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进展不顺利,水溶能理解,毕竟太后驾崩就让他们关停了一个月。如今刚开门没多久,又让关停,还不给任何理由,放谁都不会好说话。
回府的路上,水溶才知晓,李淼将南安郡王府的人杀了,水溶一句话也没说,阴沉着个脸,李焱心中惴惴,不知王爷会如何处置兄长,想跟王爷求情,可王爷一言不发,直接上了轿子。
回了府,府里下人不知出了何事,见王爷脸色难看,都不敢吭气。
到了王府正殿,水溶坐定,盯着李淼半晌,李淼面无表情,水溶更是气得火冒三丈。怒声道:“李魁,李魈。”
李魁心思透亮,知晓王爷可能是要处置李淼,与弟弟二人上前一抱拳道:“属下在。”
水溶冷声道:“将李淼拉下去,杖责一百,就在殿外给本王打。”
李魁二人面面相觑,犹豫不决,平日里和李淼两兄弟都关系不错,又都姓李,这让二人如何下得去手,何况一百杖下去,人还在么?
李焱一听,吓了一跳,没想到王爷的惩罚严重至此,他虽然也觉得大哥自作主张不合适,王爷肯定不会就这么放任大哥任意妄为,哪知王爷如此光火,竟然要打一百大板。
李焱赶紧扑通一声跪下叩头,边叩头边急声道:“王爷息怒,王爷息怒,大哥他也是一时糊涂,才会自作主张,还请王爷从轻处罚!”
李魁兄弟俩也跪下替李淼求情,倒是李淼不见有任何情绪波动,平静地道:“你们三人不用为我求情,今日是李淼犯错在先,李淼甘愿受罚。”
见李淼这幅无所谓的模样,水溶更是恼火,连道三声好,又道:“你有种!李魁,李魈,还不动手!怎么?如今连你俩也学会自作主张,本王的号令看来也指使不动你二人了?”
李魁二人一听,不敢再求情了,只得起身将李淼押了出去,李淼也极其配合。李焱干着急没辙,突然想起徐谓,遂慢慢退出大殿,赶忙去找徐谓来救场。
另一边,玲蝉回到后宫寝殿报与宝钗,王爷回府了。王夫人姊妹俩一听,面上神情一喜,一齐望向宝钗,宝钗明了,笑望着二人,让二人稍后,便要起身去找王爷。
一旁的玲婵小心翼翼,心有余悸地劝道:“王妃,奴婢劝王妃现下还是不要去找王爷,王爷一回府就脸色吓人,此时在正殿又发了火,正在杖责大李侍卫,谁去求情都不听。奴婢从未见过王爷如此上火。”
一听这话,宝钗犹豫了,疑道:“王爷杖责大李侍卫?可知是为了什么?”
