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经略河北(2)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章 经略河北(2)

 

后燕各位大臣的对策,对远道而来的拓跋珪确实不利,他没有足够的粮食支撑长久的围城,更没有足够的经验和工具器械实施攻城,这都是拓跋珪的软肋。

慕容宝也十分认同,着手调动资源,储备兵源和粮食,集中全部力量重点守备邺城、信都、中山三城。

中山是国都,是重中之重,慕容宝以皇帝之尊率领文武大臣坐镇指挥,加有慕容农、慕容隆两个兄弟辅佐,守城绰绰有余。

邺城地处河北临漳,从春秋齐桓公时始建,战国初期魏文侯令西门豹治邺在前,东汉曹操筑铜雀台于后,后赵石勒在此建都,经济繁荣,交通便利,是南北要冲,如此要地由慕容德防守。

信都在今天的邯郸冀县,距离井陉口最近,是拓跋珪重点进攻的城池,此地令慕容凤负责。

慕容德和慕容凤,个个都不好惹,都是后燕一等一的名将。

慕容德是慕容垂的弟弟,自小博览群书,清明谨慎。在和慕容垂一起对阵东晋名将桓温的枋头之战时,兄弟俩齐心合力,设伏打败桓温。慕容垂复国时他出力颇多,经常出谋划策,慕容垂称他是身边的吕蒙。慕容垂去世前,遗令慕容德守备邺城。

慕容凤是慕容垂的侄子,淝水之战后,23岁时慕容凤配合丁零族首领翟斌起兵,慕容凤作战悍不畏死,大败前秦的军队,阵斩前秦名将毛当,逼使苻晖退回关中。追随慕容垂复国,征灭西燕,前后参与二百五十七次大战,每战皆立大功。戍守信都时官声很好,很受信都官民拥戴。

要想拿下这三城,拓跋珪确实也要脱几层皮。

大军进入河北后,拓跋珪也分兵三路,自家兄弟拓跋仪带五万骑兵围攻邺城,王建、李栗进攻信都,自已亲率主力挺进燕国国都中山。

先看拓跋仪一路,到了邺城下碰到守备邺城的慕容德,作为慕容宝的亲叔叔,慕容德辈分高,能力更没得说,一阵猛磕后,拓跋仪没占到一点便宜。

知道自家兄弟受挫于邺城之下,心急的拓跋珪又调派2万骑兵赶去增援,统兵的是自已的舅舅贺赖卢。

恰是这次增援,让拓跋仪吃了一次败仗,败的还很窝囊。

应该说这次打败仗,拓跋珪是有责任的。

他毕竟还是年轻,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事,拓跋仪和贺赖卢,到底谁指挥谁,谁听谁的。

横比竖比,贺赖卢表示不服:

