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瞬间就明白了皇帝的用意。
这招确实够老辣,既巩固了北边的边防,又收拢的兵权,还釜底抽薪断了封疆大吏拥兵自重的隐患,可谓一箭三雕。
看来皇帝这是早有打算要将兵权统归兵部管辖,如此,皇帝只要掌控兵部尚书一人,便能垂直管理。
如今朝中六部基本都被皇帝掌控,再拔掉颜家这棵大树,可以说皇帝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谁也阻止不了。
水溶心中佩服,由衷赞道:“陛下雄才大略,臣佩服万分,如此一来,兵部尚书一职举足轻重,臣怕自己年轻识浅,辜负了陛下的厚望。”
皇帝冷哼一声,语气上扬威严地道:“年轻识浅?年轻识浅才给你机会历练!”
水溶听出了皇帝话里的不容置疑,立马识相地单膝跪地道:“臣愿鞠躬尽瘁,为陛下效命。”
皇帝道:“起来吧。”
水溶站起身,只听皇帝又道:“朕听闻,最近朝中有人私下准备上疏劝朕早立太子,以固国本,你意如何?”
水溶心中一惊“试探,绝对是试探,皇帝还是对他不放心,上次是太妃上尊号的事,这次又是立储,恐怕自己稍稍掉以轻心,答得不对皇帝的心意,那自己可就危险了。”
水溶迎上皇帝的炯炯目光,坦言道:“陛下,此事既是陛下的家事,也是国事。臣没有意见,陛下有了决定,臣自当尊崇。”
皇帝并不罢休,又道:“若是要立太子,你倾向于谁?”
水溶就知道这是个连环套,皇帝这是问答题连选择题,根本不给他偷奸耍滑的机会。
水溶苦笑道:“陛下圣明,自古以来,立储无非立嫡,立长,立贤三途。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所以我朝只有立嫡和立贤两途。两途孰优孰劣,陛下自有圣断,臣需要做的就是谨遵圣命,至于其他,不是臣能妄议的。”
夺嫡可不是闹着玩的,在形势没有明了之前,轻易地表态可能就会被视为站队,这种鲁莽的做法,智者不为。
只有始终站在皇帝这边,才是智者所为,但这种中间派也可能错失机会丧失了从龙之功。
不过这种从龙之功对水溶这样已经位极人臣的王爵贵胄来说,可有可无。因为,无论谁坐上皇帝宝座,也离不开他的支持和配合。
而且,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当中间派的,没实力做保障很可能两边不是人。
皇帝没有再揪着水溶不放,或许水溶的态度令他较为满意,既言明了难处,也表达了忠心,他需要的就是这种不偏不倚,只尊皇权的臣子。
水溶出了御书房也猜不透到底是皇帝自己有意要立储还是真如皇帝所言,私底下有臣子想要抛砖引玉,亦或者某些野心家背后出招。
另一边,荣国府,王夫人自贾宝玉满了十四岁,就开始动了为宝玉相看亲事的想法。思来想去,觉得兄长王子腾之女王熙菡是最合适的人选。
王熙菡不但随了王家女的富态丰润,而且又是王子腾独女,以后过了门,王府的一切不也是她宝贝儿子宝玉的。
所以王夫人先是去她兄长王子腾府上探了探她嫂子的口风,王子腾夫人也是看着宝玉长大的,自不会有意见。便主动修书一封让人送去王子腾处,言明亲上加亲之意。
王子腾虽觉得宝玉难成大器,但到底是自己看着长大的,而且也不是顽劣不堪之徒,又是荣国府大妹妹唯一的嫡子,便点头应了。
王夫人收到回信,心中妥帖,这才来了荣庆堂将此事禀了贾母。
按理说,宝玉的事要先征求贾母的意见,不过王夫人担心万一贾母点了头,自己兄长不允,岂不是让老太太下不来台,所以事先与兄长和嫂子先通了气。有了准信,才好与老太太说。
