府里的老嬷嬷教教她们规矩,再进后殿由你安排。”

鸳鸯应是,英莲进了寝殿道:“王妃,王爷回府了。让我告知王妃不用去迎候,王爷和徐先生谈完事,便来王妃这。”

除了鸳鸯,三个丫鬟英莲,玲婵,和莺儿都相视一笑。宝钗也自欢喜,正打算起身,听了这话又坐了下来。

莺儿也替王妃高兴,笑道:“王爷一回府就去和徐先生谈事,有什么大事不能先见了王妃再谈。”

宝钗面色一紧,转头呵斥莺儿道:“放肆,王爷如何行事,岂是你能编排的?王爷和徐先生肯定是有正事要谈,岂可因为本妃因私废公,以后这话本妃不想再听见。你自己下去领二十手板。如有再犯,决不轻饶。”

鸳鸯三人头一回见王妃罚人,还罚的是自己的贴身丫鬟。

宝钗也是逼不得已,她嫁的的不是普通人家,是仅次于皇家的亲王贵胄。若连身边的丫鬟都没轻没重,尊卑不分,以后她如何管理后院的‘花花草草’。

就是莺儿也没料到王妃会罚她手板,不过话一说出口她就后悔了,王妃之前已经多次提醒过她进了王府要谨言慎行,自己刚才又得意忘形了。

莺儿眼眶红着,低头应了声是,便出门领罚去了。

其她三女都暗自警醒自己,少言多做,小心祸从口出。

就是鸳鸯也暗自敲醒警钟,这里不是荣国府,是北静亲王府,无规矩不成方圆,自己也得上根弦。

水溶在内书房谈了半个时辰才结束。

徐谓有句话说的没错:淹死的都是会水的。皇帝对牛,王二人的安排,确实有些自负了。或许是自己杞人忧天,但一旦皇帝有个什么不测,这二人就会成为巨大的隐患。

王子腾还好些,牛继宗他却一点把握也没有。

这也是他为什么建言将山西从陕甘总督的管辖范围分割出来的原因。

不知不觉就到了寝殿,水溶丢开心事。见了宝钗,吩咐丫鬟们都下去,几人都知晓王爷的习惯,便知趣地退了下去,在一旁的暖阁听吩咐。

水溶自己则上前搀着宝钗,二人并坐在正堂宽敞的扶手椅之上。

水溶握着宝钗的手,笑望着她点头道:“嗯,气色红润,本王还一直担心你累着,见你这般,本王才算放下心来。”

宝钗神采奕奕,笑回道:“妾身在王府,每日足不出户,除了担心王爷在外风餐露宿,行军打仗,其他还有什么值得妾身操心的。如今,整整富腴了一圈,妾身真怕产后瘦不下来,遭王爷厌弃。”

说完,宝钗心中忐忑,她自小就与同龄女子相比,身量更加丰腴,拿现代话讲就是微胖体质,所以她一直很注重身材保养。

如今怀了孕,不可避免就圆了一圈,所以借着王爷的话茬,心中起了试探之意,看王爷是否会在意这些。

看来爱美之心,古今女子皆有,好像八七版红楼梦里面,贾宝玉一句杨太真,宝钗立马就变了脸色。说明宝钗还是很在意自己富态的身材,自己可不会像贾宝玉一样,弄巧成拙。

不过这也难怪,大华女子以腰若细柳身弱扶风为美,似宝钗这样丰腴的类型的确不是主流。

水溶见宝钗表情随意,不过扑闪扑闪的双眼出卖了她内心的紧张。

水溶心中好笑,宠溺地刮了一下她秀美的鼻梁道:“傻丫头,整日胡思乱想些什么,你现在越富态,本王越喜欢,否则,生产之时肯定要遭大罪,岂不是让本王揪心。”

宝钗心中甜蜜,王爷的说辞明显是将她的安危放在了第一位。

水溶又道:“本王自打娶你进府,就是要与你直到白首的,到现在还在试探本王的心意,着实该罚。至于其他,不必刻意追求,本王喜欢的就是你的丰腴之美,难道本王疼爱你之时,对你的‘爱不释手’,还不能说明问题?”

见王爷望向自己胸前,眨了眨眼。宝钗白皙的面庞瞬间通红,好在当下只有夫妻二人。否则,这等闺房密语若让丫鬟听了去,自己还如何见人。

宝钗娇嗔一声:“王爷......”羞得偏过头去不看王爷戏谑的眼神,心中却甜蜜自得,彻底放下心来。

本来还打算产后向柳如是学习,现在这想法也抛到九霄云外了。

水溶却不放过她,霸道地抬起她下巴,来了一个漫长的法式湿吻。宝钗美眸睁大,惊讶于王爷今日的异常举动,不过很快就沉浸在惊喜和甜蜜之中。

也不知过了多久,宝钗都感觉自己有些喘不过气了,王爷才放过她。

只见王爷眼中情意绵绵,笑道:“下次再疑神疑鬼,本王可不会这么轻易放过你了。”

宝钗面色潮红,捋了捋有些零散的鬓发,好在丫鬟们都不在。

宝钗平复了下起伏的心境,抿了抿还有些发麻的双唇,这才神情甜蜜地回道:“妾身记下了,王爷今日这是怎么了?”