玲婵摇头道:“不太清楚,好像是因为大李侍卫违抗了王爷的命令,王爷在正殿门外,当着府内众人的面要杖责大李侍卫一百大板,王爷此时正在气头上,王妃还是不要过去为好。”
薛姨妈一听,也上前抓住宝钗地手道:“玲婵说的对,一时半刻我和你姨妈还等的了。”
宝钗眉头轻皱“什么事让王爷如此光火,她嫁入王府快一年了,从没见王爷杖责过府里的人,更别提一直跟在身边的贴身侍卫了,这次竟然要杖责一百板,实在让她不解。”
一旁的宝玉俩丫鬟袭人和晴雯都面面相觑,听闻王府之人都被王爷杖责了一百大板,心中不禁担心宝玉,生怕王爷不讲情面,不管宝玉死活。
那边正殿,李淼两股已经红了一片,王爷就在面前,又正在气头上,李魁也不敢徇私,已经打了六十大板了,李淼也硬气地一声不吭,李魁都有点手软了,正在此时,徐谓赶来了。李焱已把前因后果给徐谓讲了。
水溶这会火气也没那么大了,徐谓赶忙上前求情道:“王爷还请息怒,李淼此事固然做错了,但念在李家兄弟在南京和扬州一路跟着王爷,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饶了他这一次吧。”说罢,给王爷跪了下来。
李焱也赶紧跪下求情,李魁也放慢板子节奏,看王爷如何决定。
水溶扶起徐谓,又对李焱道:“你也起来吧,看在你和文长的面上,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说罢,不理会众人,自顾自去了偏殿,徐谓赶忙跟了上去,李焱赶紧和李魁二人架着李淼下去疗伤。
到了偏殿,水溶将太上皇病重与今日之事给徐谓讲了一遍。
徐谓听罢也道:“王爷所言没错,皇上此举固然是信任王爷,但也不排除这是皇上对王爷的试探。只是没想到李淼这个时候会跳出来。”
水溶这会也没了火气,只道:“那赌坊的人,杀了也就杀了。可本王不能容忍他替本王做主,今日一遭也是给府内众人敲个警钟,幸好最后文长及时赶来,否则一百板下去,李淼也没了大半条命。”
徐谓点头道:“文长明白,下来文长会替王爷安抚李淼的。王爷这杀鸡儆猴很有必要,府内的那些人看到王爷身边贴身侍卫也不例外,想必心中也会有所顾忌。”
徐谓又问到:“那王妃那边王爷打算如何处理,薛家舅爷,王爷真打算公事公办?”
水溶冷笑一声道:“文长可知这被打的裘良是何人?”
徐谓道:“听说是景田候家的。”
水溶点头道:“不错,裘良就是景田候之孙,而且还是那之前被本王收拾过的定城候之孙谢鲸的妹夫,平日里又和东平郡王府走得极近,定城候府和东平郡王府也算是因为本王的缘故而一蹶不振,此次算是这裘良给本王下了个套吧,等着看本王的笑话。”
徐谓道:“那王爷打算如何处理,听说王妃母亲和姨母都来了王府,看样子都是为了各自儿子而来。难道王爷真打算让薛家舅爷自生自灭?”
水溶有些意外,只道:“本王倒是忽略了王妃这边,刚才也是气糊涂了,府里众人也没报与本王。”
徐谓笑道:“王爷盛怒,府里的下人都退避三舍,谁敢上前。”
水溶又道:“‘公事公办’只是说辞,那顺天府尹也不傻,一时半刻不会有事,正好让本王这大舅子长长记性,免得日后再给本王惹祸。至于裘良,他想玩,本王就陪他玩到底,就怕最后他玩不起。”
徐谓也笑了,与王爷又说了几句,就下去替王爷安抚李淼了。
宝钗陪着众人都来了后宫偏殿等候,让玲婵去正殿外候着王爷,等王爷处理完公务,告知王爷王夫人和薛姨妈过府了。
水溶进了偏殿,宝钗赶忙迎了上来,蹲身一福道:“王爷忙完了?”