贾母也见过王熙菡那丫头,颇觉得满意,虽然心中一直希望两个‘玉’能走到一起,否则她也不会将林黛玉安排在自己院内。
但林黛玉那身子骨,她也忧心忡忡。如今贾琏没了,只一个心肝宝贝贾宝玉,她可不能因为自己的喜好,就赌上荣国府的子嗣传承。
后来她也考虑过自己的侄孙女史湘云,这丫头身子骨倒没问题,可父母双亡,在自己侄子家也是寄人篱下,侯府小姐听着光鲜,但内里就只有知情人才知晓了。
如今王熙菡倒的确是最佳人选,不说嫁妆丰厚,起码知根知底,而且亲上加亲,对于如今的荣国府来说也是好事,日后王子腾回京也能看顾着宝玉。
贾母与王夫人议定,此事先不与众人说,一切等宝玉满了十六岁再告知众人。
王夫人心头大定,笑回道:“一切都依您的。”
贾母笑着笑着,又想起了王熙凤,叹了口气道:“你一说起菡丫头,我又想起了凤丫头,要说琏儿的事,也不全怪她。府里面的情况,你们虽然都瞒着我,但我也不是全然不知,苦了你和凤丫头了。”
王夫人面色不自在地笑道:“您说得哪里话,本来就是子孙不肖,让您这么大年纪还操心。”
此时的贾宝玉尚不知自己的亲事就这样定下了,还没心没肺地为博晴雯一笑,又是作揖道歉,又是悄悄话哄人开心。
自从晴雯知晓了袭人被内定了姨娘之事,便横挑鼻子竖挑眼,每日言语带刺的挤兑袭人,袭人当着宝玉的面从不与晴雯红脸。
昨日宝玉不胜其烦,实在看不过去,帮着袭人讲了两句,晴雯更加来气。
袭人想息事宁人,一句‘原是我们的不是’彻底让晴雯失了分寸,连带着宝玉一起挖苦上了,言语极尽尖酸刻薄之能事。
只一句“我们是谁?别当我不知晓你们俩偷摸干的好事,说出来都让人臊得慌。连个姑娘都没挣上了,就没皮没脸称起我们了。”
这句话算是彻底扯下了宝玉的遮羞布,让他和袭人两人都下不来台。
宝玉恼羞成怒便要赶晴雯出府,与晴雯大闹了一场,晴雯哭的凄凄惨惨,还是袭人怕惊扰了老太太,死活拉住了宝玉替晴雯求情,晴雯见袭人如此,也不好再闹了。
今日,宝玉又跟没事人一样,似乎昨日什么也没发生。见晴雯没给自己好脸色,又毫无隔阂地上前讨好晴雯,晴雯依然拿乔不理宝玉。
宝玉不死心,嘻嘻哈哈缠着晴雯软磨硬泡,甜言蜜语一股脑地砸来。二人坐于庭院之中的石凳上,举止极为亲密。
晴雯敌不过宝玉的没皮没脸往自己耳根子上蹭,不过心中却很受用。
便一指头点向宝玉地额头,一脸得意之色,娇哼道:“别想就这样蒙混过关,你不是昨日嚷着要赶我出府?你现在就去禀了老太太,我立马就出了府去。”
晴雯没想到这句反话,正好让来看宝玉的王夫人听得清清楚楚,刚才二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也全部落入了王夫人眼中。
王夫人身旁的金钏儿暗道:糟糕,这次晴雯惨了。
金钏儿此刻想提醒也来不及了,跟了王夫人多年,她深知,什么事都好说,就是别牵扯到宝玉,只要跟宝玉有关,王夫人绝对是既狠得下心,也下得了手。
自从有了赵姨娘,让她和贾政相看两厌。王夫人就见不得像晴雯这类身段妖娆,仗着有几分姿色就不知自己几斤几两的下贱胚子。
说不准日后又是一个像赵姨娘那样的下贱色,那赵姨娘不也是贾府的丫头出身,爬上了贾政的床,才有了今日的气象。
此刻见了自己宝贝儿子如此有失身份,一个荣国府的嫡子,被一个丫鬟迷的五迷三道,全然不知体面,王夫人心中无明业火直冲天际。
立时接上晴雯话茬,声音冷冷地道:“不用禀明老太太了,我现在就圆了你的愿。”
举止亲密的宝玉和晴雯二人顿时如遭雷击,吓得赶紧起身整理仪容。二人心中害怕,都不敢抬头。
王夫人走上前来,脸色气得惨白,抬手就打了晴雯一巴掌,厉声骂道:“下作的小娼妇,好好的爷们都让你带坏了。”
