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敲碎赫连夏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章 敲碎赫连夏

 

夏国在赫连勃勃的统治下,享受了一段时间不长的巅峰时刻。

当初刘裕灭了后秦,俘虏姚泓,为了赶紧回国巩固权位,东晋大军很快撤离了关中地区,刘裕在关中地区只留下了自已的儿子刘义真和一群文武大臣镇守。

赫连勃勃见机会来了,带着太子赫连璝,分兵几路向长安进攻。

刘裕留下的这批人,都是很能打的。

王镇恶,是辅佐前秦皇帝苻坚统一北中国的宰相王猛的孙子,王猛文治武功赫赫威名,是和管仲、诸葛亮齐名的贤相。王镇恶继承了王猛彪悍家风,在追随刘裕过程中,屡出奇谋,在征灭后秦姚泓过战争中起到了决定作用。

沈田子,刘裕帐前名将,随同刘裕征讨南燕,平定卢循立有战功,跟随刘裕西征长安时,率领数百士兵急进,被后秦军包围,沈田子临危不惧,带头冲杀,败杀后秦军万余人。

朱龄石,沙场宿将,消灭割据四川的谯纵,在黄河岸边以却月阵狠狠打了长孙嵩。

这里面最弱鸡的就是刘义真,作为战场最高指挥官的刘义真实在太小,当时只有12岁,哪能镇不住这些骄兵悍将。

先是王镇恶和沈田子相互看不上眼,沈田子在开会之时诱杀王镇恶,王修以沈田子擅杀大将为由又杀沈田子,刘义真又反杀王修,几番折腾下来,还没等赫连勃勃出手,东晋军已经是元气大伤,将帅离心。

面对赫连勃勃的强大攻势,远在建康的刘裕命令刘义真火速撤离长安。不知深浅的刘义真带着在关中地区劫掠的财宝和女人,缓缓向东撤离,很快被赫连璝追上,在夏军的冲杀下,晋军全军覆没,刘义真藏在草丛中才得以幸免,朱龄石成了俘虏,在长安被杀。

赫连勃勃就此占据了关中地区。

从一个部落首领突然走上巅峰的赫连勃勃,再无长久打算,如同小人乍富一般,意得志满,赫连家族的其他人也都个个气焰张狂,谁看谁也不服气。

太子赫连璝,听说赫连勃勃有废了自已太子之位而改立赫连伦的打算,头脑简单的他痛恨赫连伦,立刻率兵七万人进攻赫连伦,赫连伦也不示弱,率兵三万迎击。兄弟俩一阵大战,赫连伦兵败被杀。赫连伦的哥哥赫连昌趁乱率骑兵袭击赫连璝,已经打得筋疲力尽的赫连璝被当场斩下脑袋。

信奉弱肉强食丛林生存法则的赫连勃勃,看着这几个儿子的内斗竟然十分高兴,改封胜利者赫连昌为太子。

等赫连勃勃死后,征伐赫连昌的计划被提到了拓跋焘的议事日程。

和征讨柔然一样,是否要进攻夏国在群臣之间产生了不同意见。

长孙嵩、长孙嵩的儿子长孙翰、奚斤等人主张全力进攻柔然,崔浩则力主攻夏,还有人建议先攻东北的北燕,每个人都吵得面红耳赤,让拓跋焘心烦意乱。

眼看着赫连昌和他的兄弟们纷争不断,消灭赫连夏的时机已经成熟,拓跋焘拿出决策者的魄力,决定不再和群臣商议,直接拍板出兵。

拓跋焘三路分兵,南北夹击夏国。

奚斤率领四万五千人袭击夏国的蒲阪(山西永济),周几率一万人袭击陕城(河南三门峡),这两路大军负责牵制驻守在长安的夏国军队。拓跋焘自已则率轻骑兵二万,趁着天气酷寒,黄河冰封之机,踏冰渡过黄河,直奔夏国都城统万城而来。过黄河5天后,魏军出现在统万城边三十里的黑水。

