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西北崩盘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1章 西北崩盘

 

萧宝夤和崔延伯联手击败莫折天生后,受命转向攻击占据着高平(宁夏固原)的胡琛。

胡琛是在西北最后一支成规模的叛军,只要击败胡琛,混乱的西北将重新恢复安宁,萧宝夤、崔延伯会立下为国靖边的不世奇功。

而胡琛这个人很牛,牛的地方不是很会打仗,而是很会用人。他手下有两个硬茬,一个是匈奴族大将万俟丑奴,一个是羌族人宿勤明达。

万俟丑奴和宿勤明达等人率领主力入侵北魏的泾州,守将卢祖迁、伊瓮生明显不是对手,向萧宝夤求援。

萧宝夤和崔延伯作为援军星夜抵达安定和卢祖迁会合。两军会合之后拥兵十二万,铁甲战马八千匹,联营数十里军威雄壮,加上刚刚打趴下莫折天生,士气正旺,击败万俟丑奴就在一夜之间。

万俟丑奴和宿勤明达驻军在安定西北七里,两人对如何应对萧宝夤也着实费了不少脑筋,面对远强于自己的对手,最好的办法就是示敌以弱,骄敌之心,随后耐心寻找战机。

万俟丑奴派出轻骑挑战,也不真打,稍微碰碰等魏军的部队冲上来就往回撤,几次三番,让魏军总是空费力气无功而返。

崔延伯是战场宿将,当然知道这种战术袭扰的伎俩,他并不理会,埋头做自己的准备,等一切准备完成,要倾全力对万俟丑奴发起致命一击。

崔延伯正在忙着造城,他在造一种可以随军行动的城墙。

出兵作战,骑兵可以机动,忽聚忽散,步兵可以结成方阵迎敌,而对于辎重物资的保护,却是一个很头疼的事。

这么多人外出打仗,人吃马喂的各种供应,各种武器的战场消耗,特别是弓箭的消耗都是一个优秀的将领必须算计清楚的。

当年汉朝李陵带领步兵攻击匈奴,战局不利边走边退,眼看就能撤回国境,结果将士们的弓箭没有了,李陵悲叹如果每个人能再有十支箭,就可以回到汉朝境内。而战场上没有如果,李陵全军覆没,自己成为俘虏。

历代领兵大将都不想重蹈李陵的覆辙,外出作战时,如果不能就地取材补充战场消耗,那物资就必须带够带全。而物资带得太多,最大的问题就是随军行动不便,也很容易成为被攻击的目标。

崔延伯要解决的就是这些物资如何防护的问题。

他安排人制造了一种特殊的大盾,盾的后面有锁柱,平时放在随军的战车上,有战况就让士兵们立起盾牌,从后面把盾牌锁住,成了一组组可以随时拆解组装的盾牌墙,掩护身后的物资。战事发起时由壮士们抬着前进,盾阵前的是自己的步兵方阵。一旦战局不利,所有的士兵又可以退回到盾阵内进行防御。

准备就绪,崔延伯亲自担任先锋去进攻万俟丑奴。

面对这个坚固的盾牌阵,确实让万俟丑奴找不到地方下嘴。

思来想去,万俟丑奴决心试试左右夹击的战法。

两军对阵,崔延伯催动军阵,一路向西朝万俟丑奴步步逼近。

即将开战之时,万俟丑奴军中忽然大乱,数百骑兵蜂拥而出向北魏军奔去,一边跑一边高呼投降,这波操作把两军的士兵全都看楞了,转眼这数百名人高举着投降名册来到魏军面前,要求见崔延伯。

萧宝寅、崔延伯拿着投降名册还没来的及看完,东北方向突然人喊马嘶,是宿勤明达率领的伏兵从东北方向杀出。此时,阵前的着数百诈降兵个个目露凶光,拔出武器猛攻北魏军军阵。