水溶疾走两步,上前扶住她,点了点头,望向宝钗身后众人。
王夫人领着探春和几个丫鬟就要行礼,水溶先一步淡淡地道:“王夫人不必如此多礼,这没外人,您和岳母都是长辈,就不用客套了。”
王夫人和薛姨妈对望一眼,也就不再多礼。王夫人转身又对探春和几个丫鬟道:“你们还不快给王爷见礼。”
探春带着自己的贴身丫鬟和宝玉的俩丫鬟,一起给北静王行了大礼。水溶让几人起身,望向几人。
只见最前面站着的女孩,约莫也就十二三岁的年纪,身材高挑,相貌出众,但最让人印象深刻地就是一双英气勃勃的眉眼,神光绽然,估计这就是贾探春了。
的确如曹公描述地一般“顾盼神飞,见之忘俗”,可惜,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生在贾家这个日薄西山的末世家族,即便才情出众,也无济于事。
女孩身后还站了四个丫鬟也都各自不俗,其中一人一张瓜子脸,相貌明显高出其她三人一筹,倒是和林黛玉有些挂相,水溶猜测,应该就是那个勇晴雯了。
想起她的判词“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水溶心中顿时涌起了恻隐之心。
身侧的宝钗介绍道:“这是姨妈家的三妹妹,今日本来是陪姨妈去母亲那,赶巧母亲不在,姨妈不放心宝兄弟,便直往府上来了。”
水溶点了点头看向探春赞道:“三妹妹小小年纪,英姿飒爽,府上的公子小姐都如此钟灵俊秀,府上有福气了。”说罢又看向王夫人。
探春心中一动,第一次见北静王,北静王神情温和,面容俊美。更没想到王爷不仅称她三妹妹,还如此称赞她,英姿飒爽算是说到她心坎上了,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奇异地感觉,脸上有些微微发烫。
王夫人看了探春一眼,谦虚道:“王爷谬赞了。”
水溶又道:“都坐,坐下说。”说罢与宝钗坐在上首主位,王夫人和薛姨妈坐于客座首位,探春站在王夫人身后。
水溶又道:“三妹妹也坐吧,本王府上不用讲这些虚礼。”
探春望了王夫人一眼,王夫人微微点头,探春转身福了一礼道:“谢王爷。”便大大方方地坐于王夫人下首。
水溶这才对王夫人道:“王夫人的来意,本王清楚,宝玉既然没有动手,本王已经让人打过招呼了,待明日酒醒了,就放人。最近,京师是多事之秋,宝玉回去了,王夫人还要多加约束,不可再出纰漏。”
王夫人心中一松,只要宝玉没事,便万事大吉。赶忙回道:“王爷说的是,待这孽障回来,定让他父亲好生管束。”探春和袭人还有晴雯一听,也都放下心来。
水溶又道:“至于其他人,自有律法处置,王夫人就不用操心了。本王还有事,宝钗,你陪几位用了膳再走。”
薛姨妈和宝钗一听,不明白王爷是何意思,薛姨妈急道:“王爷,那蟠儿呢?”
宝钗也起身,面带忧色,水溶扶住她,握着她的手微微用力,望着她沉了沉眼睑。宝钗明白过来,也不追问,脸色平静下来。
水溶又转身对薛姨妈道:“此事现在本王也插不上手,且看后续顺天府如何办理,打伤的人是景田候之孙,又是朝廷的兵马司指挥使,此事不好善了。今日天色不早了,岳母晚上就留在府里。宝钗,你陪着诸位。”
说罢转身出了偏殿,宝钗上前握住薛姨妈的手,安慰她道:“母亲先放宽心,等顺天府有信了,王爷才好想法。”
到了寝殿,水溶想起四春的悲惨经历,思前想后不能无动于衷,即便大势不能改变,但自己也该略尽绵力。否则,过不去心里这一关,哪怕担些风险也罢,何况明年还要纳迎春过府,怎么也算是贾家的半个女婿。
现在四春之中主要是元春最危险,太上皇一崩,皇上便是真正地君临天下了。武勋没了太上皇的护佑,便如风中残烛,贾家又无实权支撑,元春在后宫必然艰难,想想原著中夏秉忠隔三差五问贾府借钱,前前后后一千二百两,只借不还,就知元春在宫中处境有多不堪了。