身后跟着的金钏儿和玉钏儿姊妹俩也吓到瑟瑟发抖,两人还是第一次见王夫人如此光火,只有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心知肚明,这晴雯定是让王夫人想起了赵姨娘那下贱胚子。
一旁站着的宝玉,见自己母亲脸色骇人,早吓得不知所措,只想脚底抹油赶紧溜走。趁几人注意力全在晴雯身上,像只螃蟹似的慢慢横移,离开了王夫人的视线,赶忙消失在庭院之中。
晴雯捂着被打的俏脸,目中噙泪,眼神不甘又不敢争辩。
王夫人越看晴雯的狐媚模样越是来气,吩咐周瑞家的道:“去!将这小赶出府去,以后不准她踏进府里一步。”
金钏儿和玉钏儿听王夫人连‘小’都叫出口了,简直与平日吃斋念佛的慈和模样判若两人。
晴雯一听,顿时泪流不止,心中又愤懑又害怕,她本是伶俐之人,心知问题出在哪。
便强词狡辩道:“我原是跟着老太太的人,因老太太说院里空,大人少,怕宝玉害怕,所以拨了我去,不过看屋子,我原回过我笨,不能服侍,老太太骂了我一顿,说又不叫我管他的事,要伶俐做什么。我便多在外院待着,我闲着还要做老太太屋里的针线。”
晴雯的确是风流灵巧,这个时候了,也没乱了心智。先狡辩自己平日与宝玉并不亲近,又言明老太太那还少不了她的针线。不过,一切都是徒劳。
晴雯不知,她的底细,王夫人早通过袭人知晓的一清二楚了,现在这样狡辩,还敢拿贾母来说事,更注定了她被赶出府的结局。
她太高看了自己,心比天高,身为下贱。贾母和王夫人岂会因为她伤了婆媳之间的和气。即便再风流灵巧也不过是一个丫鬟,对贾母和王夫人来说,这样的丫鬟根本不值一提。
只听王夫人极为厌弃地对周瑞家的道:“赶紧把她带走,见不得这浪样。”
周瑞家的知晓此时王夫人在气头上,不敢耽搁,转身吩咐身后两个婆子将晴雯拖走了。
晴雯悲愤至极,还不死心挣扎着扭头朝王夫人哭喊道:“太太要罚我,我无话可说,不过小娼妇,小我死也不会认。”
晴雯被两个婆子拖拽着从西角门赶了出去,晴雯不死心地捶打着门面,哭喊道:“凭什么说我是小娼妇,小,我什么也没做,为何这样污我......”
可根本没人理她,过了一会,西角门打开,看门的小厮,扔出一个包袱。
失魂落魄地晴雯打开包袱一看,是自己几件旧衣裳和身契。
且说宝玉回了自己屋子,整个人像热锅上的蚂蚁慌乱异常,袭人不知出了何事,捉住他问道:“你这是怎么了?出了何事?”
宝玉烦躁地道:“晴雯出事了,太太把晴雯撵了出去。”他没好意思提经过。
袭人面上一惊道:“好端端地,太太为何撵晴雯?”
宝玉支支吾吾将刚才发生的事讲了一遍,完了便六神无主地问袭人现在该如何是好。
袭人心中一松,晴雯有今日的结果她早有预料,不过是早晚的事。
如今出去了也好,以后屋内也清净了,便安慰宝玉道:“你不用担心,现在太太在气头上,等过了这阵子,你去央求老太太,等太太气消了,再让她回来。府外有她表兄,一时半刻肯定无事。”
晴雯被撵,一时间在贾府迅速传开,晴雯人缘本就不好,也没几个人为她感到担忧。
林黛玉也得知了消息,听紫鹃讲清来龙去脉后,轻叹口气,她并不在意晴雯是死是活,她在意的是面对王夫人,宝玉根本没有勇气反对,哪怕是他屋内最得宠的丫鬟晴雯,他也只能听之任之。
若日后,舅妈为他相中了别的女孩,自己该如何自处,还能指望宝玉或者老太太?林黛玉顿时感觉心中疲惫之极,第二日就病倒了。
与此同时,回到表兄那座小破屋的晴雯,也于第二日激愤难当,病倒在那破屋一角的土炕上,与林黛玉如出一辙。
(http://www.94xsds.com/book/201381-11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