此时正值冬至严寒,赫连昌与文武群臣在宫殿内欢歌宴饮,觥筹交错中,夏国君臣上下醉眼迷离,对突然出现的北魏大军毫无戒备。听到消息的赫连昌,吓得惊恐万分,酒顿时醒了一半,紧急商量后,赫连昌硬着头皮率兵迎战。

面对临时拼凑起来匆匆赶来的夏国军队,魏军个个欢呼雀跃。这么冷的天,正要砍几个脑袋暖和暖和身体。根本不用拓跋焘做战前动员,按照既定计划直接开打。

一方是临时抱佛脚,一方是摩拳擦掌蓄势待发,胜败几乎没有悬念,还没等魏军士兵彻底暖和过来,夏军已经大败,急向城中撤退。魏军穷追不舍,统万城负责守卫的士兵在寒风中冻得手脚僵硬动作迟缓,城门还没来得及关上,北魏大将豆代田就率一部分士卒攻进城中,顺手放了一把火烧了城门,在城内冲闯了一圈后又犹如旋风一样冲了出去。

有了豆代田在统万城内一进一出的英勇示范,让各个将领技痒不已,尤其拓跋焘,不久后他也亲身实践了一回。

出战不利的的赫连昌,龟缩在城中不再出战,魏军在城外扎营时间过久,物资逐渐匮乏,于是四处活动,各处抢夺掳掠,斩杀及俘虏夏国军民数万人,抢了牛马十余万头,也发了一笔小财。拓跋焘对他手下的人说:“这次统万城恐怕打不下了,以后跟各位再来攻取吧。”于是,裹胁当地居民一万余户,班师回国。

北魏第一次和夏交手,相比于小有斩获的北线,在南线只作为战略牵制的奚斤和周几的战果却异常辉煌。

镇守蒲阪的夏国守将是赫连乙斗,听说奚斤率领的大军就要到达,几乎无抵抗的意志,赶紧派人去都城统万城请求援兵。派出去的这位老兄刚到统万城外,正碰到拓跋焘率领大军正在围攻统万城,吓得屁滚尿流地跑了回去,回来添油加醋的向赫连乙斗汇报:“统万城已经被攻陷了。”赫连乙斗惊骇不已,直接放弃蒲阪城逃进长安城,奚斤不费吹灰之力攻克了蒲阪。

守长安城的是赫连昌的弟弟赫连助兴,这也是个国家一级保护大废物,见到逃回的赫连乙斗后,两人一商量,保命要紧,放弃长安坚城向西逃往安定,奚斤率军进入长安空城。

再说守在陕城的夏国守将曹达听说周几来了,还没等魏军到达,先弃城而走,周几兵不血刃占领了陕城,周几以陕城为跳板,挥军长驱直入杀到长安附近。可惜不久周几在军中去世。

见魏军轻取长安各地,原来依附赫连夏国的氐族、羌族各部落发现夏国这个大哥实在靠不住,于是全部向奚斤投降,割据在甘肃的北凉听到这个消息,也都派遣使臣向拓跋焘归附。

曾经在西北地区呼风唤雨唯我独尊的夏国,转眼只剩下赫连昌自已在勉力支持,树倒猢狲散的悲凉在赫连昌的心中萦绕,除了问候这些墙头草的祖先,赫连昌也没任何办法,只能在西北的寒风中瑟瑟发抖。

与之相反的是拓跋焘,正是意气风发之时,继位不久就重创柔然,夺取关中沃野,手握长安、洛阳两大帝都,加上早已纳入囊中的中原大城邺城,统一北方的宏伟蓝图在拓跋焘眼中已经逐渐清晰。

这注定不平凡,经过祖孙三代人的励精图治,拓跋焘逐渐跟上了苻坚的脚步。

苻坚之后,还没有第二个人能肩负起统一北方的大任。

历史的光荣将会属于拓跋焘。


    (http://www.94xsds.com/book/406378-3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