水溶考虑良久,有些话还是只能给贾母说,贾府上上下下也就贾母能拿得住事,上次自己给她捎话,她不是反应很快,立马就将迎春塞给了自己,把自己和贾府绑在一起。
王夫人肯定不能说,否则漏出点端倪,岂不是害人害己。水溶心中有了考虑。
宝钗陪王夫人和母亲用了膳,王夫人姊妹草草吃了几口,薛姨妈和宝钗念着薛蟠的事,几人也没心思在王府的各色吃食上。
用完了膳,王夫人便打算告辞,她不蠢,王爷明显不想提东府那爷俩的事,自己何必追问,她只在乎她的宝玉。宝钗让王夫人稍等,她去回禀王爷一声。
到了王爷的内书房,水溶已想好如何提醒贾家,见莺儿扶着宝钗进来,起身上前体贴地扶着她坐下,歉意地笑道:“今日是本王忽略了你,应该提前将薛蟠之事告知你,让你担心了。”
宝钗摇了摇头一脸惭愧地道:“不怪王爷,王爷公务繁忙,我兄长还给王爷找麻烦,妾身已经很过意不去了。”
宝钗如此善解人意,水溶愈发满意,只道:“今日之事说来话长,也不全是薛蟠的过错,不过趁此机会让他吃几天苦头,长长记性,日后对他也有好处,岳母也能少操点心。”
宝钗一听此话,心中一松,只道:“王爷刚才暗示妾身,妾身就明白了王爷的意思,王爷放心,妾身明白王爷也是为了兄长好,不过,这样以来不会给王爷带来麻烦吧,毕竟打伤了朝廷命官,若是御史借此揪着不放,弹劾王爷,岂不是弄巧成拙。”
没想到宝钗还能想到这层,水溶宽慰她道:“放心吧,本王自有打算,你安抚好岳母,刚才王夫人也在,本王不好多说。”
宝钗点头道:“妾身明白,母亲那边王爷不必担心,妾身会跟她说明的。”
水溶点头道:“还有一事,今日那贾芸也在场,既然此人如此烂泥扶不上墙,本王也不会再给她机会,听说前阵子贾府来找你借银子?”
宝钗还以为王爷怪罪自己没跟他打招呼,略带歉意地道:“确有此事,借的不多,妾身就没告知王爷。”
水溶笑道:“你误会本王的意思了,本王既然让你执掌中馈,自不会过问这些。何况亲戚之间,本该互助。本王是打算将食尚仙交给贾府,算是拉他们一把,毕竟明年就要纳贾府二姑娘过府,两府也算是姻亲,王夫人又和岳母是嫡亲姊妹,若是贾府太过艰难,本王脸上也不好看。”
宝钗笑道:“王爷此举真是雪中送炭,妾身替姨妈谢过王爷了。正好三妹妹如今帮着大嫂子管事,不如妾身将三妹妹叫来,王爷可当面与她交代清楚。”
水溶笑道:“如此也好,正好本王还有句话让她带与老太君,就不必让王夫人知晓了,免得她担心。”
宝钗心中一惊,水溶宽慰她道:“不用担心,你去将她找来便是,本王自有打算。”
宝钗出了书房,越来越肯定之前的猜测,贾府的未来必然艰难。上次王爷就让她带话给老太君福祸相依之言,如今又有话说,看来是朝中肯定发生了什么,让王爷有所警觉,才会提醒贾府。
宝钗只希望别因此牵连到王爷就行了,见了王夫人,将王爷的打算告知王夫人,王夫人喜出望外,没想到来了回王府,不仅仅得知宝玉无忧,还凭空多出一个日进斗金的酒楼,当真是因祸得福。
王夫人推辞了几句,在宝钗的盛情下便欣然接受了。探春也喜不自胜,多了一个食尚仙,算是解了贾府的燃眉之急了。
不过她还没忘乎所以,又对王夫人道:“太太,王爷好意,我们也不能白白领受,不如就当我们贾府买下了,立下字据,约定期限将本金和利息付与王府,太太觉得如何。”
王夫人也反应过来了,觉得这样也好,免得回府让老爷和老太太说嘴。
宝钗也对这三妹妹另眼相看,这三妹妹虽是庶出,生母和弟弟都是一股小家子气,唯独这三妹妹却大气天成,当真是乌鸦窝里蹦出个金凤凰。
(http://www.94xsds.com/book/201381-9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