论辈分,贺赖卢作为拓跋珪的舅舅,是长辈,没理由跟着晚辈拓跋仪的指挥棒走。

比实力,拓跋仪有5万人,受挫于坚城之下,贺赖卢带来了2万生力军,有差距但没没弱到哪去。

看资历,小时候拓跋仪跟着哥哥拓跋珪几次跑到贺兰部避难,都是贺家的兄弟罩着,现如今还想在贺赖卢面前指手画脚,拓跋仪你小子要成精了吧。

比战果,拓跋仪在邺城下屡战不胜,贺赖卢是千里迢迢带着主力军来帮忙的。

贺赖卢越想越生气,配合不配合只看心情。

拓跋仪也很郁闷。

自已受王命全权负责攻邺城,你贺赖卢来了自然就要听我的,如今居然还想鸠占鹊巢,大白天还没睡醒吧。

既然管不了你,也就躲着走,你扎你的营,我扎我的营,你的,我干我的。

如此一来,拓跋珪的增援根本就没效果,名义上有7万人,如今还各自为战,效果是一点没有,恶果倒是很快就有了。

慕容德久经战阵老谋深算,喜欢琢磨对手,一边观察看着两人的布阵扎营,作战配合,一边派出间谍打探消息,很快发现了两人的间隙,于是他耐心寻找战机。

拓跋仪的司马丁建趁机又踩上了一脚,暗中和慕容德勾结,时不常在拓跋仪和贺赖卢之间挑拨,并随时记录下两人的情况,写成书信用箭射进邺城。

战场意外很快来了

一天夜里大风突起,贺赖卢的军营失火,这本是意外事故,丁建趁机对拓跋仪说:“贺赖卢在焚烧营地,准备叛乱了。”拓跋仪本来对贺赖卢就不信任,也不愿去核实,迅速领兵撤退。正在积极救火的贺赖卢听拓跋仪后撤的消息,一脸懵圈,慌张中也带兵撤退。丁建趁机进入邺城,慕容德派慕容镇、慕容青率领骑兵七千人追击魏军,魏军损失惨重。

拓跋仪莫名其妙的吃了个窝囊的败仗。

这次兵败,怎么看都像十几年前苻坚在淝水兵败的重演,一个偶发的小故事,成了改写战局的事故,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此战后,拓跋仪和慕容德在不远不近的距离保持着对峙,直到慕容家族的内斗结束后才有逆转。

再说第二路,进攻信都的王建和李栗,他们的运气也很不好,在信都城下围攻六十多天,在慕容凤死磕下被打得鼻青脸肿,攻城的事没有丝毫进展,士兵伤亡极大,王建、李栗两人每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

一天两人正在营中苦思对策,突然收到消息,说拓跋珪来了,惊讶之外,两人急忙把拓跋珪请进军营。

垂头丧气的拓跋珪也不比这兄弟俩战果好,他是逃回来的。

拓跋珪到中山城下后,正遇慕容隆,慕容隆不愧是燕国名将,带领燕国士兵和拓跋珪几次对冲,丝毫不落下风,魏军损失数千人,战场情形丝毫没有改观。

就在这胶着阶段,拓跋珪手下的人反水了。

反水的人叫没根,原是依附于北魏的一个小部落首领,打起仗很骁勇,但拓跋珪却很讨厌他,总想着找机会杀掉他。没根也不傻,看情形不对带领着几十个亲信士兵投降了后燕。

慕容宝虽然名义上任命他为镇东大将军,雁门公,却也不信任他,没根请求慕容宝给他点士兵,他去奇袭北魏军营,说不定还能出其不意斩杀拓跋珪。慕容宝只象征性的给了他一百多名骑兵,让没根重演当年东吴甘宁百骑踏曹营的经典战例。

没根确实是个能人,二话不说,带着这一百多人出发了。

一万人有一万人的打法,一百人有一百人套路,优秀的将军就要会随机应变,没根是个优秀的将军,他有办法。

临出门前,没根让手下这百十来号人都换上魏军的装束,做好识别标识,连夜悄咪咪的摸进魏军大营,没根很熟悉魏军的布防特点,东绕西拐,在魏军还没有察觉前,就来到拓跋珪的中军大帐旁边。到了大营门口突然发起冲击,拓跋珪毫无防备,根本来不及组织反抗,狼狈不堪的仓皇逃走,整个魏军大营陷入一片混乱。

没根看斩首行动不成功,见好就收,带着自已的人马上撤回,还顺手抓走了好几个俘虏。

这次被袭,让拓跋珪心有余悸,思虑再三掉头来到离中山不远的信都,决定先攻信都,以此为基地在缓取中山。

不过对这次被突袭,拓跋珪并没有长记性,以至于不久之后他再次被袭击。

无论如何,拓跋珪的到来,大涨了正在围攻信都的魏军士气,而城内燕军的士气迅速消亡,信都守将慕容凤半夜跳出城墙逃往中山。终于,在拓跋珪到达信都前线的第三天,信都城向魏军投降,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拓跋珪终于占领当初战略计划中三城中的一城,实在不易。


    (http://www.94xsds.com/book/406378-1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