水溶笑道:“什么怎么了,不过是两月未见宝钗,心中挂念,一时情动。难不成这王府之中,寝殿之内,本王想你了,还得挑时候,分场合?本王可不是那些道貌岸然的文人墨客,也不是七老八十的古板酸儒,想到,便要做到。”

宝钗被王爷直白的甜言蜜语说的心花怒放,听他称呼自己的乳名,心中更有一个种奇特的感觉。

水溶捉住宝钗双手,神色真诚地道:“没人之时,你也没必要谨守慎微,你才不到十六岁,少女情怀才是你该有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在本王眼里,你一直都如南京初见那般怡然自得,惊艳动人。”

宝钗又一次被王爷朴实诚挚的话语击中了心房,细细咀嚼这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只感觉是世上最动人的情话,望着眼前俊美的夫婿,不知何德何能,承君青睐。

见宝钗神情感动,水溶拍了拍她的手道:“好了,傻丫头,本王与你说些正事。”

宝钗美眸抬起,只听王爷道:“今日本王与皇上说了贾府二姑娘过府之事,皇上点头了,同意给贾府二姑娘一个侧妃的身份。这事本王就交给你了,待你生产过后再说,你可安排鸳鸯先告知老太太。”

宝钗微笑道:“这可真是太好了,老太太要知晓这个消息也可放心了。”

虽然王爷说过贾府的状况,不过宝钗并不担心迎春过府会给王府带来多大的麻烦,所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何况也只是侧妃,既然皇帝同意,想必也不在意,她就更没必要担心了。

水溶笑了笑,又道:“待你生产过后,带着孩子多替本王进宫探望太妃,太妃年纪大了,又将本王抚养长大,待你也不薄,我们不能没有良心,更不能失了礼数。”

宝钗点头道:“妾身记下了。妾身进府也有两年了,每年王爷生辰都外出公差,去年在扬州,今年在陕西,但愿明年王爷能在京中,妾身与杨夫人也能为王爷好生操办一回。”

水溶的生辰是五月初八,的确是巧了,不过水溶也不在意这些,只笑道:“本王从不在意这些,你们有心了。”

从寝殿出来,还得安抚‘杨夫人’,宝钗很善解人意,知晓自己身子不适,便巧妙的将王爷推去了平生殿杨夫人那里。

柳如是依然如故,无论水溶何时来她这,从来都是欢喜如初。

水溶也轻松,但心里越发愧疚。

晚上二人一番亲热过后,水溶搂着柳如是道:“皇上准了本王三日假,本王也能抽出时间陪陪你和双姐儿,你自进了府,同济义学那边也不好再去了,委屈你了。”

柳如是往水溶怀里钻了钻,像只小猫一般,闭着眼睛慵懒地道:“妾身从不觉的委屈,现在妾身虽不能似以前那般任性,但妾身有了王爷和双姐儿,妾身已经很满足了。”

水溶笑道:“真的?本王还打算带你微服去红楼看戏解解闷,看来也是多此一举了。”

柳如是一听,惊喜地猛然撑起身子,胸前白花花一片,喜道:“真的?王爷没骗妾身?”

见王爷没说话,眼神盯着自己胸前的风光,柳如是恶作剧般整个人趴在水溶身上撒娇道:“妾身问你话呢,王爷。”

水溶回过神来笑道:“当然,本王什么时候对你食言过?早想着带你去看看,自从红楼开业,本王一直事忙,还一次没去过,这几日得空正好带你去瞧瞧。”

柳如是心中喜悦,主动献上香吻,一时之间,春风又绿江南岸......

次日,鸳鸯得知二姑娘的事定了,心中欢喜,宝钗善解人意地让她回贾府一趟,顺便告知老太君,等她生产过后,便亲自过府商谈此事。

鸳鸯欣然领命,乘着马车,便往贾府赶去。

待到了贾府,鸳鸯轻车熟路地进了西角门,穿过二门和垂花门,又走过抄手游廊,才见到几个月未见的贾母。

如今贾母身边的丫鬟叫琥珀,自鸳鸯进了王府,琥珀便顶了鸳鸯的一把手位置。

贾母见了鸳鸯很是高兴,坐在花厅的榻上,上上下下地打量了鸳鸯一番,便知晓她已经被破了身子,心中也替她高兴。笑道:“到了王府可还习惯?王爷待你如何?”

贾母知晓鸳鸯随北静王去了一趟陕西平乱,不过自不会当面提起,只一番拉家常似的嘘寒问暖。

鸳鸯心中感激又感动,老祖宗没先问她今日有什么事,而是关心自己在王府如何,令她心中暖暖的。

是以,鸳鸯越发亲近地站在贾母身侧,笑回道:“谢老祖宗关心,王爷和王妃待我很好,王府生活也都习惯了,就是时常挂念老祖宗。”

一旁的琥珀见鸳鸯一袭雨过天青色连身裙,身材修长,气色正佳。

发髻也不似之前在府里当丫鬟那会的少女双螺髻,而是挽起了鬏髻,鬏髻一般都是王府和宫中的侍女和妇人的传统发髻,贾府的贵妃娘娘身边的贴身丫鬟抱琴就是如此,她们都见过,所以并不陌生。

看来鸳鸯已被北静王爷收了房,琥珀既羡慕也替对方高兴。


    (http://www.94xsds.com/book/201381-11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