这就是万俟丑奴的战术,让诈降兵从西边近距离发起攻击,派宿勤明达率领骑兵从北魏军侧方杀出,两方夹击企图一举击溃崔延伯。

对这样的小伎俩崔延伯嗤之以鼻。

崔延伯下令步兵方阵全力捕杀阵前的几百骑兵,调动后方的盾阵随即转向,由原来的向西排阵转向东北,重点防御宿勤明达。

训练有素的北魏军,很快完成盾阵转向。宿勤明达的骑兵冲了半天,一点便宜也没占到。

这边崔延伯跃身上马,亲自上阵拼杀,很快把在阵前的数百诈降兵消灭干净。

万俟丑奴的计划全面失败,无奈之下只能下令撤军,一步步退回军营。

此时的崔延伯己经明显占有优势,下令猛攻万俟丑奴的军营。

危机时刻,名将的素质才能体现出来。

名将能在错综复杂的危局中,始终保持冷静,观察敌情,分析敌人,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调整计划实现翻盘。

万俟丑奴就是这样的人。

面对如此不利的局面,万俟丑奴并没有失去方寸,在指挥防守时,也在观察北魏军。

他敏锐地发现,之前一首密不透风的魏军军阵出现了异常。

首先是盾阵和步兵方阵脱节了,随后盾阵之间的防御也参差不齐,出现了很多缝隙。

这绝不是个正常情况。

什么情况?久经战场的崔延伯是不可能犯如此低级的错误的。

难道是崔延伯故意露出破绽的诱敌之计吗?

万俟丑奴迅速思考,要尽快作出判断。

很快,万俟丑奴做出了判断,这不是崔延伯有意为之,而是北魏军持久作战太疲惫了。

毕竟如此巨大沉重的盾牌,一边防御一边举着前行,经过长时间的作战,再壮实的汉子也会精疲力竭。

每个人体力不同,盾阵之间必然出现缝隙。

因为负重不同,轻步兵和盾阵也必然脱节。

毋庸置疑,这是最好的反击时机。

有了这个判断,万俟丑奴不顾正在攻击营寨的魏军,下令打开营门,全体骑兵一起冲出反击。

决战!

万俟丑奴的判断是准确的,长时间的行军作战让崔延伯的士兵十分疲惫,面对万俟丑奴的突然反击,北魏军阵在转瞬之间被击破,即将取得大胜的崔延伯一败涂地,死伤了近两万人。

萧宝夤无力回天,收拢残部退守安定。

崔延伯对突然而至的失败感到耻辱,修缮兵器选募骁勇战士,再次从安定向西进发,意图复仇,在离万俟丑奴营七里远近的地方安营扎寨。

休整几天后,复仇心切的崔延伯没有报告萧宝夤,带领本部全部人马对万俟丑奴发起攻击。

面对饿狼一样的北魏军,万俟丑奴抵挡不住,转眼之间多个营寨被纷纷攻克,战局再次来到了胜负的局点上。

己经杀红眼的北魏士兵,攻入营寨后眼睛更红了。

这次让他们眼红的是营寨内堆积如山各种财物,提着脑袋打仗,最后不就是为了多分点钱吗。大家三五成群,放着万俟丑奴不追,开始在营寨中搜罗各种财宝,有的还大打出手,一片混乱,崔延伯根本制止不住。

对这个状况,万俟丑奴也看在眼里,下令所有士兵返身还击。和几天前一样,北魏军队先胜后败,兵卒死者达一万多人。不幸的是,混战中崔延伯被流箭射中身亡,这个骁勇的老将沙场捐躯。

萧宝夤悲痛不己,强寇未平却失去了一员骁将,他把战况紧急向胡太后禀告,请求增兵,而所有奏章如同泥牛入海,毫无音信。

没办法,此时的胡太后,早己沉浸在重新获取权力的快乐中。为了讨好这位太后,所有人都对西北战局的情况采取了选择性屏蔽。

增兵?当然没人理睬。

萧宝夤陷入了毫无希望的坚持中,朝廷再无援兵和大将派出。

击败萧宝夤后,万俟丑奴势力己经逐渐坐大,胡琛不久后被诱杀,莫折念生兄弟卷土重来,兵临潼关威胁洛阳。半年后莫折念生被杀,莫折天生中箭而亡,所辖军队被万俟丑奴兼并。至此西北形成了万俟丑奴一家独霸的局面,局面己经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


    (http://www.94xsds.com/book/406378-13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